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冥蝶讀書

    叔虞被視為晉國始祖,歷史記載他最初被封在唐,後來叔虞的兒子燮將唐改成了晉,為什麼要改?是跟當時的政治形勢有關。

    一、分封傳說

    叔虞被封於唐,有兩個非常美麗的傳說,一個是夢天賜唐,另一個是剪桐封唐。“夢天賜唐”說的是叔虞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夢見天帝對周武王說:“我讓你生個兒子,併為你的兒子取名為虞,我準備將唐地賜給他。”

    “剪桐封唐”的故事是說當時唐國發生內亂,叔虞的叔父周公旦率軍消滅唐國。有一天,周成王與叔虞玩耍時,摘下一片梧桐葉子削成圭玉的形狀,交給叔虞說:“我拿這個分封給你。”叔虞很高興,把這事告訴周公旦。周公旦立即跑過去跟周成王道喜。周成王得知後說:“我是跟叔虞開玩笑呢。”周公旦卻回答說:“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天子一說話,史官就記下來,樂人就吟誦,士人就頌揚。”周成王於是將叔虞封在了唐地。

    叔虞封唐發生在成王八年,而前面七年都發生了什麼事呢?《尚書》中記載了周公的業績: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也就是說,周成王剛剛繼位的時候,因為年幼,由周公攝政。周公攝政了七年之後,才還政於成王。這七年,周公所做的事情,我們能看出來,主要是鞏固新生的周王朝政權。克殷、踐奄,其實都是在打擊殷商殘餘勢力。衛其實也是殷商殘餘勢力,三監之亂後,被封在了衛。其實當時的唐也算是殷商的殘餘勢力,所以成王八年滅唐,然後封叔虞於唐,來控制殷商殘餘勢力。

    二、古老的唐國

    唐國為何是殷商殘餘勢力呢?我們需要從唐國的歷史說起。

    唐最早跟一個人有關,就是堯,我們經常說唐堯虞舜,唐堯是在一起的。唐最早的意思是製陶器的地方。如今山西襄汾縣的陶寺遺址,被認為是最早的中國,距今約4200年。陶寺遺址被認為是唐堯所在地。

    傳說堯禪位於舜,舜又禪位與禹,而禹之子啟卻殺了伯益建立夏。從此,禪讓制變成了家傳制。不管這個傳說是到底是怎麼回事,至少說明了一點,夏人其實就是唐堯後裔。後來湯又滅了夏,開啟了商朝。武丁時期,築唐邑,一方面是安置夏人遺民,一方面是抵抗其他部落的進攻。這個唐邑就是後來的唐國,也就是說唐國是殷商的封國之一。

    三、成王滅唐

    武王滅商兩年後就去世了,年幼的成王繼位,周公攝政。管叔、蔡叔不滿,聯合武庚叛亂。當時東方有不少部落不服周人。奄是另外一股強大的殷商殘餘勢力。要鞏固周政權,當時就是兩個方法,一是透過戰爭消滅不服的,二是透過分封姬姓諸侯來強化周室力量。成王初期,周公旦經過長期戰爭,不僅滅了三監之亂,還滅了奄。武庚被滅後,殷人遺民被遷到了宋,另一部分封在衛。周分封了不少姬姓諸侯,一方面用來保護周室,另一方面用來監視殷商遺民。

    唐國作為異姓諸侯,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很明顯是被打擊的物件。滅唐有兩個好處,一是周成王剛剛親政,可以立威,二是滅了殷商最後的殘餘勢力。事實也證明了唐國被滅後,西周開啟了成康之治的和平時期。唐國所處的位置當然就必須要有姬姓諸侯才放心,於是作為成王的弟弟,叔虞就理所當然的分封在此了。

    兒子燮後來將唐改成了晉,為什麼要改名?當然是要樹立新的政治威信,唐國是舊時代的象徵,自然不應該繼續存在。

    不過按照當時的習慣,唐堯的祭祀還需要保持,於是唐堯後裔被遷到了杜國(現在陝西杜縣),連唐這個名字也被剝奪了,杜國後來被秦國所滅。

    周王室後來在湖北另封了唐國,不過這個唐國跟之前的唐國完全沒關係了,是在往南方擴張時期的產物,也是姬姓諸侯。唐國後來被楚國所滅。

  • 2 # 逹文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其父為周武王姬發,其母王后邑姜(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之女)。其兄為周成王姬誦。

    叔虞為何受封於唐?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武王滅商建周。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繼位,叔父周公旦攝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處黃河、汾河東邊之周朝諸侯國唐國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 ,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 ,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唐國為何變成了晉?

    唐國境內今太原南面有河名為晉水,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亦稱姬燮父)繼位。姬燮將國都遷到晉水之濱,並將唐國改名為“晉”,由此建立了晉國,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一帶,是為晉侯燮。晉國發展至春秋中期晉文公時代,疆域縱橫跨今五省境:山西大部(除北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陝西東部和山東西部,

    唐叔虞為何是晉國立國始祖?

    叔虞受封唐地時,由於唐國地處夏人故墟,四周遍佈戎狄部落,加上叛亂剛剛平息,局勢動盪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叔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後,即見成效。農業、牧業都得到顯著發展,政績斐然可觀。這一方針成為晉國的傳統國策,並對後來晉及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因此,唐叔虞作為晉國立國創業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的創世人,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調配的甲醇是新能源嗎?有何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