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滔在農村

    崇禎,名叫朱由檢,是大明朝最後一任皇帝。魏忠賢,是崇禎帝上一任明熹宗重用的宦官。崇禎帝一上臺就很快處理了這個閹黨頭子,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應該是大快人心,可是崇禎臨死前卻後悔了,因為魏忠賢確實有用。

    魏忠賢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條件上學,所以他不識字。他經常混跡街頭,愛賭博,有一次賭大了輸的太多,他很苦惱,就進了宮當太監。他本來名字並不是叫魏忠賢,是皇帝賜給他的名字。

    在宮裡經歷一番風風雨雨,在明熹宗時得到重用,任為秉筆太監。權利很大,當時明熹宗厭倦朝政,魏忠賢就藉機把握了朝政。時間一長,人們知道有魏忠賢,而不知道有皇帝。

    作為一個宦官,魏忠賢主權時,專斷國政,殘忍陰毒,驕狂跋扈,肆意妄為,任人唯親,大肆培養自己的黨羽,貪汙受賄。可以說是壞事做盡,很多人都巴結他。當時全國很多地方夠給他建生祠,人們暗地裡都稱呼他為九千九百歲。

    魏忠賢完全是個奸臣形象,所以一直想著大有作為的崇禎帝一上臺,就馬上把他誅殺了。在崇禎帝看來,魏忠賢奸臣弄權,於國有害,殺了他明朝會變的更好,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殺了魏忠賢后,明朝不但沒變好,還很快亡國了。在崇禎自殺前,他後悔了。

    1、重用熊廷弼。

    熊廷弼當時是魏忠賢的對頭東林黨人推薦的,要爭取遼東經略的職位。這個職位很關鍵,一旦獲取就有了對國家軍事大計的發言權,但是魏忠賢知道熊廷弼能力強,同意了。

    2、想辦法獲取戰馬。

    當時遼東戰事吃緊,很缺戰馬。當時朝廷對有特別功勞的大臣獎賞,讓他們有在宮中騎馬的特權。但是作為交換,這些大臣每年都要向皇帝進獻好馬。魏忠賢挑了好多大臣和太監,給他們這個特權,但是卻不斷的讓他們進獻好馬。馬匹籌集到了,魏忠賢也得罪了一大批人。

    但是魏忠賢並沒有想著向一般的農民下手。

    3、貪汙卻不加重農民負擔。

    魏忠賢派人在全國各地徵收各種稅賦,中間當然有貪汙,但是卻沒有加重農民負擔。當時的受災地區不但能免除賦稅,還能得到撥款救濟。

    4、朝廷沒錢,收稅收商人的稅。

    崇禎時,明朝朝廷很缺錢,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商人、士紳有錢,而農民沒錢,而東林黨正是這些有錢人的代表,魏忠賢不管這些,收商人的稅,讓朝廷不至於無錢可用。

    5、雖然和東林黨矛盾尖銳,卻不侵害百姓。

    魏忠賢代表的閹黨集團,最大的對頭就是文人集團東林黨。但是雖然矛盾尖銳,但是魏忠賢從不肆意殺害百姓。他本人就是貧民出身,心裡也懂得百姓的苦。

    所以說,雖然魏忠賢權傾朝野,但那時政局穩定,明朝的國內形勢還是很不錯的。魏忠賢的能力和政績也應該是獲得肯定和認同的。魏忠賢死後,崇禎重用東林黨人,這些只會空談的文人終究還是誤國了。

    東林黨人背後代表的是商人和地方豪強的利益,他們上臺後,就力主讓朝廷對商人等工業者免稅,收稅只收農民的稅。加重了農民負擔,然後有碰到了天災不斷,農民大量破產,直接導致了連續不斷的農民起義。

    這時候遼東還有戰事,東林黨人還要守遼,沒過幾年,明朝財政國庫就被耗光了。

    這些只會儒學,只會空談,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黨人治理國家沒有什麼有用的方法,多是按照上書本上的知識紙上談兵,連崇禎皇帝也頭大。他們只是沒用的腐儒。

    在李自成快要攻陷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向群臣借錢用作軍費,可是群臣很一致,沒錢。他們真沒錢嗎?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從他們身上就搜到了七千多萬錢。這群東林黨人對國家的忠誠程度還比不上魏忠賢及其閹黨。

    連崇禎帝都哀傷的感嘆:諸臣誤我,文臣人人皆可殺。在崇禎吊死煤山的五天前,他秘密派人將魏忠賢的遺骸收斂了。他後悔了,可能他想到了在他繼位的時候,他哥明熹宗叮囑他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他後悔殺了魏忠賢,因為魏忠賢於國有用,而東林黨人卻百無一用。

  • 2 # 瀟灑芳子

    當崇禎殺了魏忠賢后,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也讓這個剛繼位的皇帝崇禎贏得了聖明之君的歡呼頌揚!然而十七年後,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在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又下了密旨,重新收殮魏忠賢的遺骨,葬在魏忠賢生前看好的香山碧雲寺。……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漢族。因為欠一屁股賭債,才自閹入宮,在明熹宗時期,改名魏忠賢,極受寵信,被稱“九千歲”。魏忠賢一代權奸,專斷國政,殘忍陰毒,驕狂跋扈是歷史事實,誰也翻不了案。但魏忠賢也曾經力排眾議,拋開私怨,違心用了一批能臣直臣趙南星,孫承宗等等。魏忠賢集團在全國各地徵收各種商稅海稅,雖然大有貪汙,但沒有加重百姓賦稅,因為魏忠賢本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的難處,在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這種魄力能力和功績,還是被認同和肯定的……。

    崇禎殺了魏忠賢后,立即啟用了倡導儒家思想的東林黨人,但東林黨人在國家動盪之際,只會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儒將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些也暢談儒學的東林黨人,紙上談兵之奇談怪論,國事無意義的道德文章,都於國事無補。崇禎終於自釀惡果,輕信了東林黨的空談標榜。所以崇禎死前哀嘆:“文臣皆可殺”,“此皆文臣誤我”。大明朝沒有亡在魏忠賢那幫流氓無賴手中,偏偏亡在這幫自以為飽讀聖賢之書、治國有方的儒人手中。崇禎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己一七年執政生涯的否定、後悔。也值得我們後輩人深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縱置發動機車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