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九十十

    推薦你幾本繪本吧!

    爺爺變成了幽靈(爺爺去世)

    祝你生日快樂(同伴得病去世)

    活了100萬次的貓(用貓的故事來思考生與死)

  • 2 # 融和小屋正面管教龍哥

    關於死亡的話題,繪本的確是非常好的可以與孩子談的媒介,相關主題的繪本有很多:

    01 講述親人去世的繪本

    《再見了,艾瑪奶奶》、《爺爺變成了幽靈》、《爺爺的天使》、《爸爸的圍巾》……

    02 講述他人去世的繪本

    《祝你生日快樂》、《小魯的池塘》……

    03 講述其他生命死亡的繪本

    《獾的禮物》、《一片葉子落下來》……

    記得我第一次跟女兒談到死亡這個話題的時候,是在陪女兒閱讀《爺爺變成了幽靈》,這是她第一次談論到死亡這個主題,我明顯能感受到她有些不安,我輕輕地把她擁在懷裡,慢慢地陪著她一起經歷了“爺爺”的生命歷程。漸漸地,我看到女兒變得平靜下來,從她的眼神裡我讀出了對生命的理解。

    每個孩子都一個獨特的生命,而當他們能理解生命的意義後,他們也就學會了尊重生命,這不正是我們需要教給他們的嗎?

  • 3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2017年上映了一部動畫片:《尋夢環遊記》。

    我看的那一場,看到最後,整個電影院裡所有人一起哭。後來還看到一篇影評的標題,深得我心:《對死亡,它開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止痛藥》。

    如果孩子問起關於死亡的話題,如何回答呢?

    首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問

    一般來說,孩子是不會無緣無故問關於死亡的問題的,最好辨別的情況是:家中有親人或寵物死去,孩子發現曾經熟悉的人離開了,自然開始對死亡有想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在3歲以下,解釋不必過多,告訴他以後都不會再看到那位親人或小動物在身邊,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說明更詳細的情況。

    而3歲以上的孩子,則要明確地告訴他人死是不能復生的,我們可以鄭重地向死去的親人或小動物告別,還可以向孩子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死去。

    另外一些讓孩子感覺到死亡的情況,是因為孩子看的電影、書籍中,有關於死亡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孩子對死亡的看法不夠全面,懵懵懂懂的知道有死亡這回事,但沒有切身的體會。這時候不妨向他詳細地說明人從生到死的自然過程,每個年齡段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變化,而如果遇到疾病、意外,人可能會死去,到老年時,每個人都會自然的死亡。

    不要騙他,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告訴他真相

    死亡只是自然中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我們需要解決的是「死亡」所帶來的恐懼心理,而非「死亡」本身。

    所以,對「死亡」產生恐懼,大抵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未知的恐懼,二是對分離的抗拒。對孩子來說,更加擔心後者。

    如果孩子因為有熟悉的人離去,而害怕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或父母身上,我們需要向他講明白:親人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所以突然離開了,而這樣的事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在他身上。

    在電影《Sunny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中,就有這樣的一件事。一家人出門旅行,外公在旅館中突然去世了,小女孩大概只有六七歲,她的媽媽在醫院裡抱住她,對她說,“外公去世了,我們以後都不會再見到他,但你知道嗎,他很愛你。” 這樣的解釋,也能很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

    必須幫助孩子明白的事

    如果一個親友/動物去世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要讓孩子明白以下幾點:

    ● 他很安全,不用擔心自己會死。

    ● 如果你遇到什麼不測,他不會被遺棄,其他家人和親戚會照顧他。

    ● 人死後不會受苦。

    ● 去世的親人不會被忘記。你可以說:“你再也見不到奶奶了,但你可以常常想起她。”

    什麼都不說,並不能減少孩子的恐懼,反而只會讓他胡思亂想。

    各年齡段孩子對死亡的認識3歲以下:沒有明確的概念,以為會動的就是生,不動的就是死。3歲~5歲:並不能客觀認知到“死亡”,對他們而言,死亡是可以逆轉的,暫時的,只是一種離開。5歲-9歲:雖然開始接受死亡觀念,但認為死亡是被動發生的,有客觀原因的,如被車撞、被人打、生病等等。9歲以上:才能認識到死亡普遍,且無可避免。不僅親友會死亡,自己也終將離去。

    注:以上是匈牙利的心理學家瑪麗亞·耐基(Nagy)在1948 年研究了 378 名 3 歲-12 歲兒童對死亡的認知後,得出結論。

    當然,即便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是成年人了,照樣會表露對死亡的悲觀。這又怎麼樣?誰不恐懼呢?任何人對死這件事,都是未知的。好在有《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任何痛苦都有它的意義,愉快和眼淚,那都是記憶,而記憶就是生命。死亡不是真正的別離,在愛和懷念面前,死亡和別離,都不值得恐懼。

  • 4 # 時尚育兒圈子

    “與孩子談死亡,他感到害怕或傷心怎麼辦?”

    死亡是一個沉重的事件,因為它帶給我們太多的恐懼、憂傷、不捨。家長不和孩子談死亡,多少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護之情。可是這些在家長眼裡的“壞情緒”——比如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孩子需要學會面對的。死亡其實是教給孩子如何自由地表達害怕、悲傷這些負性情緒的機會。在他以後的生活中,無論面對什麼情況,他都可以用學到的這些經驗更好地調節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另一個擔心是,他人(特別是親朋好友)在經歷死亡時的種種情緒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當家長自己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總是希望不要把自己的悲傷傳染給年幼的孩子。研究表明,孩子在大約1歲左右就具有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到了2歲以後,寶寶開始發展出一種同情心,他能夠與他人的情緒產生共鳴並作出恰當的反應,這種能力被稱作“移情”。具有良好的“移情”能力的孩子比較富有同情心,也更能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所以,當面對死亡時要學會處理情緒,成為更富有同情心的小小心理學家。

    什麼時候和孩子聊?

    “什麼時候”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什麼情境下聊比較合適;二是指孩子多大的時候聊比較合適。家長很少會主動和孩子聊死亡的話題,因為這多少有點自找麻煩。但孩子是如此好奇,常常會主動提起,若無準備,就讓我們措手不及。當孩子自己提起死亡的時候,表明他正在關心和思考這個問題,這恰恰是和他討論這個話題的最好時機。另外,我們如果想有意識地與孩子聊聊這個話題,在生活中也是不乏這樣的機會的。比如,孩子心愛的小動物死去,或者是家中親人的離世,又或是電視新聞中出現的自然災害,甚至是身邊花草樹木的凋謝……這一切都可以是我們和孩子探討死亡的時機。對於多大的孩子比較適合聊這個話題,其實並沒有確定的答案。家長需要根據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和好奇程度來採用適合你家孩子的方式。一般而言,孩子到3歲以後才開始有死亡意識。所以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可以簡單地說“不見了”;而3~6歲則可以讓孩子理解“不見了,再也回不來了”,讓孩子開始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小學之後可以讓孩子理解具體的死亡概念,讓他對死亡有全面的認識,從而理解生命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毀滅之刃實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