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443

    儒家講個人修為為重 講不寶金玉 而忠信以為寶 委之以貨財 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 可親而不可劫也 不損貨於貧賤 不充抑於富貴 對財富的看法最明確觀點表達的看鹽鐵論

  • 2 # 靈機起名

    子曰,富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貧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用白話說就是。孔子說,富貴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不以正當的手段得到,我是不會要的。貧賤是所有人都討厭的。但是不以正當的手段脫離貧賤,我是不會脫離的。這就是孔子的說法,說的多好呀。用俗話說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如果取得財物富貴符合仁義的話。舜受堯之天下也是心安理得。

  • 3 # 金剛一樣的堡壘

    儒家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解】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麼“道”?合法之道。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當然,這裡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於那些“跟著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面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只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麼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人們希望獲得富貴,厭惡貧賤,這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人的一種慾望和共性,是無法遏制,也是無法迴避的。孔子在《里仁》篇第5章中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作“擺脫”解)之,不去也。”如何正確對待富貴、貧賤這個問題?必須走正道、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去處理好。如果富與貴的得來,不合乎正道,方法與手段不對頭,就堅決不接受;如果貧與賤的擺脫,不合乎正道,方法與手段是錯誤的,則堅決不去除。這一條可以說古今適用,富貴的獲得與貧賤的去除,不能採用非法手段,不然的話,輕則遭到非議,重則將會受到紀律甚至刑事處分,這難道還要多加說明嗎?

    從《論語》記孔子言論來看,孔子得到”富”不下十七次之多,且從多角度加以論及,除指言富為財產多而貴重外,還有指事物之豐美和作為動詞

    用使之富裕之意者。但讀富時未及財。按古之”富”與”財”在含義上有所不同。富指貨物豐厚充盈,財則言幣帛,其量之多寡不如富那樣明顯,幣帛少也是財。孔子雖然未把財與富並提,但所言之”富”實包含著財與富二者。

    孔子雖未把富與財並舉,卻常常把富與貴,富與禮,富與教,富與驕連講。如《論語學而》(以下略《論語》書名)中記他與弟子子貢對話: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後,認為這還不足夠,更上一檔次應該是”富而好禮”。又在《里仁》篇中對弟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quot;按”貴”與”賤”相對,指社會地位尊上者。在孔子心目中,富與之居於同等等級。而禮,在孔子思想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常與其理論核心仁連講,是孔子的政治和倫理思想最高範疇。在《論語》中提及計七十四處之多,包括禮意,禮儀,禮制,禮法。孔子把”禮”與”仁”結合起來,在《顏回》篇中講”克已復禮為仁”視仁與禮為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數傳致孟子(一般認為孔子之孫子思之門人),把”禮”解釋為”恭敬之心”和辭讓之心”(見《孟子》中《告子上》和《公孫丑上》),這就把《學而》篇中的”溫、良、恭、儉、讓”和《陽貨》篇中的”恭、寬、信、敏、惠”思想精髓概括進來了?quot;禮”成為儒家倫理規範而後與仁義智信同列為”五常”之一。”富而好禮”,就是雖然富起來了,社會地位與貴者一樣了,卻能做到不財大氣盛氣凌人,傲慢無理,頤指氣使,甚至窮奢極欲,作威作福等醜惡言行,一概沒有,相反,卻能做到謙遜敬讓。孔子在提到富與禮時,特別是值得重視的是講”好”,而不是如講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無”,相對的”有”,講富而好禮,不但要做到無驕、有禮,還應做到”好”的程度。一個”好”,境界差別大矣,品味高多了。在《憲向》篇中說”富而無驕易”,要做到這一步,也須有一定的言行修養,而要做到富而好禮則更難,須要有更高層次的品德修養。這?quot;好”值得深入體味。

    有一種觀點認為,孔子樂貧,財富觀念淡薄,甚至鄙視,財富,這一觀點大概是想表明孔子人生情趣清高。這實是對孔子的一種誤解。這一觀點可能來源於片面理解《學而》篇中有”貧而樂”,《憲問》篇中有”貧而無怨”和《述面》篇中有”寶貴於我如浮雲”等文。其實孔子說這些話都是在有一定前提條件下講的。說”貧而樂”不是說處在一貧如洗中還作樂,貧到吃不飽,衣不遮體,在凍餒相逼下,樂從何來?東漢鄭玄注”貧而樂”說”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為憂苦。”南朝梁經學家皇侃在《論語義疏》中認為”樂”字下佚或略”道”字。鄭、皇觀上是一致的。孔子的意思是,即使處在貧苦中還能樂道。?quot;貧而無怨”是指其弟子顏回家境貧寒,居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顏回卻不改其樂。讚揚顏回做到樂道安貧,即《衛靈公》篇中的”群子憂道不憂貧”。孔子說”富貴於我如浮雲”,也是從倫理道德原則出發,極度鄙夷用不正當手段,鼠竊狗偷取得的高位和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74年日本侵佔臺灣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