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濱
-
2 # 黃曉紅果果
甘藍,又稱結球甘藍,、洋白菜、包菜,捲心菜、蓮花白等,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能形成葉球的一個變種,二年生的草本植物。
甘藍的適應性以及抗逆性都比較強,容易栽培,產量高,耐運輸,是春,夏,秋和初冬季節主要蔬菜品種之一。
那麼,我來分享夏播甘藍的技術要點。1.夏播甘藍宜選用抗(耐)病蟲性強、耐熱、定植後60天左右能上市的品種。可以選在4~5月份分期育苗,苗齡在30天左右。播種前,要用50度的熱水來燙種子,不斷的攪拌,消毒20分鐘,然後在溫度降到20攝氏度,浸種可用清水,浸種時間是4個小時,淘洗兩遍,在20攝氏度催芽,當有了50%露芽時,再把溫度降到10~15度。
2.播種前10天要先把苗床的土培好,用腐熟的馬糞或者是草碳4份,蔥蒜茬或者是逗茬土5份,腐熟的大糞或者是雞糞1份,充分攪拌均勻,然後過篩,在上面蓋上塑膠布備用。
在播種前將備好的苗床土耬平,澆透底水,水滲下去後進行播種,然後覆蓋0.5~1釐米的厚的細幹營養土,蓋上地膜,當出苗率達到75%以上的時候,揭去地膜,幼苗在出土前白天保持在20~25度,夜間在15度左右,2~3天就可以出苗了。
3.在苗期不要一次性澆水量過大,在苗的後期要注意防雨,看天,看地,看苗,靈活掌握澆水的時間。2~3片真葉展開時及時分苗。
整平耙細,開始栽苗,澆緩苗水後中耕蹲苗,也可以不分苗,分1~2次間大苗定植。移栽地要施足底肥,充分腐熟的廄肥或者是堆肥都可以的。
4.根據土壤的溼度來澆水,澆水一定要及時,堅持晴天早上澆水,熱雨之後做到“澇澆園”,以降低地溫,減少葉球的腐爛現象。大雨之後要立即排澇,嚴防田間積水。
夏甘藍的收穫銷售期在8~9月份,恰是“伏淡”缺菜的季節。管好這茬甘藍,可明顯提高菜農的經濟效益。
1、選擇苗床
選地勢高燥、離水源近的地方作苗床,挖長13~14米、寬1.2米、深20釐米的畦,之後將土挖出,填入營養土。這樣育出的苗能夠移栽1畝大田。
2、制營養土
選兩年沒種過甘藍的優質園土,摻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土肥比例為5∶5,每立方米營養土中摻入磷酸二銨500克,硫酸鉀250克,混合均勻後填入苗床,床土厚10釐米。於播種前澆足水,等水滲下後播種。
3、適期播種
選擇抗熱、耐澇、抗病的品種,於4月底至5月初播種。將種子按每平方米1.5~2克均勻撒入畦中,播後覆土1~1.5釐米,為防止土壤表皮乾裂和板結,應蓋好地膜,待有15%~20%出苗後立即撤膜。
4、管好幼苗
播種到移栽需30天,這段時間主要是做好間苗、定苗和水的管理,出苗後15天左右間苗,小苗間距10~12釐米。水的管理以見幹見溼為宜。可用噴霧器噴水,時間以下午為好。
5、整地施肥
夏甘藍生長中後期正值雨季,因此定植大田應選擇高燥、排灌水方便、土壤肥沃及前茬沒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每畝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5噸,磷酸二銨30千克、硫酸鉀10千克、全元複合肥2千克,施足底肥後整地,地要整平、整細、無坷垃。
6、作畦栽培
一般作高畦栽培,要求畦高15~20釐米,壟距50釐米,栽植密度為每畝3 500~4 000株。
7、壯苗移栽
選擇具有5~6片真葉、葉色深綠、根系發達、葉片緊湊、節間短的壯苗進行移栽,株距35~45釐米,挖穴並澆足水,水滲下後將苗根部埋好。
8、加強管理
應從緩苗後開始加強肥水管理。在追肥上,可採取將肥料溶解成母液隨澆水一塊追到地裡的方法。第1次為緩苗肥,於定植後2~3天每畝施速效氮肥10千克;第2次為蓮座肥,於定植後20天左右每畝追磷酸二銨20千克;第3次為結球肥,每畝追尿素25千克,以促進快速結球。同時要根據土壤溼度和天氣變化適時澆水,防止田間積水,堅持澆早、晚水,熱雨後澆降溫水,以降低地溫,防止葉球腐爛,有利根系生長。
9、病蟲害防治
因夏甘藍生長在夏季,病害、蟲害發生較為普遍,為促進甘藍的正常生長,應根據不同的發生情況及時加以防治。
(1)病害。嚴防病毒病和黑腐病的發生。病毒病可噴施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噴施1.5%植病靈1 000倍液結合噴施滅菌成防治;黑腐病可用滅菌成8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或冠菌清800~1 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2)蟲害。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蟲、小地老虎等。小菜蛾等害蟲可用毒蠍子2 000倍液或5%抑在保乳油1 500倍液或2.5%敵殺死劑
3 000倍液噴霧防治;小地老虎可用毒餌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