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各大中國產汽車品牌集團公佈了2017年財報。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選取一汽集團、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以及東風汽車七大集團,根據各集團財務資料及業務佈局,解讀以下幾大看點。
為便於比較,部分圖表中一汽集團分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與一汽富維;由於一汽富維以汽車配件業務為主,後部分對一汽集團的資料整理和分析以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為主。
看點一:上汽集團賣最多,廣汽集團最能賺
2017年全年,上汽集團以8706億元的營業收入遙遙領先;長城汽車以1012億元、吉利汽車以928億元的營收位居其後。雖然廣汽集團營收規模以及淨利潤規模相對上汽較低,但廣汽集團的淨利率高達15.1%,為上汽集團的3倍之多。
圖表1:2017年七大汽車品牌營業收入、淨利潤與淨利率情況比較(單位:億元,%)
看點二:上汽集團錢最多,長城汽車開支最多
截至2017年底,上汽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高達243億元,在六大集團中最多;廣汽集團年末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15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5%,增幅最大;而一汽集團現金流淨額由上年的淨流出變為2017年淨流入10億元。由於長城汽車在2017年成本大幅增長,其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超過10億元。
圖表2:2017年七大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與各自同比增幅(單位:億元,%)
注:長安汽車年報暫未釋出
看點三:各集團市值出現分化,七大集團市佔率超60%
自七大集團公佈2017年業績之後,截至2018年4月中旬,各集團市值情況如下圖所示。其中,上汽集團以3754億元市值位列行業之首;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也進入千億市值的梯隊;而長安汽車、一汽集團以及東風汽車則相對處於低位,行業中估值情況略顯分化。
圖表3:截至2018年4月七大汽車品牌估值對比(單位:億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在國內市場銷量最多;而七大集團全年銷量佔據國內汽車市場的64%。
圖表4:2017年七大品牌汽車銷售量及累計市場佔有率(單位:萬輛,%)
看點四:創新升級——上汽集團投最多,長安、廣汽強度大
2017年,上汽集團研發支出高達110.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1.3%;廣汽集團2017年研發投入約3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2%;根據往年資料,前瞻測算長安汽車2017年的研發投入應在30億元以上,約佔營業收入的5%。相比之下,雖然上汽集團投入最多,但從佔比來看,上汽集團研發投入強度不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等。
圖表5:2017年七大集團汽車研發投入金額及所佔營業收入比重(單位;億元,%)
看點五:七大集團各領風騷,廣汽、上汽、吉利佈局金融服務
截至2017年底,七大集團優勢品牌車型大多集中在轎車與SUV等車型。不同的是,東風汽車在商用車尤其是輕卡領域獨樹一幟。各集團戰略佈局如下表所示。
圖表6:截至2017底七大集團優勢品牌車型及戰略佈局
廣汽集團與上汽集團已進軍金融業務。其中,上汽集團在汽車金融方面2017年的貸款規模突破2000億元,融資租賃業務已進入全國34座城市,“神速貸”線上自助金融業務發展迅速,有力促進了整車銷售。
圖表7:六大品牌產品業務結構(單位:%)
2017年,吉利汽車透過收購丹麥寶盛銀行也開啟了金融業務佈局。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吉利汽車大舉併購沃爾沃、戴姆勒等國外大品牌,以拓展其業務規模;截至目前,吉利汽車的併購動作仍是國內汽車品牌擴張的最強音。
圖表8:2017年以來吉利汽車收購大事表
看點六: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成長最亮眼,各大中國產品牌“走出去”成果顯著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技術的雙驅動下不斷推進,各集團的新能源業務也取得較明朗的進展。其中,上汽集團在燃料電池、純電動、混動車型方面均有所收穫;長安汽車新能源系列銷量也突破6萬輛。但是,一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佈局較早,但2017年並無明顯成效。
圖表9:2017年七大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領域進展
隨著“一帶一路”的影響擴大,各中國產品牌紛紛佈局海外市場。其中,一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汽車等均在中東、非洲、俄羅斯發展生產基地或銷售分支;廣汽集團則大舉推進美國研發專案佈局。
圖表10:截至2017年七大集團海外業務佈局
不會,汽車要用燃油,而且佔地面積太大,基本達到飽和了,未來
以後買車不是為了代步了,沒什麼意思 。
不久前,各大中國產汽車品牌集團公佈了2017年財報。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選取一汽集團、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以及東風汽車七大集團,根據各集團財務資料及業務佈局,解讀以下幾大看點。
為便於比較,部分圖表中一汽集團分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與一汽富維;由於一汽富維以汽車配件業務為主,後部分對一汽集團的資料整理和分析以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為主。
看點一:上汽集團賣最多,廣汽集團最能賺
2017年全年,上汽集團以8706億元的營業收入遙遙領先;長城汽車以1012億元、吉利汽車以928億元的營收位居其後。雖然廣汽集團營收規模以及淨利潤規模相對上汽較低,但廣汽集團的淨利率高達15.1%,為上汽集團的3倍之多。
圖表1:2017年七大汽車品牌營業收入、淨利潤與淨利率情況比較(單位:億元,%)
看點二:上汽集團錢最多,長城汽車開支最多
截至2017年底,上汽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高達243億元,在六大集團中最多;廣汽集團年末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15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5%,增幅最大;而一汽集團現金流淨額由上年的淨流出變為2017年淨流入10億元。由於長城汽車在2017年成本大幅增長,其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超過10億元。
圖表2:2017年七大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與各自同比增幅(單位:億元,%)
注:長安汽車年報暫未釋出
看點三:各集團市值出現分化,七大集團市佔率超60%
自七大集團公佈2017年業績之後,截至2018年4月中旬,各集團市值情況如下圖所示。其中,上汽集團以3754億元市值位列行業之首;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也進入千億市值的梯隊;而長安汽車、一汽集團以及東風汽車則相對處於低位,行業中估值情況略顯分化。
圖表3:截至2018年4月七大汽車品牌估值對比(單位:億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在國內市場銷量最多;而七大集團全年銷量佔據國內汽車市場的64%。
圖表4:2017年七大品牌汽車銷售量及累計市場佔有率(單位:萬輛,%)
看點四:創新升級——上汽集團投最多,長安、廣汽強度大
2017年,上汽集團研發支出高達110.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1.3%;廣汽集團2017年研發投入約3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2%;根據往年資料,前瞻測算長安汽車2017年的研發投入應在30億元以上,約佔營業收入的5%。相比之下,雖然上汽集團投入最多,但從佔比來看,上汽集團研發投入強度不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等。
圖表5:2017年七大集團汽車研發投入金額及所佔營業收入比重(單位;億元,%)
看點五:七大集團各領風騷,廣汽、上汽、吉利佈局金融服務
截至2017年底,七大集團優勢品牌車型大多集中在轎車與SUV等車型。不同的是,東風汽車在商用車尤其是輕卡領域獨樹一幟。各集團戰略佈局如下表所示。
圖表6:截至2017底七大集團優勢品牌車型及戰略佈局
廣汽集團與上汽集團已進軍金融業務。其中,上汽集團在汽車金融方面2017年的貸款規模突破2000億元,融資租賃業務已進入全國34座城市,“神速貸”線上自助金融業務發展迅速,有力促進了整車銷售。
圖表7:六大品牌產品業務結構(單位:%)
2017年,吉利汽車透過收購丹麥寶盛銀行也開啟了金融業務佈局。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吉利汽車大舉併購沃爾沃、戴姆勒等國外大品牌,以拓展其業務規模;截至目前,吉利汽車的併購動作仍是國內汽車品牌擴張的最強音。
圖表8:2017年以來吉利汽車收購大事表
看點六: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成長最亮眼,各大中國產品牌“走出去”成果顯著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技術的雙驅動下不斷推進,各集團的新能源業務也取得較明朗的進展。其中,上汽集團在燃料電池、純電動、混動車型方面均有所收穫;長安汽車新能源系列銷量也突破6萬輛。但是,一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佈局較早,但2017年並無明顯成效。
圖表9:2017年七大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領域進展
隨著“一帶一路”的影響擴大,各中國產品牌紛紛佈局海外市場。其中,一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汽車等均在中東、非洲、俄羅斯發展生產基地或銷售分支;廣汽集團則大舉推進美國研發專案佈局。
圖表10:截至2017年七大集團海外業務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