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燕青
-
2 # 早餐么么
說正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些廣告語:
oppo手機: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
炫邁口香糖:根本停不下來。
唯品會的:全是傲嬌的品牌,只賣呆萌的價格。
王老吉/加多寶: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加多寶。
東鵬特飲:累了困了就喝東鵬特飲。
高鈣片:高鈣片,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
南孚電池:南孚電池,一節更比一節強。
……
這些廣告詞是不是都很誇張?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到正題:瓜子今年成功擊敗了優信成為二手車市場的霸主。從營銷推廣方案看,瓜子二手車相當簡單直接,起最簡單好記的名字,用最火熱合適的明星代言,喊出最簡單有效的口號,事實證明越簡單的方法有時候越實用。
再來看瓜子網的廣告語“瓜子二手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這個始終宣傳沒有中間商的網站,是真的沒有中間商嗎?其實不然!
並且恰恰相反,事實是,瓜子網自己就是所謂的中間商,不過經過網路世界就改名換姓叫做“平臺商”, 把收取的費用改為“佣金”。於是這個廣告語喊出了:不掙差價,收平臺費。
而瓜子網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目的其實是把中間商排除在外,自己當中間商,中間成本照樣沒有減少,其實他們“不只是差價的製造者,還是差價的搬運工”。試想一下,瓜子網要是不賺錢,那他們是把二手車做成了公益事業嗎?
所以說這一招是真的絕,名利雙收,順便黑了把中間商。
那麼瓜子是怎麼欺騙大眾的呢?很簡單,瓜子網利用經典的廣告語:“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主多賣錢,買家少花錢。”,把現階段二手車買家和賣家的基本矛盾指向了“中間商”。因為中間商總是給人一種兩頭收錢的形象,想想就招恨。所以,瓜子網憑著這句話給買家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假象,讓他們覺得自己佔到了便宜,心理得到了滿足。它自己卻在背後賺足了噱頭和真金實銀。
所以瓜子網的這句經典廣告語本身就是個大謊言,典型的賊喊捉賊 。但換個角度, 若是從營銷的層面來看,不得不說,這個案例真的是經典之作,讓人不得不服。而事實再次證明了,營銷做得好掙錢不會少。
-
3 # 張小帥說理財
致力於知識轉化力量,讓財經問答幫助更多的人,更多精彩回答請右上角關注。歡迎各位點贊,回覆,諮詢
哈,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那麼瓜子網掙得什麼錢?公益事業嗎?當然不是。在商業中有一句話叫在商言商,而商人都是逐利的,因此,只要是商業模式都有盈利的區間。所有圍繞著“不掙錢”,“賠錢”等話語下多半都是廣告用語罷了。
不過瓜子網還是很多網際網路車商一般的盈利方式有兩種。先說正面的一種,就是他做二手車車貸,這種從他這銷售的車源可以直接做貸款,而貸款的利率相對高於銀行,只是門檻等比較低,這種金融方向的盈利模式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另外一種就是曾經被曝光的買賣雙方看到的車子價格不同的差價模式。其利用平臺的不透明性,和商品數量眾多的特性,經營著資訊不對稱。也樣在冠冕堂皇下就可以賺取利潤。其實很多機構也都在這麼做,例如很多旅行網站,不同手機或者不同時間註冊的客戶端,買票訂房價格不通就是如此。這就是資訊不對稱。
其實商業模式掙錢無可厚非,但不要以踐踏客戶智商的方式進行。而買車尤其是二手,買個心裡價位,無論價格怎樣,心裡覺得合適也就差不多了。畢竟新車有價格參考,二手高低都是有道理的。不過還是希望有真正為客戶考慮的平臺,讓行業越來越好。
回覆列表
瓜子網宣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承諾,很可能只是一個噱頭,“與實際操作並不相符”也完全在預料之中,與諸多電商平臺廣告詞的承諾言行不一如出一轍。
“瓜子二手車”的前身是“趕集好車”,2015年9月27日正式上線後就業務飆升。實時在售個人車源量超過12萬臺;覆蓋全國28個省份、208個城市。 任何一個電商平臺都需要有收益來維持。比如淘寶網,因為大量交易資金流水從淘寶網上走,所以淘寶網可以不收佣金,但是商家需要繳納保證金給淘寶網。
而“瓜子二手車”,交易資金不從平臺上走,所以收取佣金是必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只是一個廣告宣傳,買家根據賣家的報價購買以後,還需要支付佣金給平臺。
記者調查發現:“瓜子二手車”等二手車平臺宣稱,對車輛進行超百項專業檢測,但買家在平臺上,無法直接瞭解到二手車基本的車況資訊,一些二手車電商平臺甚至隱瞞車輛真實里程數。2017年5月有記者報道,“瓜子二手車”的主頁顯示,二手車將買賣過程中手續費從原來的3%提升到了4%。一些電商平臺“徒有虛名”,它們是靠整合各種零星的資源而生存的。 很多電商平臺的誠信值得憂慮。
最近筆者在本地一家知名便當買了兩盒普通快餐,居然收費高達58元。經過交涉發現,筆者曾經點選某美食平臺的優惠券,但是,沒有想到最後“被買了15元”優惠券和快餐捆綁。優惠券第一次還不可以使用,以後每次只能使用一張。商家設下銷售陷阱,讓消費者鑽入圈套從中獲利。
對待標題所提之事需要理性看待,不能因為發生廣告跟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就全盤否定“瓜子二手車”的貢獻。畢竟這個平臺加強了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溝通,使得2手車的交易更為便利。
然而,虛假廣告還是不得不防。輕信商家的承諾,損失的是自己,某些電商平臺則是今日有酒今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