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墨青史

    幫他們三者排位的話,需要分成兩種情況。一、以國家這個觀念下:皇帝的權力>太上皇>太后。二、以皇家後宮(就是平常人家裡家長與兒子的關係)的觀念下:太上皇>太后>皇帝(一般太上皇都會搬離皇宮,另找新的住址,以不打擾自己的兒子處理政事)。

    皇帝是一國之君,權利的最高象徵,因此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的權利能大過皇帝了。有人會問那太上皇呢?能成為太上皇也要分為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覺得年事已高,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管理國家了因此開始放權禪讓(如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南宋的趙構、清朝的乾隆等等皇帝),自己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去了,但他們偶爾也會以一個父親的口吻去勸自己的兒子該怎麼治理國家,那時候就要看這個兒子的孝順程度了,一般皇帝都會去更改也有皇帝表面答應下背地裡還是做自己的。因此可以看出是有權利的皇帝地位是大於父親的太上皇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被自己兒子逼破退位成為太上皇的如:剛剛說的趙武靈王,一開始要退位給兒子,後來發現兒子不聽話想奪回皇位,結果被自己的兒子逼得餓死了。還有就是唐高祖李淵,被自己的兒子李世民逼迫退位,從此淪為太上皇對國家政事沒有任何的管理和參與的權利,因此從中就更顯而易見了,皇帝的權利和地位無論如何都是大於太上皇的。

    至於太后的地位,自古以來就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因而太后的地位自然排在太上皇之後了。不過以上這幾種結果都是比較好的,有不好的就是為了帝位殺兄弒父的也有人在。因為在古代只有握有實權的人才能擁有至高的權利和地位。

  • 2 # 平沙趣說歷史

    帝制時代最講尊卑,單純以一個家庭為例,地位自然是父>母>子,放到皇家,由於孝道約束,明面上的地位也是太上皇>太后>皇帝。

    皇家的權力則涉及國家,明面上皇帝作為一國之主,權力最大;太上皇為曾經的一國之主,以隱然權威退居二線;太后則秉承後宮不幹政的規矩,權力最小,那就是皇帝>太上皇>太后。

    然而這都是明面上,實際上大有操作空間,最為重要一點,要看太上皇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種如秦莊襄王是被追封,無所謂跟秦始皇的權力大小,如劉太公則完全沒有權力,純粹是劉邦為了平衡君臣與父子關係封的。

    第二種被逼退位自然是權力極小,皇帝礙於孝道等原因不好處置老皇帝,但為了防止老皇帝復辟,那是防得比防賊還嚴。以唐朝為例,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都體會過這種生活,尤其唐玄宗李隆基,年輕的時候防父親,年老時被兒子防,也算因果迴圈。

    這種太上皇也有逆襲的,那就是復辟成功,比如明英宗,一場奪門之變重新登基,太上皇變皇帝,不過在他當太上皇的時候那是毫無權力,吃穿都不夠,還得老婆做女紅去賣才能貼補家用。

    第三種太上皇則基本掌權,對國政的影響程度完全取決於太上皇自己,倦怠一點的,就將大多數政務交給皇帝處理;勤勉一點的,甚至可以全權處理政務。前者如宋高宗,後者如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們都是掌握實權的。

    而太后的權力自然有壓過皇帝的,只不過凡是出現這種情況,那都是沒有太上皇存在的,因為太后掌權的主要方式就是新皇年幼垂簾聽政,太上皇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退位後政權不是在太上皇手裡,就是在皇帝手裡,太后很難奪取。

  • 3 # 凌煙閣論史

    普遍而言,排除特殊情況,應該是皇帝權力最大,太后次之,太上皇最小。

    出現太上皇都是在非常時期,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舉幾個例子。

    1、太上皇容易引起政局不穩,例如趙武靈王。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國於王子何,即後來的趙惠文王,自稱主父,即太上皇,基本只掌握與各國博弈的事情。後來,主父看到年長的哥哥,即被廢的太子章要向年輕的弟弟行禮,於心不忍,就想要把代地分給他,讓章也成王。這個時間是前295年。經過這幾年,國家的實權已經逐漸大部分被何所掌握。不多久即引起了沙丘之變,主父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趙惠文王正式成為趙國獨一無二的君主。

    2、太上皇無所事事。如唐高祖李淵。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李淵被尊為太上皇,國家權力被唐太宗李世民接管。後來的歷史就基本沒他李淵什麼事了。

    3、太上皇影響力太大,後繼之君無法作為。如清乾隆皇帝。乾隆為了不超過康熙在位60年的時間,到期退居二線,當太上皇了。但是,乾隆只把尋常事務交給嘉慶帝處理,軍國要事或者官員任免必須經由乾隆親自過問;凡是新任的府道以上的官員,叩謝完皇帝后,還要到太上皇處謝恩。一切還在乾隆掌握中,嘉慶無法施展手腳,直到乾隆去世。

    太后掌權的情況相對較多。一般是在即位皇帝年幼的情況下,由太后掌握國家政權。

    父死子繼的王朝很容易出現皇帝壯年去世,繼位之君年少甚至年幼的情況。這時一般是太后控制朝局。

    這種情況容易出現外戚控制大權的局面。此時一般要經歷高層動亂,或者政變,王朝權力才能重回正軌。

    如呂后,在劉邦死後掌權,在兒子死後登頂,然後大封諸呂,然後劉氏宗族和開國功臣撲滅了諸呂,才使皇權重回劉氏。

    如武則天。唐高宗死後盡掌大權,而且改天下為周,要不是她死前把權力交給李氏,還不知道後來怎樣呢。

    如慈禧太后。這個天下人皆知,掌權幾十年,把天下搞得烏煙瘴氣。

    當然,太后也有好的。如北魏孝文帝的奶奶馮太后,雖然也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而幾度廢立。但是她教導魏孝文帝融合胡漢加強皇權這方面做了很多,有她正面的歷史貢獻。

    還有如大清的孝莊太后,輔佐順治、康熙,對朝局的穩定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了這些特殊事件之外,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皇帝的權力和地位最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泡水泥板龜裂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