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22日,由羅維執導、倪匡編劇,李小龍從美國返港後所拍攝的第二部功夫片《精武門》在港上映,結果再度引發強烈轟動!該片不僅以500多萬港幣票房重新整理了《唐山大兄》創下的香港本土最高票房紀錄,後來還在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引起極大反響,而對於導演羅維來說,《精武門》的成功,也成就了他導演生涯中的最光彩時刻。
彼時的成龍雖已在朱牧導演的《頂天立地》、魏海峰導演的《廣東小老虎》當中擔綱過男一號,但由於前者只有慘淡的10萬票房,而後者拍峻後又一直遲遲無法公映,令成龍自覺成名無望,一度想與電影圈和演員職業一刀兩斷。於是,心灰意冷的他飛回了澳洲父母身邊,跑到餐廳做起了調酒師。
同年,羅維為成龍打造了耗時4月,於臺灣取景拍攝的電影《新精武門》,並將其藝名由“陳元龍”改為日後蜚聲國際的“成龍”,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他希望藉助《精武門》的餘威,將成龍打造成能夠取代李小龍的人。
《新精武門》的故事並不複雜,講述了陳真犧牲之後,精武門的小師妹小麗(苗可秀)一行人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殺 ,因此遠赴臺灣,並在當地結識了成龍飾演的小偷阿龍,小麗和外公認為他心地善良、天資不俗,於是將其培養成陳真的接班人,後在日本人的激怒下,阿龍發奮學武,終將日本人擊敗,使得“精武精神”得以延續。
當時,羅維對這部《新精武門》信心十足、寄予厚望,影片不僅起用了苗可秀、韓英傑等《精武門》中的原班人馬,還請來陳星、鄭秀秀、蔣金等人聯袂助陣,試圖再創“精武門”之輝煌 !然而影片上映後,票房卻僅收45.6萬港幣,這一成績與票房突破500萬的《精武門》比起來,可謂是距之迢迢。
那這部號稱是《精武門》“正宗續集”的《新精武門》,為何會遭遇滑鐵盧呢?
其實,1972年的《精武門》雖署名“導演羅維”,但實際上李小龍卻享有更多的控制及發言權——1971年在拍《唐山大兄》時,李小龍與羅維的合作就已經很不愉快,李小龍在片場一向不服導演排程,常喜歡提出自己的意見,恰好羅維也是個脾氣火爆的性情中人,於是一來二去,兩人的矛盾也到了“火星撞地球”的地步,但李小龍憑藉自己強大的賣座號召力,還是從嘉禾高層手中爭取到了更大的權力。所以《精武門》的成功,歸根究底還是基於李小龍自身的演出魅力和功夫造詣,只可惜羅維沒有看清這一點,所以後來他的《新精武門》一易角,便勢必失敗(更何況成龍根本就不像李小龍)。
當時的羅維雖已是闖蕩電影圈多年的資深名導,但其思維守舊,只會跟風,更不懂得如何根據成龍的特點對他進行量身包裝,就拿這部《新精武門》來說,影片裡的場景、人物打鬥,包括最後的道場決戰、阿龍犧牲等等情節,都在複製《精武門》,在李小龍這座高山面前,觀眾又怎會買這部《新精武門》的賬呢?
因此,成龍後來在羅維公司所拍攝的《少林木人巷》、《風雨雙流星》、《蛇鶴八步》等十多部電影,都沒能令他引起太大關注,直到後來被慧眼識珠的吳思遠和袁和平“外借”拍諧趣功夫片《蛇形刁手》和《醉拳》,才真正讓成龍的潛能被髮揮出來並一舉走紅。
相信在成龍粉絲心中,羅維並不是一個討喜的人,當年雖然他對成龍做到了“知人”但卻並沒有做到“善用”,而1979年,他透過動用打手綁架轉投嘉禾的成龍為他拍《醒拳》,更是成為了羅維的“黑歷史”,直到幾個月後兩人鬧到對簿公堂,才正式解除了合作關係。
但不可否認的是羅維對成龍還是有很深的恩情,當年,正是他以《新精武門》挽救了成龍的演員職業生涯,給他提供了一個舞臺供更多伯樂發掘,而成龍的導演處女作《笑拳怪招》也是在羅維的支援之下才得以完成,只能說羅維的才識有限,才造成了很多愛將紛紛離他而去的局面。
1972年3月22日,由羅維執導、倪匡編劇,李小龍從美國返港後所拍攝的第二部功夫片《精武門》在港上映,結果再度引發強烈轟動!該片不僅以500多萬港幣票房重新整理了《唐山大兄》創下的香港本土最高票房紀錄,後來還在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引起極大反響,而對於導演羅維來說,《精武門》的成功,也成就了他導演生涯中的最光彩時刻。
彼時的成龍雖已在朱牧導演的《頂天立地》、魏海峰導演的《廣東小老虎》當中擔綱過男一號,但由於前者只有慘淡的10萬票房,而後者拍峻後又一直遲遲無法公映,令成龍自覺成名無望,一度想與電影圈和演員職業一刀兩斷。於是,心灰意冷的他飛回了澳洲父母身邊,跑到餐廳做起了調酒師。
同年,羅維為成龍打造了耗時4月,於臺灣取景拍攝的電影《新精武門》,並將其藝名由“陳元龍”改為日後蜚聲國際的“成龍”,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他希望藉助《精武門》的餘威,將成龍打造成能夠取代李小龍的人。
《新精武門》的故事並不複雜,講述了陳真犧牲之後,精武門的小師妹小麗(苗可秀)一行人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殺 ,因此遠赴臺灣,並在當地結識了成龍飾演的小偷阿龍,小麗和外公認為他心地善良、天資不俗,於是將其培養成陳真的接班人,後在日本人的激怒下,阿龍發奮學武,終將日本人擊敗,使得“精武精神”得以延續。
當時,羅維對這部《新精武門》信心十足、寄予厚望,影片不僅起用了苗可秀、韓英傑等《精武門》中的原班人馬,還請來陳星、鄭秀秀、蔣金等人聯袂助陣,試圖再創“精武門”之輝煌 !然而影片上映後,票房卻僅收45.6萬港幣,這一成績與票房突破500萬的《精武門》比起來,可謂是距之迢迢。
那這部號稱是《精武門》“正宗續集”的《新精武門》,為何會遭遇滑鐵盧呢?
其實,1972年的《精武門》雖署名“導演羅維”,但實際上李小龍卻享有更多的控制及發言權——1971年在拍《唐山大兄》時,李小龍與羅維的合作就已經很不愉快,李小龍在片場一向不服導演排程,常喜歡提出自己的意見,恰好羅維也是個脾氣火爆的性情中人,於是一來二去,兩人的矛盾也到了“火星撞地球”的地步,但李小龍憑藉自己強大的賣座號召力,還是從嘉禾高層手中爭取到了更大的權力。所以《精武門》的成功,歸根究底還是基於李小龍自身的演出魅力和功夫造詣,只可惜羅維沒有看清這一點,所以後來他的《新精武門》一易角,便勢必失敗(更何況成龍根本就不像李小龍)。
當時的羅維雖已是闖蕩電影圈多年的資深名導,但其思維守舊,只會跟風,更不懂得如何根據成龍的特點對他進行量身包裝,就拿這部《新精武門》來說,影片裡的場景、人物打鬥,包括最後的道場決戰、阿龍犧牲等等情節,都在複製《精武門》,在李小龍這座高山面前,觀眾又怎會買這部《新精武門》的賬呢?
因此,成龍後來在羅維公司所拍攝的《少林木人巷》、《風雨雙流星》、《蛇鶴八步》等十多部電影,都沒能令他引起太大關注,直到後來被慧眼識珠的吳思遠和袁和平“外借”拍諧趣功夫片《蛇形刁手》和《醉拳》,才真正讓成龍的潛能被髮揮出來並一舉走紅。
相信在成龍粉絲心中,羅維並不是一個討喜的人,當年雖然他對成龍做到了“知人”但卻並沒有做到“善用”,而1979年,他透過動用打手綁架轉投嘉禾的成龍為他拍《醒拳》,更是成為了羅維的“黑歷史”,直到幾個月後兩人鬧到對簿公堂,才正式解除了合作關係。
但不可否認的是羅維對成龍還是有很深的恩情,當年,正是他以《新精武門》挽救了成龍的演員職業生涯,給他提供了一個舞臺供更多伯樂發掘,而成龍的導演處女作《笑拳怪招》也是在羅維的支援之下才得以完成,只能說羅維的才識有限,才造成了很多愛將紛紛離他而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