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靈精怪的熊

    蒙古是第一個佔領中國的外族,之前沒有這種先例,傳統文化是否被外族泯滅是沒有預見的,趙孟頫作為宋室皇親和文化大擎,雖然無力阻擋蒙古大軍,但號召維護漢文化還是能做到的,這也算他能盡之力。

    範笑歌早期對趙孟頫的評價與後來有些不同,早期僅限於從美術角度評價,也就是趙孟頫復古就是單純的藝術復古,後來才從歷史的角度評價。範認為正是趙孟頫提出的復古思維,才讓世人不會輕易忘卻祖宗文化,從而使漢文化與藝術不至於出現斷層。

    從趙孟頫的作品來看,也依然有宋代院體畫之前的古樸風貌,比如展子虔,李思訓的感覺,對於宋代院體畫崇尚的花鳥畫,趙孟頫是不願接受的,因為亡國之人不受花鳥。

    今人對趙孟頫當時的心境有很多猜度,各種說法也有很多。範笑歌老師對趙孟頫的藝術還是研究較多的,個人覺得主要是因為範老師在十歲前就受趙孟頫藝術薰陶的結果。

    範笑歌作品其實也有很多復古的內容

  • 2 # 秦巴藝苑

    範笑歌認為趙孟頫提倡復古是為了在蒙古統治下保護傳統漢文化這個提法我認為不完全對,趙孟頫提出復古思想作為當時的中國文化領軍人物,這應該是很自然的事情,上升到保護傳統漢文化這個高度有點偏頗了。

    首先我們從簡單的歷史知識中找尋答案。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元朝經濟大致上以農業為主,蒙古可汗進入中原之初,慘酷的屠殺和劫掠,給北方地區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毀壞。蒙古人原來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蒙金戰爭時期,曾打算盡殺漢人,把耕地都變為牧場,大臣耶律楚材建議不如保留漢人的農業生產,以提供財政上的收入來源。這個建議受到鐵木真的採納。窩闊臺之後,為了鞏固對漢地統治,實行了一些鼓勵生產、安撫流亡的措施,農業生產逐漸恢復。

    由於蒙古對商品交換依賴較大,同時受儒家輕商思想較少,故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經濟十分繁榮,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國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為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商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的交流,各個民族文化的融合,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採用相對寬鬆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準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歐洲著名歷險家馬可.波羅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員。因此元朝還是包容了漢文化的發展。

    另外元朝疆域遼闊,元朝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統治穩固,也採取了吸納漢人進入統治階層,並沒有採取滅絕漢文化的政策,滅金國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成吉思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忽必烈即位之後,實行一些鼓勵生產、安撫流亡的措施。在建立江山過程中採取了燒殺搶掠的政策,在守城時還是採取了修養生息的政策,也使得漢文化在元朝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物件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當時散曲四大名家有關漢卿、馬致遠、張可久與喬吉

    近代有研究指出,元代有相當多的漢族人在各級官府擔任高階職務,其中不少是正職。在《元史》、《新元史》、和《蒙兀兒史記》所作傳的864名三品以上的官員中,漢人佔了409位,即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七。

    我們在看看趙孟頫的履歷: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

    透過趙孟頫的履歷發現,趙孟頫是極受忽必烈禮遇的,這也說明後代史書對元朝的漢人統治政策描述是不太符合史實的,漢文化在元朝並沒有被摧殘,實際上還得到了發展,並不需要透過復古而去保護傳統漢文化。這是雙方都需要的。

    其次我們從傳統漢文化發展來找答案

    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只要這個民族還在,它就不會斷,這不是元朝統治者想斷就斷的,實際上中華文明中的漢文化傳統隨著歷朝歷代的不斷民族融合是不斷髮揚光大的,這在元朝也是不例外的。這和我們現在也有相似之處,我們現在漢文化傳統不也是在古人的文化傳統上積累起來的嗎?因此當時作為漢文化國學大師的趙孟頫提出復古思想在正常不過了,向傳統學習和汲取營養,這正是我們傳統漢文化學習的路徑,因為那是傳統漢文化的根。如同我們練習書法要臨古人的貼一樣,如果蒙古統治者要斬斷傳統漢文化首先要斬斷漢人的文字,就如同現在的南韓和越南等國為了與中國文化切割,生生的把用了上千年的漢字改了,但是當時的蒙古統治者並沒這麼做。因此趙孟頫提出復古思想我認為僅僅是學術上的提法,沒必要上升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因此範笑歌認為趙孟頫提倡復古是為了在蒙古統治下保護傳統漢文化這個提法是不準確。

  • 3 # 老陳聊書法

    從書法角度看,似乎這種說法不成立。

    元朝是個比較純脆的草原文化政權,不像遼、金、滿清是一定程度漢化了的。他連農業文明的土地稅收都不在意,文化藝術上必然也不太會強迫,甚至都不懂。元朝皇帝大多不會漢話,你要他操心文化事業建設?

    趙孟頫的復古是傳統觀念使然,敬天法祖,崇尚原生態。

  • 4 # 三樂齋

    從書畫藝術角度去分析,趙孟頫是元代傑出的書畫家,趙孟頫復古首先是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揚,雖然也存在保護的層面,但更主要還是為後人學習中華傳統藝術,樹立一個傑出的楷模形象。讓後人更深的解讀只有植根傳統,學習經典,從而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形成真正歷久彌新的藝術,對後世才能具較高的藝術審美與價值上的深遠影響。

  • 5 # 浪淘沙k

    贊同範笑歌這種觀點,有一句名言:元之後無漢學,清之後無漢族。有人說消滅一個民族,那麼消滅他們的文字就可以了。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元朝統治者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元朝推行蒙文,強制漢人學習蒙文,蒙文成為中華大地上的正式標準文字。蒙古統治中國時期官方語言是蒙語,官方文字,初期是蒙古畏兀字,後期是八思巴蒙古字。

    作為元朝留用的漢官趙孟頫在保護漢文字及漢文化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無法估量的積極作用,趙孟頫在元朝漢官中做到一品,他所作的《六體千字文》,涵概了古文、小篆、隸書、章草、楷書、草書六種書法形式,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部同時將古文、章草納入的書法作品,代表了元代知識分子對漢文化儲存的努力也在這部作品裡得到充分彰顯。另外,趙孟頫在繪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對元代後來中國畫創作和後起之秀的引領和倡導同樣起到積極深遠的影響,使國畫的發展不至於斷檔,能夠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散瞳之後大晴天沒有戴太陽鏡可以出去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