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63782197231

    第一,無論什麼團體的產生都有其產生的土壤,也就是說一定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實踐告訴我們,99%的學生小團體都是無害的。心理學上有一個“自組織系統”的概念,之所以自然形成或者孩子們加入小團體,都說明他們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反應過度,而是要正確面對,冷靜,因勢利導。反應過度,是我們許多教師工作的一大缺陷。第二,對小團體的引導過程中,很多情況下,要靜觀其變,不要因小失大,帶著情緒和偏見去對待,往往就已經決定了我們的處理方法大都是武斷的其實,我們自己也非常清楚人生中真正的朋友都是在這種小團體中走出來的包括我們的心語,其實就是一志趣相投的朋友組成的小團體而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小團體中的零頭人和活躍分子往往具有有很大的活動能量所以對小團隊的引導,歸根到底就是最這些孩子的因材施教班主任如果能關注懂啊這些孩子的優點,進而搭建平臺,就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使班級充滿更大的活力和凝聚力 第三,小團體中,當然也會有消極取向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這個團體中的多數孩子更多隻是盲從所以對消極取向的小團隊的改造其實主要就是讓領頭人的迴歸也就是說讓這個孩子在班級中有說話的權利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其實,我以為一般情況下,不是很棘手的只需要尊重只需要激勵只需要平等地看待他就基本定型。很多時候,我們對這類小團體的引導以改造,就是和其領頭人鬥智鬥勇的過程,往往只需要在某一件事情上令其信服或者令其感動,就成功了。歷史上,軍隊對一些地方武裝的收編不就是如此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砂壺會有炸裂的情況出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