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大師兄2022

    甘棠湖位於九江市城區,是一座天然湖泊。甘棠湖,古名稱為“景陽湖”,面積約80萬平方米,平均水深1.4米,由廬山泉水匯聚而成,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前後,李渤出任江洲刺史時,為防止汛期時長江水倒灌,危及九江城,便在湖中築60米的長堤,設閘門以控水位。

    九江古城,秀在兩湖。這片清碧的湖水就是甘棠湖。堤那邊的那片湖水稱為南門湖(南湖)。如果把九江城比作美麗的少女,兩湖就是少女明媚的雙眼。我們現走的這條路,實際是條湖堤,長1公里,好似青蛇臥波,將湖面一分為二。堤中段有一拱橋相連,使得湖水相通。大堤之上樹蔭如蓋,常有青年男女依伴而行,被人戲稱為"情人路"而此湖、此堤、此橋真正的名字,卻是大有來由。我們今天能在此散步,是和一位地方官分不開的,他就是李渤。李渤,字澹之,洛陽人,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後為權臣所顧忌,長慶元年(821年)也就是白居易離開九江的第四年,他被調任江州刺史(江西省九江市古時稱江州)。李渤對九江很有感情,年輕的時候在廬山山南讀過書,就在現白鹿洞書院。故地重遊到江州,正值大旱,莊田顆粒無收,朝廷還要按豐年徵收賦稅,他體察下情,為民請命,使朝廷免下了江州賦稅。

    當時江州城(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出城南門,就是南門湖,要到對岸必須繞一大圈。李渤為了百姓行走方便,就組織民眾在南門湖中修築堤壩。堤長七百步(約二華里)溝通南北變通途,堤上還建橋安閘,控制和調節水位,兼有灌溉農田之利。因為周代的召公愛民如子,他常在甘棠樹下現場辦公,解民疾苦,後人就常用"甘棠"二字讚頌有功德賢能的官員。江州人為感謝李渤比之"召公",頌其"甘棠"。將新建的堤命名為李公堤,外湖為甘棠湖,橋名思賢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反駁“我爸媽養了我20幾年,不是嫁過來給你們家幹活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