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應該不可能只有我一個人認為巧克力鍵盤和薄膜鍵盤更舒服更快吧?
僅僅表達一下個人觀點。對於機械鍵盤,我主要不喜歡以下幾點:
1.聲音響(因為個人喜歡那種聲音很小,最好沒聲音是最好的,一邊享受進入心流時那種高速碼字的體驗,一邊有那種想到哪裡輸出到哪裡的得心應手的感覺)
2.鍵程比薄膜和巧克力長,因為個人追求的是速度和操控感,機械鍵盤的按壓鍵程讓我實際動作總是慢想象裡預期的動作半拍,每錄入一個字元就要慢半拍,很不舒服。
我最喜歡的是筆記本(Dell XPS15,2015年mbp,vaio fit14)自帶的那種巧克力鍵盤,除了打字時手指可以不離表面在上面滑動,它平坦的表面還可以讓我的手指稍微勾一下碰一下就能觸發一個錄入,所以非常順暢而且快速,有種彈鋼琴時的操縱感,並且操縱感更好,因為一個幾乎一點力氣都不用,僅僅是放上去或者點到為止的觸碰,就能讓預期的字母被錄入,不會像機械鍵盤那樣有一個指尖下壓的動作和"頭腦內的思緒"或是"讓指頭下壓的神經衝動"。
有時候看其他人用機械鍵盤,聽他們打字的聲音我都著急,一是啪啪啪響個不停很吵,二是即使他們上到最快的速度,每個"咔噠"聲仍然讓我覺得慢,因為每個咔噠聲所代表的一個錄入完成的最少時長被鍵程和機械結構鎖在一個明明還能繼續縮短的數值上,同時溝壑和鍵帽間更大縫隙的存在也讓上面說的滑動操作比不上巧克力和薄膜鍵盤那麼順暢。
其實我覺得,應該不可能只有我一個人認為巧克力鍵盤和薄膜鍵盤更舒服更快吧?
僅僅表達一下個人觀點。對於機械鍵盤,我主要不喜歡以下幾點:
1.聲音響(因為個人喜歡那種聲音很小,最好沒聲音是最好的,一邊享受進入心流時那種高速碼字的體驗,一邊有那種想到哪裡輸出到哪裡的得心應手的感覺)
2.鍵程比薄膜和巧克力長,因為個人追求的是速度和操控感,機械鍵盤的按壓鍵程讓我實際動作總是慢想象裡預期的動作半拍,每錄入一個字元就要慢半拍,很不舒服。
我最喜歡的是筆記本(Dell XPS15,2015年mbp,vaio fit14)自帶的那種巧克力鍵盤,除了打字時手指可以不離表面在上面滑動,它平坦的表面還可以讓我的手指稍微勾一下碰一下就能觸發一個錄入,所以非常順暢而且快速,有種彈鋼琴時的操縱感,並且操縱感更好,因為一個幾乎一點力氣都不用,僅僅是放上去或者點到為止的觸碰,就能讓預期的字母被錄入,不會像機械鍵盤那樣有一個指尖下壓的動作和"頭腦內的思緒"或是"讓指頭下壓的神經衝動"。
有時候看其他人用機械鍵盤,聽他們打字的聲音我都著急,一是啪啪啪響個不停很吵,二是即使他們上到最快的速度,每個"咔噠"聲仍然讓我覺得慢,因為每個咔噠聲所代表的一個錄入完成的最少時長被鍵程和機械結構鎖在一個明明還能繼續縮短的數值上,同時溝壑和鍵帽間更大縫隙的存在也讓上面說的滑動操作比不上巧克力和薄膜鍵盤那麼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