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歐洲議會選舉落幕,建制派政黨的崩與不崩!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投票5月26日結束了,在這次選舉中,透露出的幾個“看點”,頗為值得玩味。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中,深深影響歐洲政壇的走向。

    一、民眾投票積極性空前高漲,投票率創新高。

    在過去,歐洲各國的民眾對選舉普遍熱情不高,尤其是歐洲議會選舉這種,幾乎不會影響本國國情的選舉更是如此。

    在歐盟的政治構架裡,重大決策權全部掌握在歐洲理事會手裡(由歐洲各國政府首腦組成),而歐洲議會的角色就有點尷尬了,基本屬於站腳助威,看熱鬧的。

    但今年,這個沒什麼營養的歐洲議會選舉關注度爆棚,吸引了4億多選民參與投票,創造了過去20年投票率最高的記錄,一舉突破了50%(50.82%)。

    德國的投票率達59%,比2014年選舉高出11個百分點;

    法國投票率在51%到54%之間,比2014年高出7到10個百分點;

    西班牙投票率達35%,2014年僅24%;

    波蘭達到15%,遠高於上次選舉的7%;

    匈牙利投票率也達到17%。

    從涼餅子到香餑餑的變化,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歐洲政黨的基層動員能力增強了,要麼就是選民們想用選票出來表表態了。

    圖為2014年和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結果的對比,圖片來自CNN等外媒

    二、歐洲各國的建制派政黨沒崩盤!

    選舉前的各種民調顯示,疑歐政黨、民粹政黨將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但最終,歐洲走中間路線的兩大政黨黨團人民黨和社民黨,但依舊堪堪守住了歐洲議會第一、第二大黨的地位。

    雖然,歐洲中間派政黨失去了掌控40年的多數黨地位,但在歐洲議會751個席位中,親歐盟或支援歐盟的黨團聯盟依舊佔據絕對多數,反歐盟的極右翼民粹政黨仍然是少數。

    從這個角度上說,歐盟依舊獲得“勝利”,在面對極端主義挑戰的戰局中,成功守住了支援歐盟、支援歐洲一體化的“底線”。

    三、歐洲建制派政黨贏了現在,輸了未來!

    在這次投票率創新高的選舉中,歐洲老牌建制派政黨的得票率大度走低。而綠黨聯盟的得票率則顯著上升,從5年前的52席,飆升至69席位,成為位居第四的大黨團。

    反觀歐洲走中間路線黨團,雖然守住了底線,但卻分別損失了40個和35個席位,僅拿到147個和182個席位,

    而以反歐盟、反歐洲一體化的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從2014年的37個席位一下子增加到了58個席位。

    從各黨團席位變化上看,歐洲民眾除了對身邊環境的關注持續加強,對近幾年歐洲移民數量增加、國內安全環境惡化表現除了強烈的不滿。而這正是極右翼民粹政黨快速發展的原因。

    在法國在極右翼政客瑪麗娜·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他的自由派政黨。

    在英國強烈反歐盟的“英國脫歐黨”成立僅6個月,卻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了英華人投出的超過30%的選票,英國老牌建制派政黨工黨、保守黨雙雙慘敗。

    在義大利,目前執政的義大利極右翼黨派“聯盟黨”,也獲得了最多的得票數。

    即便在歐洲經濟發展最好的德國,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也遭受歷史性的挫折,僅僅獲得28%的支援,比5年前低了7個百分點。

    她的政治盟友社會民主黨,僅僅獲得15.6%的支援率,比5年前跌了11個百分點。

    而綠黨所獲20%的支援率,已逼近了默克爾的執政聯盟。

    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在此次選舉中也大有斬獲,得票率從2014年增加3.7%,達到了10.8%。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歐洲老牌建制政黨被選民拋棄,而民粹主義政黨支援率飆升呢?

    簡單點說就是,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對整個西方的普通民眾造成了系統性的壓制,這種被壓制所造成的反彈,促成了投票的結果。

    包括特朗普在內的一系列鼓吹孤立主義的政客走上前臺,都反應了西方民眾對過去幾十年社會變化的不滿。

    按照美國學者的統計資料,在過去幾十年裡,整個西方的社會財富在快速向少數人聚集。

    以這份報告的統計來看,整個社會的財富集中在50%人的手裡,另外50%人的財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擁有財富的50%人裡,1%的人擁有整個財富量的三分之一;2%至10%的人,擁有另外三分之一;11%至50%的人,擁有剩下的三分之一。

    而他們聚集財富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按照美國學者研究,1974年1%的頂級富豪,在美國擁有的財富大概相當於8%的總財富量。在1997年,這個比率是14%,2008年是23%,現在已經超了33%。

    同樣的一個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美國社會中位數收入,如果扣除通貨膨脹資料,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這說明,過去二十年間,美國的中產階級並沒有從全球化的浪潮中獲益。

    真正獲益的是,以新興科技和金融為代表的少數人群體。

    從這個角度上看,今年來科技發展的大潮,雖然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加便利。但它造富的神話,實際上對普通民眾的財富積累形成了門檻和壓制。

    因此,以特朗普、瑪麗娜·勒龐為代表的孤立主義政客才能大行其道。這也說明,西方民眾普遍處於迷茫和焦慮之中,希望用一種簡單的方式進行改變。這也是包括中美在內的各國間貿易爭端不斷髮酵的根本原因。

    歐洲議會選舉算是落幕了,至少在這次選舉中,極端民粹主義的政黨沒有像選前預測的那樣大勝,但未來究竟向何處去?

    會不會下次歐洲政黨集團向右轉,我們還得謹慎觀察!
  • 2 # 靖柏

    歐洲議會是從1976年開始的一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超越國家和地域範圍的議會,它的存在就象徵著歐盟的存在。

    這個議會包含1名議長,14名副議長和七百多名議員構成。議長完全由議員選出。而每個國家都根據人口數量和政治實力得到不同數量的議席。最多的就是德國了,有九十多個議會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脫歐了,這真是對歐盟存在的一大打擊。歐盟為了表達自己的存在感,向英國示威:英國必須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前正式脫離歐盟。雖然英國和歐盟之間會繼續堅持關稅同盟等,但這就好比分了家的兄弟一般,讓歐盟難堪。

    值得一提的是,在歐洲會議中,黨派關係比國家關係更親近,從坐席上就能窺視一二,比如他們不按國籍坐,而是按照所屬的黨派就坐。然後以各黨派人士的身份,對歐洲的發展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種議會制度,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利於歐洲的發展,但是卻會有損個別國家的利益,不然英國為啥要脫歐呢?

    夥伴們你們說對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地裡可以套種哪些蔬菜?如何管理不影響玉米產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