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25774860433

      1、 大米是個好東西,日常飲食做主角。最滋補的是粳米,養陰生津壽延年。最助消化是糙米,降膽固醇防中風。最補腎的是黑米,益氣強身抗衰老。最養胃的是小米,健脾和中助康復。營養豐富易吸收,祝你身強體健壯。

      2、 水果蔬菜,維C珍藏,堅果海鮮,鈣質內藏,多喝點湯,補充營養,多喝點水,精力旺盛,蛋白補充,免疫加強,一日三餐,加強營養,願你安好,身體棒棒。

      3、 冬天來了,天寒冷了,要大補了,人“成”狼了,喜吃羊了,(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等功效,因此羊肉歷來被華人當作冬季進補的重要食品)羊肉暖了,補虛寒了,除寒邪了,益氣血了,願你樂了,身體棒了,喜洋洋了!

      4、 飲食小規則:早餐要吃飽,多吃牛奶和雞蛋,午餐要吃好,多吃粗糧和蔬菜,晚餐要吃少,少吃大魚和大肉,願你一日三餐搭配好,三分飢寒七分飽,祝你吃出健康,吃出美麗,幸福快樂每一天。

      5、 冬季飲食重防寒,肉類熱量不能少;蔬菜老葉別丟棄,富含豐富無機鹽;肝臟蛋類補充鐵,增熱去冷身體棒。祝您健康!

      7、 豆腐伴蜂蜜,同食會耳聾,海帶與豬血,會致人便秘,土豆跟香蕉,小心長雀斑,蕃茄和綠豆,同吃傷元氣,黑魚加茄子,吃了肚子疼,這些要牢記,切勿同時吃,飲食很重要,願你能重視,健康伴你行。

  • 2 # 使用者6631718102184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北韓、南韓、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擴充套件資料:

    中華飲食文化飲食習俗特點:

    以熱食、熟食為主,也是華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和中國文明開化較早和烹調技術的發達有關。中國古人認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羶。”熱食、熟食可以“滅腥去臊除羶”(《呂氏春秋·本味》)。

    華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泛、烹調技術的精緻而聞名於世。史書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驚歎。

    在食具方面,華人的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禮記》中曾說:“飯黍無以箸。”可見至少在殷商時代,已經使用筷子進食。筷子一般以竹製成,一雙在手,運用自如,即簡單經濟,又很方便。

    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歎為觀止,贊為一種藝術創造。實際上,東方各國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國。華人的祖先發明筷子,確實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子蘭插葉繁殖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