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曦封
-
2 # 青松5698
第一,解剖上來說,肝膽兩者位置相近。並且相通
第二,從功能上來說,肝臟分泌膽汁,儲存於膽囊
第三,中醫上說, 肝為五臟之一,主裡;膽為六腑之一,主表。肝與 膽相表裡。
所以有肝膽相照這個成語,
意思是:
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
3 # 冷風襲人
肝膽相照什麼意思 肝膽相照是什麼?成語是我們展示文化水平的一種方式,但是很多成語我們都可能未必知道它的意思,那麼肝膽相照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給各位不懂的朋友好好解答一番。
肝膽相照什麼意思
肝膽相照,肝膽:比喻真心誠意、以真心相見、互相坦誠交往共事。出自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僚寀》:“今始至之日,必延見僚寀,歷述弊端,令悃愊無華,肝膽相照。”《兒女英雄傳》第16回:“我兩個一見,氣味相投,肝膽相照。”
漢語詞語
基本資訊
【解釋】肝膽:指內心深處。比喻真誠的心;相照:相互能照見;照:知曉。
【出處】
肝膽相照什麼意思 肝膽相照是什麼
1.“同心相親,照心照膽壽千春。”
2.《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3.文天祥《與陳察院文龍書》:“ 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
4.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弟與公子以肝膽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實言相告。”
5.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十七回:“豪傑遇豪傑,自然話得投機,頃刻間肝膽相向。”
成語辨析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用於真誠相處 。一般用於兩者之間。
【示例】弟與公子以肝膽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實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近義詞】披肝瀝膽
【反義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肝膽相照什麼意思 肝膽相照是什麼
【燈謎】護心鏡;腹部透視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1]
【成語辨析】 肝膽相照和“披肝瀝膽”都形容對人忠誠。但肝膽相照中的“相”字,偏重在相互之間;“披肝瀝膽”偏重指個人對集體、對人民、對黨、對祖國的忠誠。
【成語辨形】 肝,不能寫作“甘”。
近義詞
赤誠相見、赤膽忠心、丹成相許、丹誠相許、開誠佈公、開誠相見、瀝膽披肝、披肝瀝膽、推誠相見、肝膽照人、真心誠意、委以心腹、開心見誠、坦懷相待、推心置腹、忠心耿耿、
上文就關於肝膽相照什麼意思 肝膽相照是什麼的相關解答,相信看完後你就懂了,為了幫助更多朋友能解答不懂的詞彙,我們整理了最專業的知識。
-
4 #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肝膽相照是一句成語,指真誠相對的意思。實際上,人體內的肝臟和膽囊也確實是“真誠相對”的,彼此都非常“夠意思”,誰也沒有半點私心!從結構上看,肝膽是相連的。膽緊連在肝臟下面,在肝臟內有無數毛細膽管,最後形成左右兩條肝管,二者匯合成肝總管,再與膽囊的膽囊管匯合成膽總管,入口於十二指腸。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功能上看,更是相互照應。大家知道,膽囊是盛裝膽汁的地方,可是膽囊並不能產生膽汁,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出來的。整個肝臟在24小時內能分泌膽汁800,1000毫升。然而膽囊裡只能容納30,50毫升膽汁,怎麼辦?
原來膽囊具有非凡的“濃縮”功能,它辛苦地工作,可仍然不能把所有的膽汁都裝下!但肝臟也不難為這位“小兄弟”,在消化期間,為了使食物更好的消化,就直接把膽汁排放到十二指腸了。膽囊只是在“非消化期間”才儲藏膽汁。也就是說,肝臟和膽囊和諧相處,默契配合,共同完成消化食物的任務,堪稱“肝膽相照”。
有一句話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肝膽就是這種典範!膽汁中主要含兩種成分:一是膽鹽,一是膽色素。膽鹽是很苦的,從肝臟把膽汁交給膽囊起,膽囊就從不嫌苦,因為膽鹽有獨特的消化脂肪作用,誰也替代不了。
它能使脂肪“乳化”,變成小滴狀,有利於分解和吸收;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隨脂肪的分解產物一起吸收;又能促進膽固醇的溶解。如果膽鹽不足,隨膽汁排出的膽固醇就會形成結石。
膽鹽會刺激腸管的蠕動,當然,還有抑制病菌的作用。另外,膽囊的管腔很狹窄,其中被濃縮的膽汁又非常濃稠,對膽囊的刺激較大,但它沒有報怨。
有時某些細菌侵入膽囊,在裡面呆的時間也長。所以,膽囊容易發炎,那叫膽囊炎。然而,因為肝膽相連,細菌可能“上犯”到肝臟,引起肝臟組織損害。但肝臟同樣沒有怨言,只是表示一下“我病了”。轉氨酶有所增加,告知主人趕快治!
回覆列表
肝膽相照: 【解釋】:肝膽: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漢 典 Zdic.net -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趙令畸《侯鯖錄》:“同心相親,照心照膽壽千春。” 【示例】:弟與公子以~,互相知心,故敢以實言相告。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近義詞】:披肝瀝膽 【反義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於真誠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