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蒙齊全
-
2 # 上海耳鼻喉科王大夫
大家好,我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的王大夫,從事鼻炎康復預防工作三十多年的診斷經驗。
鼻炎只到夏天才犯,下雨天或空調下就更嚴重,應該吃什麼藥?
從你說的症狀來分析的話,考慮還是過敏性鼻炎的可能性比較大,主要是對溫差過敏有關。建議中醫治療。中醫認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知香矣。”可見,肺主氣,若其功能正常,則鼻竅通利,氣體出入無阻,若肺臟氣機失調,則致鼻竅鼻塞,不知香臭。
鼻炎患者若是長期鼻塞下去會導致腦部缺氧,一方面對大腦發育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極可能造成機體短暫功能障礙也就是我們說的休克和其他身體器官疾病!
所以治鼻先治肺就是這個道理,“鼻,不通則塞,不足則涕!長期以往,傷脾損肺,鼻淵則身,巡往而生!”
元參祛炎法:是一則古方,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有這樣的記載“元參祛炎法,上達頭腦,而治定痛目病,通鼻氣而落癟肉;內達肺經而治鼽蛤,痰嚦,散臃腫;其除裔之功,尤顯神妙。”
其絕妙之處在於快速通鼻竅,調肺氣!而且其用法用量中醫所推崇的辯證施藥法溫和,隨證加減藥材,這裡簡介其藥方;
材料:元參、龍膽、白芷、鵝不食草、佛手、蒼耳子、甘草、薄荷、白芷等多種草本植物藥材,將以上的藥材合為一副,加香油、蜂蜜適量,熬製粘稠狀,每日3次,每次用棉籤塗抹鼻側。(具體用量適個人症狀而定,感興趣問我哈)!
隨證加減:若熱重,涕多黃稠明顯者,加魚腥草忍冬藤;若兼外感者,加防風;桂枝或二花;連翹,頭痛甚至加荊芥子、細辛,大便幹者,加杏仁、生首烏、枳殼;納差便塘者,去炒牛蒡子,加蒼朮,焦三仙;
-
3 # 山水三天
我曾經的鼻炎是粘膜感染,我用有效殺菌加益生菌覆蓋的方法處理了鼻腔中的大部分感染。方法是仿生療法。感染是致病菌與益生菌競爭的狀態。鼻腔是益生菌主控的環境。鼻腔的益生菌來自出生過程。破羊水後,羊水與尿液相通,尿液中的益生菌透過羊水對胎兒全覆蓋。我說一下最後如何處理下鼻道深處的感染,用無碘淡鹽水加適量新鮮尿液配製的益生菌水,將高度白酒吸入下鼻道殺菌數分鐘後,將益生菌水吸入下鼻道反覆沖洗並將益生菌水棉球堵塞鼻腔半小時,之後取出棉球,鼻腔自動關閉數小時後慢慢開通,就這樣鼻腔恢復正常了!
-
4 # 耳鼻喉老李
你好,我是南昌博大耳鼻咽喉醫院副主任老莫,有20餘年豐富的耳鼻喉臨床經驗,讓我來給你支支招!
有很多人都說,為什麼鼻炎夏天犯的機率更高,一到下雨或吹吹空調就更嚴重,這到底是啥情況。
對於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夏天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季節。開空調吧,鼻子又難受,不開吧,熱的汗直往下流。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如今,鼻炎患者的數量在逐年增長,其中就包括過敏性鼻炎外,老年人慢性鼻炎、鼻竇炎以及鼻息肉等。很多人不知道,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塞,會加重更多的慢性疾病,甚至影響心腦血管。是藥三分毒,大家除了常規的去醫院檢查外,可以參考下以下老莫給大家提供的食譜。
金針菇
經常食用金針菇,有利於排除重金屬離子和代謝產生的毒素和廢物,對避免過敏性鼻炎有利。
吃法:金針菇番茄雞蛋
材料
金針菇150克,番茄1個,雞蛋3個,木耳少許,油、鹽、雞精適量。
做法
1、金針菇焯水,番茄洗淨切塊,雞蛋打散,木耳泡發。
2、起鍋熱油炒雞蛋呈金黃色盛出。
3、再起鍋熱油炒金針菇、番茄和木耳,加少許水燜煮2分鐘。
4、放鹽和雞精調味,加雞蛋炒勻即可。
大棗
有研究發現,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環磷酸腺苷,可以阻止過敏炎,過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多吃哦。
吃法:豬肚蒸大棗
做法
1、枸杞用溫水泡發。乾紅棗洗淨,用溫水浸泡10分鐘,撈出瀝去水分,放入小碗中。香蔥切碎。
2、將去除異味洗淨的豬肚切成約1cm寬的條狀,一條條並列碼放在碗中,放入薑絲、油、鹽和泡發的枸杞。豬肚切得不宜過寬,這樣擺放時更美觀。
3、將盛有豬肚的碗和盛有大棗的碗一起放入高壓鍋內大火隔水蒸至上汽後,改中火再蒸30分鐘。
4、待高壓鍋減壓後,開啟鍋蓋,取出裝豬肚的碗,將豬肚碗內的汁沿碗邊倒在另一隻碗中。
5、另外再取一隻小於盛豬肚的碗,將小碗碗口朝下扣於盛豬肚的碗上,將兩隻碗迅速翻轉過來,使大碗在上小碗在下,豬肚就完整地扣在另一個碗中。
6、將蒸豬肚瀝出的湯汁淋在豬肚上面,把蒸好的大棗沿豬肚外圍碼一圈,撒上香蔥碎。就可端上餐桌了。
胡蘿蔔
日本專家指出,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吃法:腰果木子山芽百合胡蘿蔔
材料
木子山芽百合,胡蘿蔔,青瓜,腰果,食用鹽,雞粉,食用油
做法
1、冷油炸腰果,至腰果變色酥脆。
2、先炒胡蘿蔔斷生,再下百合同炒,直至百合變成透明色,加鹽,噴點水,再下黃瓜片翻炒幾秒。
3、最後下炸好的腰果翻炒和勻,加點味精即可。
回覆列表
從這個描述來看,夏季,或者下雨天,這兩個條件之一。夏季,熱,下雨天,外涼熱不散。都與熱攻肺臟或者熱在胃有關係,建議優先用刮痧手法。
針對胃:刮胃俞、中脘穴、天樞穴;
針對肺:刮肺俞、雲門穴、尺澤穴、列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