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郊閒人
-
2 # 無聲的告別1
1:陳式太極拳,目前掌門人為陳正雷,
2:楊式太極拳
3:吳式太極拳
4:武式太極拳
5:孫式太極拳
-
3 # 菜鳥行走江湖
太極拳有哪些流派?太極拳是老年人經常鍛鍊的一種運動!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由明末清初陳王廷所創,原有太極拳5路,長拳108式和炮捶。從陳王廷起,經無數名家傳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加工提煉,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陳長興老架一路75式、老架二路炮捶43式,陳發科新架一路83式、二路炮捶71式,陳有本小架和陳有本的門徒族侄陳清萍的和式架(趙堡架)。陳式太極還有李花槍加白蠟棍、大刀、單刀、劍、球等兵器系列。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拯救太極拳,一代偉人鄧小平在1978年11月12日題詞“太極拳好”,大批國內外團體雲集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雨後春筍般出現,湧現出陳家溝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以太極真功夫名振世界,學院派的門惠豐、闞桂香夫婦創編了56式競賽套路,國家隊教練王二平取得了全能冠軍,他們極大推動、規範了陳式太極拳。
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2010廣州亞運會上太極拳美倫美煥的表演,特別是陳式太極拳的飄逸、剛勁,讓人對太極拳的感覺耳目一新;央視四界武林大會上陳式太極拳以卓絕的武功技壓群雄,更鞏固了陳式太極拳中流砥柱的作用。王戰軍、陳自強、陳建強等把太極拳技擊的魅力展現給世人,受到太極拳迷們的崇拜。
楊式太極拳
創自河北省永年縣人楊福魁。楊福魁,字露禪。道光年間拜陳長興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成為陳氏拳械的第一個外姓弟子。楊得傳後,於1850年左右至北京傳授太極拳。
但楊澄甫53歲神秘去世,國內僅有其子楊振鐸、其重孫楊軍練習,孫子輩又沒見人練習,其他10大弟子也沒有教出象樣的徒弟,特別是2010年9月六大門派會淮安,在強大的陳式太極拳陣勢前楊式選手不堪一擊,加之16界亞運會上選手門多采用陳式高難動作(原42式拳、劍已經不能比出高低被逐漸淘汰),更有甚的是一些自認為得到楊家秘不外傳真功的“門徒”故弄懸乎,使輝煌的楊式太極拳逐漸成為老年人健身的玩意了,“楊無敵”越來越遠去了。
吳式太極拳
創自河北省大興縣吳鑑泉(1870--1942),其父全佑(1834--1902),滿族人,初從楊露禪習楊式大架拳,復拜其次子楊班侯為師學楊式小架拳,以善柔化著稱。鑑泉自幼從漢,改姓吳,又名愛紳。他秉承家學,擅長小架太極拳。1921年,吳鑑泉受聘於北京體育研究社任教時,去掉小架太極拳中的發勁、跳躍和重複動作,突出輕柔、緩慢、圓活、連綿的運動特點,創編成吳式太極拳。
一九二七年,吳鑑泉由北京遷居上海,一九二八年他被上海精武會和國術館聘為教授。一九三三年起,他創設鑑泉太極拳社,傳到香港和海外。其間和香港白鶴派公開比武一事成為武林佳話,吳公儀和陳剋夫為門派名譽進行了生死之戰,因香港不許比武,他們就在澳門以賑災為名進行了比武,結果有兩中說法,吳家說吳公儀以出其不意的直拳擊中陳鼻子,陳流血休克處理好錯過比賽時間判太極拳勝。
武式太極拳
創於河北省永年縣人武禹襄(1812--1880)。武禹襄自幼習武好文,約1850年從楊露禪學得陳式老架太極拳,1852年途徑河南懷慶府趙堡鎮,從陳青萍學陳式新架太極拳,又得《太極拳論》於武陽鹽店,此後,鑽研拳理,揣摩拳架,多有發悟,創編成武式太極拳。武禹襄文武兼修又是名門旺族,不以授拳為業,僅傳拳於外甥李亦畲,李傳鄰居郝為真,郝傳子月如孫少如。武式太極流傳不廣,又稱李式、郝式。
武式拳理一直奉為經典。太極拳自誕生400年以來,達到“斌”者,首推武禹襄,他的《太極拳論》、《太極拳十三行功心解》價值極高,對練好太極拳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倍受尊崇的王宗嶽因無資料可考,不少人相信王宗嶽就是武禹襄的化名。武式太極善實戰者亦無記載,可能是文人不願參與無為之爭吧。
回覆列表
最初只有陳式太極拳,河南陳家溝陳長興創立並傳授。後來又有了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四大派。
楊式:陳長興著名弟子之一,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創。
吳式:楊式太極拳名人楊班候弟子全佑創。
孫式:河北完縣孫祿堂創。
武式: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