回覆列表
  • 1 # 儒道之主

    05版《亮劍》中,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率部追擊楚雲飛的89師,俘虜了暫7師師長常乃超。用李雲龍的話說,這叫“摟草打兔子”——暫7師做了89師的“替死鬼”。暫七師軍樂隊也在此次戰鬥中被俘,而且還演湊了一首《三國戰將勇》(北洋軍第四師軍歌,吳佩孚作詞、作曲),雖是個小插曲,卻也讓人印象深刻。不過,關於暫7師軍樂隊,並沒有查到其創作原型。在那個時期,軍樂隊非常罕見,樂器、人才都很難搞到。

    根據劇情的需要,暫七師就是一支沒什麼戰鬥力的部隊,軍樂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提振士氣,常乃超恰好在德國留過學,弄些“洋樂器”來組建軍樂隊也就順理成章了,還能表現出常乃超“迷於音律”,不務正業——這就是暫7師有軍樂隊的原因!暫編師,很多人認為其就是“暫時編成的一支部隊”,暫編是“暫時編制”沒錯,但絕不是將“打殘的部隊、新兵、老兵、傷兵、逃兵”等重新混編在一起的部隊。實際上,這是1946年5月的一次軍改,目的是削弱各軍閥的勢力。比如說“整編74師”,實際上就是整編(編制降低)後的番號,原為74軍。

    換句話說,暫編師絕不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就歷史真相而言,影視劇可謂是害人不淺!《亮劍》中的人物、故事大多數都有創作原型,也更接“地氣”,相對來說更貼近現實,這是其受人喜歡的原因。我個人也非常喜歡,自其首播,看過的次數至少是兩位數!李雲龍的原型就是“問題將軍”王近山,是劉伯承元帥手下的得力干將。這個暫7師師長常乃超的原型是黃維兵團第18軍第11師師長王元直,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在德國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訓練。

    1948年12月16日,王元直與所率部隊被打散,雖已突出重圍,但仍選擇了吞藥自殺,後被我軍救起、俘虜。1958年1月,王元直被我軍授予少校軍銜,1959年任軍事科學研究部軍事史料研究處中校研究員,1970年退役,1994年6月6日,在上海病逝。常乃超所率暫七師被李雲龍“摟草打兔子”給“摟”了出來,被俘後卻又“貪生怕死”——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堪一擊”。這隻能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電視劇畢竟不是紀錄片,我們不能要求其與歷史一樣,那也不現實。

    實際上,軍樂隊屬於獨立單位,根本不存在著“配備哪一級部隊”或者是“哪個部隊有沒有”的問題。華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它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軍樂隊”,1951年改為華北軍區軍樂團,1952年歸總參謀部,1962年改屬總政治部。除了軍樂團之外,各文工團裡還有軍樂隊,共分三類:隸屬於中央軍委政治部的文工團,隸屬於各軍種、武警部隊政治部的文工團,隸屬於戰區陸軍的文工團。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如暫7師軍樂隊的情況,現在根本不存在。隨著新軍改的實施,文工團集體脫軍裝……

  • 2 # 國平軍史

    《亮劍》淮海戰役中,此時的原八路軍晉西北鐵三角中的獨立團團長李雲龍,已經是華野粟裕麾下某縱隊主力第2師師長。

    李雲龍在獲知原晉西北戰場上友軍和對手,晉綏軍第358團上校團長楚雲飛,現已是國軍主力第89師少將師長時,就一門心思地想找到楚雲飛所部較量。

    於是,就出現了師長實際上當連長,親率師部偵察連實施戰場大縱深遇回穿插,不符合我軍高階指揮官待在指揮部指揮的規矩,李雲龍這廝打仗從來不按常理出牌,所以經常交狗屎運,譬如在晉西北抗日戰場,親率一營設伏時,竟然撈了一網大魚,全殲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由第21少將旅團長服部直臣領銜的100餘軍官觀慕團。

    李雲龍又撞了大運,沒與國軍第89師摟上火,卻全殲了國軍暫編第7師,不信所俘的盡是些營連排長等小魚小蝦,就叫被俘的軍官沿操場進行5公里跑步。

    終於,有個軍官熬不住了,停下來喘氣時,摸出芝寶打火機和駱駝牌香菸,以及不鏽鋼制小酒瓶,原來此人就是國軍暫編第7師少將師長常乃超,一條大魚落網了。

    同時,李雲龍所部在穿插途中,非常幸運地發現了國軍暫編第7師軍樂隊指揮官,在聽了軍樂隊即時給他吹奏的一首《北洋第四師軍歌》樂曲以後,李雲龍非常滿意,當即決定將此軍樂隊收編留在所部。

    誰說李雲龍沒文化,李大腦袋此舉,即便不懂音樂,但聽了軍樂隊演奏後至少不反感,將軍樂隊留在所部,裝裝門面還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果然,在工作搭檔,師政委趙剛赴任某縱隊擔任縱隊政治部主任時,儘管李雲龍一萬個不願意,苦口婆心相勸,甚至以槍斃常乃超相威脅,但組織觀念非常強的趙剛去意已定。

    冷靜下來的李雲龍不再阻攔,反而將所俘的國軍暫編第7師的軍樂隊當作大禮送給了趙剛,他知道做政治工作的趙剛用得著軍樂隊,也一定會給趙剛的工作帶來幫助。

    國軍暫編第7師有軍樂隊,估計和師長常乃超有關,並非所有國軍軍師級作戰單位都配有軍樂團,配軍樂團的作戰單位,其軍事主管一定非常閒情逸致,除了平常打仗以外,搞一支軍樂隊,帶有活躍軍隊文化建設的需要,一般武夫不會搞軍樂隊。

    常乃超,有留學德國軍校的履歷,具備較高的軍事素養,從此人後來擔任南京軍事學院高階指揮系教官就能印證,可能深受外軍的影響,常乃超就在軍中建立了軍樂隊,隨部隊前行,為前線將士演出,有鼓舞士氣,傳播軍事文化等作用。

    至於通常情況下,哪個級別的國軍部隊會配備軍樂隊,事實上沒有這方面的統一規定,團營級基層部隊軍事主管,絕對沒有這份閒情逸致搞軍樂隊,所部規模也不允許有軍樂隊的存在,有這份閒情還不如多增加會打仗計程車兵,團營長要軍樂隊何用。

    軍師級作戰單位,都是萬人以上的規模了,軍事主官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可能會在所部花一定的軍費,組建一支小規模的軍樂隊,但軍樂隊,即便在國軍軍師級作戰單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不具備普遍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師該怎樣提升自己的自身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