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皮果子

    二戰中,當希特勒組織進攻蘇聯時,芬蘭派出了軍隊協助德國,這緣由就是1939年11月30日開始的蘇芬戰爭,也被稱為冬季戰爭。蘇聯的實力是遠強於芬蘭的,芬蘭是一個人口只有400萬的小國,一直謀求著中立,但是一戰後西方列強從芬蘭登陸入侵蘇俄的情景讓蘇聯人仍歷歷在目,無法忘懷。因此在1939年9月,蘇聯完成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實質性控制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芬蘭。

    的確,蘇聯人沒想到自己會吃虧,還是那麼大的虧。原因之一在於芬蘭人的敏銳嗅覺和早期準備,當蘇聯人在1939年10月要求芬蘭派代表團前往莫斯科協商時,芬蘭就開始往東部邊境陳兵,而且開始了全國總動員,動員了30萬人的預備役部隊。此外,芬蘭人在這場即將要到來的戰爭中是非常團結的,芬蘭是不能主動割讓自己的土地給予蘇聯人保護列寧格勒的安全的,在戰爭中芬蘭人民對於軍隊的主動支援力度是很大的。

    至於蘇聯人,他們高估了自己的實力,蘇聯的外交人員甚至宣稱三天搞定芬蘭,就如同散步一般。不過這也難怪他們自信,畢竟蘇聯在拓展西部防禦空間的路上還是相當順利的,芬蘭這麼個小國自然不在話下。在面對芬蘭東部的沼澤和山地的冬季環境下,蘇聯軍隊面對著對方佔有熟悉和利用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優勢情況下,雖然人多且具有裝甲優勢,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場戰爭持續了105天,最後芬蘭政府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和莫斯科簽訂了和平條約,割讓了蘇聯人想要的地盤。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德國不斷擴張,讓人惶恐不安。於是,“北極熊”便想在它的北面建立一道防禦陣地。構建這道陣地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波羅的海國家。

    波羅的海國家中,有三個小共和國,以前都屬於沙俄,沙俄滅亡後,他們獨立了出去。這三個小國家就是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

    他們弱小無力,在威逼下,他們簽訂所謂的相互防禦的條約,防禦是託詞,實際上,就是在這些國家內駐軍。三個小國自然無力抗拒,只得聽任大國的擺佈。

    除了三個小國之外,“北極熊”還想在芬蘭駐軍,要求有兩條:一是割讓卡累利阿南部地區;二是允許駐軍。

    但是,他們的無理要求被斷然拒絕,與此同時,芬蘭也感到了危險,於是把部隊調集到邊界上,以抵禦可能的突發的入侵。

    果不其然,1939年11月30日,蘇軍突然對赫爾辛基發動了襲擊。顯然,這是一場以弱對強的戰役,僅從軍事實力看,芬蘭是必敗無疑的。

    論兵力,兩國實力懸殊,為了這次戰役,“北極熊”動用了100萬大軍,芬軍卻只有30萬人,其中後備役軍人佔了百分之八十。

    然而,事實與理論分析截然相反,蘇芬之間的這場戰爭,著實令人大跌眼鏡。雖然兩國兵力懸殊很大,但芬軍戰鬥力卻絲毫不遜色於他們。

    按照最高統帥部的預想,一個月之內定可全面佔領這個國家。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芬軍擁有天時和地利的雙重優勢。

    此時,已是寒冬,氣溫低至零下50度,芬軍自然更適應當地的氣候,也更熟悉地形。他們就利用這兩大優勢,頑強與侵略者抗爭。

    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在北方只推進了一點,便遭到阻擊而無法繼續向前;南方的進攻更慘,他們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就被擊退了。

    戰鬥打了一個星期,芬軍不斷猛攻,將入侵者分割為一塊一塊,進行吞食,2萬餘入侵者不是被凍死就是被擊斃。最高統帥部只好暫停進攻,進行重新組合,準備再次入侵。

    這一次,任命鐵木辛哥為元帥,他曾歷經平定國內叛亂和反對外國武裝干涉的戰役,由普通士兵逐漸成長為著名的蘇聯元帥,被西方軍界視為“戰爭明星”,作戰經驗可謂豐富。

    同時,最高統帥部又向前線增派的50萬大軍,誓死要拿下芬蘭。他們的目標是突破曼納海姆防線,進攻非常猛烈,54個師每天進攻4到5次。

    然而,即便如此,芬軍依然抵抗住了入侵者的猛攻,蘇軍傷亡很慘重,卻沒有退卻的意思,統帥下達了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達到預定目標。

    一次又一次的猛攻,進行了整整一個月,芬軍的防線終於被撕開,先是撤退,然後被迫求和,終因寡不敵眾,不得不簽署了停戰書,答應了“北極熊”的一切要求。

    蘇芬戰爭,雖然“北極熊”達到了目的,但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入侵者付出了25萬餘人陣亡的代價。而芬軍死亡2.5萬餘人,比蘇軍少10倍。

    從這方面來說,蘇軍是失敗的。正是由於這次戰役,給德華人造成了一個錯覺,那就是蘇軍的實力不高。

    因此,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伏筆,這個伏筆導致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後來錯誤的判斷,認為蘇軍不堪一擊,於是加快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

  • 3 # 后羿不要

    蘇芬戰爭時的蘇聯應該說只能是一個紙老虎了。所以面對只有300萬人口的芬蘭時只能是用人海優勢去填補戰力不足。個人認為主要有這四點原因。

    第一,當時蘇聯的戰術理論仍然停留在一戰時期,過時的理論導致蘇芬戰爭時期蘇聯的吃癟。

    第二,20世紀30年代斯大林清洗了一批優秀的軍官,導致軍隊內無人可用,所以蘇芬戰爭時期會吃癟。

    第三,蘇聯軍隊所熟知的都是在開闊的空地上作戰,而芬蘭是積雪覆蓋的森林,蘇聯大多數的作戰車輛都無法離開道路。

    第四,蘇聯軍隊的指揮結構十分嚴格,作戰指揮官的命令都需要交給政治委員去決策,這就導致了蘇聯行動的緩慢。

    所以儘管蘇聯的部隊規模十分龐大,但是也被迫在分散的戰線上和芬蘭作戰。最終導致蘇聯付出了遠超芬蘭的傷亡才取得慘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復發症狀是怎樣的呢?修養時需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