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俗稱黃骨魚,也叫黃辣丁或者黃臘丁。
1.生活習性
黃顙魚,屬淡水底層魚類,白天喜歡棲息於水底層,不常活動,夜間遊至水體的中、上層覓食。養殖黃顙魚,要求水質清淡,溶氧較高,適宜溫度為0~38℃。黃顙魚為溫和肉食性魚類,喜食小魚、小蝦、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2.苗種培育
每畝(1畝=667平方米)放苗量為10~12萬尾,可肥水下塘,培養生物餌料,也可潑灑豆漿、花生餅或蛋黃等。養至3~4釐米規格後分塘培育,每畝3~4萬尾,養至6~8釐米規格後進入放養階段。
3.成魚養殖
(1)池塘主養 池塘面積以3~8畝為宜,水深1.2~1.5米,每畝水面放養黃顙魚苗種5000~10000尾,當年可養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魚。
(2)池塘套養 每畝水面套養黃顙魚苗種500~1000尾,可產商品魚35~60千克。
(3)網箱飼養 每平方米可放養黃顙魚苗種500尾左右,當年即可養成商品魚。
2.黃顙魚的養殖
黃顙魚是中國優質的名貴魚類,俗稱黃骨魚、骨魚。它生長在江河、湖泊、水庫或其支流等水域,棲息於底層,以各種底棲的無脊椎動物、小雜魚、蝦等為餌,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較廣,對營養和其它環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條件較好的水域均可以進行養殖(或增殖)。
黃顙魚魚體粗壯,頭略平扁,軀幹、尾側扁,背傾斜,胸、腹寬闊平坦,頭頂面板單薄,表皮比較粗糙,吻純圓,眼中等,口裂大,齒細小呈絨毛狀,唇薄而簡單,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後延伸的骨刺,須4對,鰓蓋8條至10條,尾鰭深分叉,其特徵魚一般魚類有較大的差異。
黃顙魚是一種廣為分佈的魚類,廣東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在廣東,屬於黃顙魚的魚類共有三種,分別是黃顙魚、中間黃顙魚和互氏黃顙魚。
黃顙魚的養殖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 養殖條件
不論池塘、網箱或其它養殖水體,其水源必須充足並無汙染,底質及周圍生態環境都必須適合黃顙魚的生長和發育。
魚種可以是從江河湖泊捕撈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來的,不論其來源如何,都必須進行標粗培育,放入成魚塘、網箱的魚種規格達到30至50克,這樣的規格成活率高、生長速度較快,能及時地達到上市的商品魚規格(150克以上)。放養魚種在當年3月底以前完成,當年12月之前能捕獲上市,減少過冬的損耗和死亡。
三、 投餵質量高的飼料
餌料質量較高是提高黃顙魚成活率、上市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黃顙魚是雜食性、以動物飼料為主的魚類,因此,投餵的飼料的粗蛋白應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魚重量2%至2.5%投餵,6月至8月水溫高,黃顙魚正處於生長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魚體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後水溫逐步下降,精飼料的投餵量 逐步減少,並根據魚類的攝食、天氣變化的情況改變投餵飼料的數量和次數。每天定點投餵1至2次。
四、 注意水質的調節和疾病的防治
黃顙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釐米,PH值6.5至8,每月換水一次,池塘中安裝增氧機,定時或不定時開機,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泛塘現象,使黃顙魚生長正常。魚有病要及時防治,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藥物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
黃顙魚,俗稱黃骨魚,也叫黃辣丁或者黃臘丁。
1.生活習性
黃顙魚,屬淡水底層魚類,白天喜歡棲息於水底層,不常活動,夜間遊至水體的中、上層覓食。養殖黃顙魚,要求水質清淡,溶氧較高,適宜溫度為0~38℃。黃顙魚為溫和肉食性魚類,喜食小魚、小蝦、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2.苗種培育
每畝(1畝=667平方米)放苗量為10~12萬尾,可肥水下塘,培養生物餌料,也可潑灑豆漿、花生餅或蛋黃等。養至3~4釐米規格後分塘培育,每畝3~4萬尾,養至6~8釐米規格後進入放養階段。
3.成魚養殖
(1)池塘主養 池塘面積以3~8畝為宜,水深1.2~1.5米,每畝水面放養黃顙魚苗種5000~10000尾,當年可養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魚。
(2)池塘套養 每畝水面套養黃顙魚苗種500~1000尾,可產商品魚35~60千克。
(3)網箱飼養 每平方米可放養黃顙魚苗種500尾左右,當年即可養成商品魚。
2.黃顙魚的養殖
黃顙魚是中國優質的名貴魚類,俗稱黃骨魚、骨魚。它生長在江河、湖泊、水庫或其支流等水域,棲息於底層,以各種底棲的無脊椎動物、小雜魚、蝦等為餌,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較廣,對營養和其它環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條件較好的水域均可以進行養殖(或增殖)。
黃顙魚魚體粗壯,頭略平扁,軀幹、尾側扁,背傾斜,胸、腹寬闊平坦,頭頂面板單薄,表皮比較粗糙,吻純圓,眼中等,口裂大,齒細小呈絨毛狀,唇薄而簡單,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後延伸的骨刺,須4對,鰓蓋8條至10條,尾鰭深分叉,其特徵魚一般魚類有較大的差異。
黃顙魚是一種廣為分佈的魚類,廣東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在廣東,屬於黃顙魚的魚類共有三種,分別是黃顙魚、中間黃顙魚和互氏黃顙魚。
黃顙魚的養殖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 養殖條件
不論池塘、網箱或其它養殖水體,其水源必須充足並無汙染,底質及周圍生態環境都必須適合黃顙魚的生長和發育。
魚種可以是從江河湖泊捕撈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來的,不論其來源如何,都必須進行標粗培育,放入成魚塘、網箱的魚種規格達到30至50克,這樣的規格成活率高、生長速度較快,能及時地達到上市的商品魚規格(150克以上)。放養魚種在當年3月底以前完成,當年12月之前能捕獲上市,減少過冬的損耗和死亡。
三、 投餵質量高的飼料
餌料質量較高是提高黃顙魚成活率、上市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黃顙魚是雜食性、以動物飼料為主的魚類,因此,投餵的飼料的粗蛋白應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魚重量2%至2.5%投餵,6月至8月水溫高,黃顙魚正處於生長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魚體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後水溫逐步下降,精飼料的投餵量 逐步減少,並根據魚類的攝食、天氣變化的情況改變投餵飼料的數量和次數。每天定點投餵1至2次。
四、 注意水質的調節和疾病的防治
黃顙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釐米,PH值6.5至8,每月換水一次,池塘中安裝增氧機,定時或不定時開機,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泛塘現象,使黃顙魚生長正常。魚有病要及時防治,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藥物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