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雖也屬甲殼動物,但成體卻既不游泳,也不爬行,而是營固著生活。它們成群地附著在岸邊潮間帶或潮下帶的礁石上,密密麻麻,往往使那裡成為白花花的一片。藤壺的身體被包在鈣質殼裡,殼的形狀就像座小火山,直徑有5~50毫米,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是6塊不活動的板圍成的壁,被固定在基板上,上部是1~2塊能活動的板。板張開時它的胸肢就可從殼裡伸出來捕捉食物。遇有危險或退潮後,就可以把自己封閉在殼裡。這些板間的相互關係是生物學上重要的分類根據之一。當然還有有柄藤壺,它有一個肉質的能伸縮的柄,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藤壺的種類很多,在分類上屬於蔓足類,全世界有1040多種,全為海產。藤壺附著在潮間帶的藤壺,必須適應每天潮漲潮落的不同生活條件,漲潮時浸在水裡,它可以正常生活;而退潮以後,它就被暴露在空氣裡。空氣比海水的溫度變化大,冬有嚴寒,夏有酷暑;日有曝曬,夜有風雨。藤壺把自己封閉起來,度過困難時期,迎接潮水的到來。有些藤壺能忍受較長時間暴露於水外的不利條件,如美洲產的一種藤壺在水外6周還無致命影響,此時它把殼緊閉,只留一極小的孔,既能使空氣進去,又防止水分嚴重散失。還有一種小藤壺,放在桌上達3年之久仍未死,其間只是每個月短暫地放在水裡1或2天,說明它的生活力極強。藤壺成體既不游泳,也不爬行營附著生活的藤壺是如何繁殖下一代呢?它們是雌雄同體,但異體受精,任何一個成熟個體既可為父,又可做母。它們並不把配子排放在水裡,而是體內受精。充當雄性的個體有一個很長的可以彎曲的管狀交配器,基部和雄性生殖腺相連,交配時伸出交配器向周圍搜尋探察目標,遇上相鄰的個體就把交配器伸到殼內,把精子輸送給對方。因為藤壺是群棲動物,附近總會找到結合的物件。受精卵在成體藤壺外套腔裡發育成無節幼體才放出去。一隻成體藤壺可以產出13000個幼體。無節幼蟲有長長的觸鬚,並不攝食,體內有油球,可增加浮力,使它能接近水面活動。隨著油球的消耗漸沉至海底,經過幾次蛻皮後,就需要尋找合適的地方定居下來,所以此時它到處活動。固著場地的選擇對一個藤壺的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若固定在沒有食物的地方,它就會餓死;若是附近沒有其他夥伴,它就無法交配繁殖,就會斷子絕孫。但在長期演變過程中,藤壺獲得了複雜的機制,確保它選擇上的成功。幼蟲靠觸鬚上的觸覺、化學感受器即嗅覺、味覺來了解周圍環境。成體藤壺身上或基板脫去後會在原來附著的舊址上留下一種蛋白質,當爬行中的藤壺幼蟲用觸鬚接觸到這種蛋白質時,就會停下來在附近打轉。一旦遇到一個成體,能判斷出是同類棲息的地方,於是藤壺幼蟲就會在附近徘徊,以找到一塊空地。它可以花上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對這個岩石表面進行研究,看看這個位置空間是否足夠大,是否能滿足它將來生長和生活的需要。一般說它喜歡粗糙或有凹痕的岩石表面,尤喜歡老藤壺附著過的地方。這種選擇行為確保了藤壺幼蟲將來攝食和繁殖的需要。當找到滿意的地方時,藤壺幼蟲就會在那裡安家落戶。它先用觸鬚上特殊的黏液腺將自己固定在那裡,然後蛻一次皮,並轉動身體使背朝下附肢朝上,這樣將來附肢可以伸出殼外捕捉食物。它的背甲形成外殼靠黏液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同樣靠黏液固定在岩石上。這種黏液在蛋白質上屬方解石,與骨膠質相似。據分析,它由24種氨基酸和氨基糖組成,據說比環氧化合物黏合力還要強,使藤壺即使在水流很急的地方也不會被沖掉。藤壺對人類來說是弊大於利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藤壺幼蟲會游到其他地方去尋找,常延擱幾天才固定下來。藤壺幼蟲的能量來自類脂物儲備,這些能量有2/3用來維持活動和變態,其餘部分可維持它活2.5~4周的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還沒有找到適宜的場所,將可能沒有足夠的能量活到變態並進一步長到成體階段。藤壺對人類來說是弊大於利。它們附著在艦船的底部,會大大降低航速,燃料消耗要增加26%以上,甚至達40%。全世界每年消除藤壺要花費上百億美元。一般一艘1850噸的船在海中6個月,速度就會降低2海里。1905年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之所以使號稱世界王牌的沙俄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沙俄艦隊在一年多的航行中,船底附著了藤壺等附著生物,使其航速降低之故。藤壺附著在水下管道系統內,容易造成堵塞,產生事故。藤壺能破壞金屬構築物的油漆保護層,還和貽貝、牡蠣等養殖貝類爭奪附著基質和餌料,是養殖業的大害。要說藤壺一點用處都沒有也不公道。科學家發現藤壺的背盾收肌和減壓肌是大細胞構成的,可用電子顯微鏡看到單個肌肉細胞的活動,因此可以用它的單個肌肉細胞做某些神經肌肉生理的研究。藤壺黏液的黏性甚強,甚至藤壺的化石經過幾千年的滄桑仍牢固地附著在其他物體上。人們人工合成這種黏液,可以用來補牙,用來黏接建築材料,簡直像超級水泥。還可用來修船和黏接漏洞,在醫療上黏合傷口,手術開刀後不需縫合,只要塗上這種黏液就能使刀口牢牢地黏合在一起。
藤壺,雖也屬甲殼動物,但成體卻既不游泳,也不爬行,而是營固著生活。它們成群地附著在岸邊潮間帶或潮下帶的礁石上,密密麻麻,往往使那裡成為白花花的一片。藤壺的身體被包在鈣質殼裡,殼的形狀就像座小火山,直徑有5~50毫米,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是6塊不活動的板圍成的壁,被固定在基板上,上部是1~2塊能活動的板。板張開時它的胸肢就可從殼裡伸出來捕捉食物。遇有危險或退潮後,就可以把自己封閉在殼裡。這些板間的相互關係是生物學上重要的分類根據之一。當然還有有柄藤壺,它有一個肉質的能伸縮的柄,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藤壺的種類很多,在分類上屬於蔓足類,全世界有1040多種,全為海產。藤壺附著在潮間帶的藤壺,必須適應每天潮漲潮落的不同生活條件,漲潮時浸在水裡,它可以正常生活;而退潮以後,它就被暴露在空氣裡。空氣比海水的溫度變化大,冬有嚴寒,夏有酷暑;日有曝曬,夜有風雨。藤壺把自己封閉起來,度過困難時期,迎接潮水的到來。有些藤壺能忍受較長時間暴露於水外的不利條件,如美洲產的一種藤壺在水外6周還無致命影響,此時它把殼緊閉,只留一極小的孔,既能使空氣進去,又防止水分嚴重散失。還有一種小藤壺,放在桌上達3年之久仍未死,其間只是每個月短暫地放在水裡1或2天,說明它的生活力極強。藤壺成體既不游泳,也不爬行營附著生活的藤壺是如何繁殖下一代呢?它們是雌雄同體,但異體受精,任何一個成熟個體既可為父,又可做母。它們並不把配子排放在水裡,而是體內受精。充當雄性的個體有一個很長的可以彎曲的管狀交配器,基部和雄性生殖腺相連,交配時伸出交配器向周圍搜尋探察目標,遇上相鄰的個體就把交配器伸到殼內,把精子輸送給對方。因為藤壺是群棲動物,附近總會找到結合的物件。受精卵在成體藤壺外套腔裡發育成無節幼體才放出去。一隻成體藤壺可以產出13000個幼體。無節幼蟲有長長的觸鬚,並不攝食,體內有油球,可增加浮力,使它能接近水面活動。隨著油球的消耗漸沉至海底,經過幾次蛻皮後,就需要尋找合適的地方定居下來,所以此時它到處活動。固著場地的選擇對一個藤壺的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若固定在沒有食物的地方,它就會餓死;若是附近沒有其他夥伴,它就無法交配繁殖,就會斷子絕孫。但在長期演變過程中,藤壺獲得了複雜的機制,確保它選擇上的成功。幼蟲靠觸鬚上的觸覺、化學感受器即嗅覺、味覺來了解周圍環境。成體藤壺身上或基板脫去後會在原來附著的舊址上留下一種蛋白質,當爬行中的藤壺幼蟲用觸鬚接觸到這種蛋白質時,就會停下來在附近打轉。一旦遇到一個成體,能判斷出是同類棲息的地方,於是藤壺幼蟲就會在附近徘徊,以找到一塊空地。它可以花上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對這個岩石表面進行研究,看看這個位置空間是否足夠大,是否能滿足它將來生長和生活的需要。一般說它喜歡粗糙或有凹痕的岩石表面,尤喜歡老藤壺附著過的地方。這種選擇行為確保了藤壺幼蟲將來攝食和繁殖的需要。當找到滿意的地方時,藤壺幼蟲就會在那裡安家落戶。它先用觸鬚上特殊的黏液腺將自己固定在那裡,然後蛻一次皮,並轉動身體使背朝下附肢朝上,這樣將來附肢可以伸出殼外捕捉食物。它的背甲形成外殼靠黏液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同樣靠黏液固定在岩石上。這種黏液在蛋白質上屬方解石,與骨膠質相似。據分析,它由24種氨基酸和氨基糖組成,據說比環氧化合物黏合力還要強,使藤壺即使在水流很急的地方也不會被沖掉。藤壺對人類來說是弊大於利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藤壺幼蟲會游到其他地方去尋找,常延擱幾天才固定下來。藤壺幼蟲的能量來自類脂物儲備,這些能量有2/3用來維持活動和變態,其餘部分可維持它活2.5~4周的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還沒有找到適宜的場所,將可能沒有足夠的能量活到變態並進一步長到成體階段。藤壺對人類來說是弊大於利。它們附著在艦船的底部,會大大降低航速,燃料消耗要增加26%以上,甚至達40%。全世界每年消除藤壺要花費上百億美元。一般一艘1850噸的船在海中6個月,速度就會降低2海里。1905年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之所以使號稱世界王牌的沙俄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沙俄艦隊在一年多的航行中,船底附著了藤壺等附著生物,使其航速降低之故。藤壺附著在水下管道系統內,容易造成堵塞,產生事故。藤壺能破壞金屬構築物的油漆保護層,還和貽貝、牡蠣等養殖貝類爭奪附著基質和餌料,是養殖業的大害。要說藤壺一點用處都沒有也不公道。科學家發現藤壺的背盾收肌和減壓肌是大細胞構成的,可用電子顯微鏡看到單個肌肉細胞的活動,因此可以用它的單個肌肉細胞做某些神經肌肉生理的研究。藤壺黏液的黏性甚強,甚至藤壺的化石經過幾千年的滄桑仍牢固地附著在其他物體上。人們人工合成這種黏液,可以用來補牙,用來黏接建築材料,簡直像超級水泥。還可用來修船和黏接漏洞,在醫療上黏合傷口,手術開刀後不需縫合,只要塗上這種黏液就能使刀口牢牢地黏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