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姓瑣事001

    2019年1月3日,中國月球探測器玉兔二號成功與著陸器分離,正式踏上月球表面,透過鵲橋中繼衛星傳回的影象顯示,玉兔二號在月球表面留下清晰輪痕,這是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對於人類探索月球又邁出了重要一部。

    很明確地說,玉兔二號坐的是單程車,完成工作後將會永久停留在最後止步的地方。根據中國探月計劃,玉兔二號原本是1號的備份,為充分發揮已完成成果的作用,獲取更多的資料,這才有了玉兔二號之行。玉兔二號的成功也標誌著中國探月計劃“落”這一步的完成。下一步,中國的探月計劃就是“回”,也就是在月球採集樣本然後返回,在這一步中要解決的困難很多,如大推力運載火箭,沒有大推力的火箭,“回”根本就沒辦法實行。根據月球返回的技術路線,一個是在月球軌道留一個返回艙,著陸器攜帶月球車在完成取樣後,將樣品封裝發射返回月球軌道與在軌返回艙對接,返回艙再透過地月轉移軌道返回地球;另一條技術路線是 在月球完成取樣後,透過在月球上的返回器直接發射進入月球軌道,之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無論那種技術路線,用於月球表面取樣的月球車都不會返回。從“落”到“回”,其技術難度不是簡單的翻倍,“回”的難度要比“落”高太多。

    中國探月計劃第三部的“回”面臨著四大技術難題:首先是如何在月球上挖土取樣;接下來登陸器怎麼從月球表面起飛返回月球軌道;然後如何在月球軌道實現交會對接;最後探測器還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極高速度返回地球大氣層著陸。這些技術難題都是我們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其中最後一步堪稱整個探月工程三期裡最難的技術。

    對於探月我們的路還很長,作為華人切勿因眼前的一些成績沾沾自喜,雖然現在的我們是航天大國,但距離美俄仍有很大差距。將來有一天,等我們的登月技術成熟,我們可以去月球上,把玉兔系列探測器全部運回地球,但現在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舉動。

  • 2 # 科學黑洞

    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的飛行終於在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在月背軟著陸,在當日15時07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接收到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指令著陸器和玉兔二號開始分離,經過一系列複雜操作在22時22分玉兔二號沿著斜梯踏上月球表面,並且帶著一張“單程票”。以下是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玉兔二號的英姿。

    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無人探月又被稱為嫦娥工程,共分為“繞、落、回”三個步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實現繞月,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實現落月、嫦娥五號甚至是嫦娥六號才會在月球取樣並返回地球。所以說嫦娥四號從設計上就沒有返回地球的功能,玉兔二號也不會被回收的。

    並且即使是要執行返回任務,也從來沒有過月球車返回的先例。攜帶載荷不光是著陸的時候消耗燃料,返回會更消耗燃料。例如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最後三次的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都曾在月球釋放月球車,但當宇航員返回時月球車都是被放棄在月球表面的。所以說玉兔二號在執行完任務後,在惡劣的環境中達到設計壽命,最終將和著陸器一起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安家。同時這也是我們的登月痕跡,留在月球表面就好了。

  • 3 # 科學船塢

    目前還沒有掌握相應的回收技術,世界上掌握了外太空著陸器的返回技術的國家就兩個,前蘇聯與美國。而且,沒有回收月球車的先例啊,月球車本身的作用就是巡視用的,而阿波羅計劃中的月球車只是供宇航員駕駛用的,沒有帶回來的必要。

    加上現在的玉兔二號,目前在月球上待著的月球車共有7輛車,三輛是屬於美國的阿波羅15、16、17計劃中的,兩輛屬於前蘇聯,兩輛屬於中國,也就是玉兔號與玉兔二號了。

    玉兔二號上面搭載了紅外成像光譜儀、全景相機、測月雷達、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測儀,將對月球環境、月表淺層結構組成成分進行探測。探測到的結果將透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地球。

    未來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取樣返回,帶回2kg的月球樣本。

  • 4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玉兔二號可以回收嗎?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回收過登陸其他天體的無人探測器!當然深空彗星探測的返回艙可不知第一次回收了,早在2003年5月9日發射的“隼鳥號”在絲川小行星取樣後於2010年6月13成功返回地球並回收密封艙,當然只有經過了重返大氣層防高溫燒蝕設計的密封艙回到了地球,而“隼鳥號”則在天際化作一道耀眼的光芒消逝於視線......

    登陸月球的各家探測器位置,當然是不完全統計,而這些探測器與飛船中,只有阿波羅11、12、14、15、16、17是回收的,因為這是載人航天任務!裝置可以丟在月球但宇航員必須回來!這是航天計劃中任務制定的底線!

    阿波羅計劃中的登月艙從下降級作為發射平臺直接起飛,付出了汗馬功勞的下降級就被丟棄在月球上了!當然除了這些原本就無法再次利用的裝置外,其他諸如目標最大的還有阿波羅計劃中的月球車,也許這是曾經丟在月球上價值最高的文物了,因為這是第一輛能載人並且在地外真正行使過的車輛!

    這輛重達200KG的月球車可能是最具現實與歷史意義!不過要在這裡提一下,LRV月球車的輪胎可不是充氣的,而是金屬網紋輪胎,但在月面環境下看著實在與橡膠輪胎很像!

    說了那麼多有得沒有的,還沒說到月兔二號哈......大概的意思也很明白了,玉兔二號的歷史使命完成後,最好的歸宿仍是在艾肯特盤地-馮卡門撞擊坑!回收只具有紀念意義而非重新利用價值,那麼又不會丟,為什麼要現在去回收呢?未來等到以極低的成本可以來回月球時......估計會在月球建各國登月的保護基地,圈起來供大家圍觀不是更好麼?

    關起來的兔子就沒有價值了,不是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嘛.....月球那麼大,就讓她到處跑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蚯蚓糞能上君子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