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澳古說歷史
-
2 # 青言論史
明朝的太監之所以身居要職,和兩件大事有關——廢除丞相、靖難之役。
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實際上是向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負責制宣戰,他要把權力全部集中在皇帝的身上。但是皇帝也是人,活兒怎麼可能都讓皇帝一個人幹呢?因此就又誕生了內閣制度。內閣的成員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只不過比前朝的相權要小得多罷了。
內閣成員說到底,都是男兒身的大臣,和宦官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談到第二件事——靖難之役。
朱元璋雖然想限制大臣的權力,但是他更厭惡宦官,生前還曾親自手書“太監不得干政”。但是他的寶貝老四搶了他孫子的皇位,卻把老爺子這一套都必須作廢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得國不正,所以需要阻塞言路,所以需要監視別人;而最受皇帝放心的,就只有宦官了。因此,在重建錦衣衛的基礎上,朱棣又搞出了一個東廠出來,開啟宦官干政的先河。
宦官一旦開始和外朝政治有了聯絡,潘多拉的魔盒就打開了。儘管朱棣生前並沒有允許宦官實際參與到軍國大事上來,但是到了他孫子朱瞻基那裡,司禮監的太監就成了負責執筆和掌印的實際權利參與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的集權政治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內朝透過設立新的機構不斷干預外朝來集權,而新設機構又逐漸演變為外朝,這是一個死迴圈。直到明朝,宦官成為了最後一股干預外朝的內朝力量,走上了歷史舞臺。
首先這裡糾正一個錯誤,太監是官職(明朝只有十二監裡掌管事物的宦官才叫太監,太監官居四品),而不是稱呼,我們稱呼皇宮裡被閹割的男人應該叫“宦官”。所以這裡的問題應該問“為什麼明朝有那麼多的宦官身居要職?”
其實明朝的宦官權利遠遠沒有東漢和唐朝時期的宦官的權利大,東漢的宦官可以直接插手皇帝的人選問題,並且直接干預皇帝的決策,甚至到東漢末年,還有一個叫蹇碩的太監掌握兵權的,他當時作為西園軍元帥,領導袁紹、曹操等八校尉,當然東漢的宦官權利還沒有大到可以直接廢立皇帝,震懾百官的地步。中國整個歷史當中,宦官權利最大的時候是在唐晚期,在那個時候唐朝的宦官們可是真正掌握兵權的存在,從德宗朝開始,宦官就掌握了神策軍、天威軍等皇帝的禁衛機構,其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宦官擔任,可以說在當時京城的軍權一半是掌握在宦官的手裡,這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所沒有的時期,而且最重要的是,唐朝的宦官甚至已經到了可以隨意殺掉皇帝或者廢掉皇帝另立新君的地步,據史記記載,唐朝肅宗之後的十二個唐朝皇帝,只有兩個上臺、去世/退位均與宦官無關,其他八個皇帝都是宦官立的,一個被宦官逼迫退位,剩下一個則是宦官直接謀害的,如唐代宗是在宦官李輔國支援下登上帝位的、唐順宗在宦官俱文珍逼迫下退位、唐穆宗在宦官梁守謙等支援下登上帝位、唐敬宗被宦官劉克明等人殺死、唐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等人支援下登上帝位、唐宣宗在宦官馬元贄等人支援下登上帝位、唐懿宗在宦官王宗實等人支援下登上帝位,可以這麼說說唐朝的宦官權利,堪稱中國歷史之最。
再者我們講明朝,其實明朝並沒有很多的太監身居要職,明朝的宦官機構,權利最大的就是二個東廠和司禮監(當然如果真要算上還有一個西廠,不過西廠存在沒多久就被廢掉了,這裡就不加以說明了),其中東廠的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司禮監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其中提督太監為司禮監職位最高者,他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其實在初期司禮監的權利並不大,其職位最高的提督太監充其量也就是皇宮的宦官總管而已,但是到了明朝中晚期,由於皇帝怠政厭政以及幼衝等原因,皇帝經常讓司禮監代帝批紅(批紅的意思就是說皇帝用紅字對內閣大臣所提出的建議進行批示,簡單的來說就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在當時批紅權就是皇帝所行使的一種特殊的權力,是對決策的最終決策,是對處理事情的審批權,沒有這一道程式,任何事情的處理都將是不合法的,內閣的票擬必須經過皇帝的批紅才能形成效力,也就是說現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權利被下放到了司禮監的手中,也就是宦官的手中,可以說就從這個時候,司禮監的權利已經開始與內閣平等了,到後期,內閣的決定要想透過,就必須讓司禮監同意,如果司禮監不同意,則內閣的決定將無法實施。
還有就是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明朝權利最大的宦官機構就只有司禮監一個,因為東廠的最高領導者東廠提督,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的,也就是說東廠是聽命於司禮監的。總的來說,明朝宦官當中最大的就是司禮監中的提督太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其中提督太監掌控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秉筆太監負責內閣票擬的批紅、掌印太監負責在聖旨或者票擬上蓋上玉璽。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明朝的宦官擁有很大的權利,但是明朝的宦官從未掌握過軍權,也不像唐代後期得宦官一樣可以任意廢立皇帝,明朝的宦官集團終其一生都是受制於皇權,可以說明朝的宦官即使權利再大,皇帝想殺了他也隨時隨地都能殺了,比如明朝權利最大的九千歲“魏忠賢”,崇禎帝剛登基就可以輕易殺掉他,就足以說明明朝的宦官權利是絕大沒有大過皇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