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思涵

    管理慾望,關鍵是把慾望始終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不要聽任慾望的驅使

    《莊子》中講:“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慾望過多,就會缺少智慧與靈性。慾望,是人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人類生存、生產和延續伴生的理念活動。正當合理的慾望,不斷激發人的潛能,引領人拼搏進取,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但如果放縱慾望,讓慾望膨脹成為奢欲,以致慾壑難填,就會謀不義之財、為非禮之事,最終導致自我滅亡。

    慾望雖無善惡之分,卻有非分和合理之別。管理慾望,關鍵是把慾望始終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不要聽任慾望的驅使。透過修身養性,追求無欲則剛、寧靜致遠,是每個人特別是黨員幹部的人生必修課。

    學以修身,欲不逾矩。習主席指出:“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黨員幹部守規矩,必須先學好規矩、熟悉規矩,這是按規矩辦事的前提條件。黨員幹部應把學習黨的理論、黨紀國法和規章制度作為重要人生課題,心有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自覺敬畏法紀,敬畏規矩,讓慾望止步於規矩紅線。

    戒奢尚儉,欲不損德。馬斯洛理論認為,生理需求是第一層次的需求,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雖是人們生存的物質基礎,但也絕非多多益善。踞屋百間,夜以成眠不過一室一枕。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生活無可厚非,但生活富裕並不意味著擁有奢侈浪費的權力。特別是黨員幹部,更應戒奢尚儉,以儉養德,讓慾望止步於自律底線。

    自知自覺,進取有道。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層次需要。在每個人的成長進步中,自身條件和潛力是內因,外在環境和機遇是外因,客觀準確的自我認知,是發揮內因主導作用的基本條件。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願望,有進取心是好事,但要憑本事立身、走正道進步,努力使自己德才兼備。在追求個人成長進步的同時,先要自省德才是否配位。只有做到自知自覺,才能避免“德不配位,禍必殃及”。

    克己為公,公而忘私。魯迅講:“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詩人臧克家稱頌魯迅先生“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魯迅用其戰鬥的一生,生動詮釋了人生價值在於為了別人更好生活,而不只是求得一人之溫飽。毛澤東認為人生價值的主旋律是愛國主義,為人民服務是人生價值觀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無數的革命先輩也正是懷著“為了別人活得更好”的初心,排除萬難,忘我奮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 2 # 團羊

    慾望,是把雙人劍,擺正了,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動力,為自己的慾望而努力,辛苦工作,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而成就自己。每個人一定要把握目已的原則,要認真的把握自已的慾望,冷靜地去支配自己慾望,千萬不要被慾望迷住了心竅,讓慾望支配你的大腦,這樣你會變慾壑難填,貪婪成性,這一定樣會掉入深淵,萬劫不復,把握自己,說說容易,做做難,有多少人倒在慾壑難填之下。只能人支配慾望,千萬不要讓慾望支配人。

  • 3 # 優媽美玉

    怎樣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慾望呢?我的答案是增強自己的自律能力,和保持知足常樂的心理。

    慾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慾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慾望有身體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慾望有積極的合理的,也有陰暗的不合理的。

    很多時候,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會取得成功,會考量他對於慾望的控制能力,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快速控制慾望是很困難的,原因包括了內在因素、外在因素、與自身的鬥爭能力。

    內在因素:包括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和情感,具體而言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在需求和現實情況。外在因素指外部環境的誘惑。我們與自身鬥爭的能力:這個可以歸納為一個人的意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針對我們身體上的慾望,比如貪吃,貪睡,貪玩,懶惰等等,我們可以透過增強自律能力來控制。對於心理上的貪慾,俗話說慾壑難填,我建議用佛教觀點知足常樂來控制。

  • 4 # 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這大概就是現代人慢不下來停不下來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有時候,很多理論,包括我們整天喊的口號知足者常樂,都知道,都明白,但就是不能從根本上做到。

    成人的世界,大道理誰不懂,虛榮心的作怪,包括所謂的面子,自尊,讓我們浮躁,甚至盲目的追求一些本身不需要的東西。身體累,精神上更累,可謂身心疲憊,真正幸福嗎?快樂嗎?試問我們的內心深處,真正是我們想要的嗎?忘了休息,忘了享受,毀了身體不說,也讓我們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

    我的一個朋友,用所有的拼命,置換了許多動產和不動產,甚至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忙於奔波,忙於應酬,可謂事業有成,很風光,很灑脫,是的,他是我們同學中發展最好的,但也是我們同學中走的最早的,癌症晚期,去年冬天走的。

    我們同學去看他時,他流淚了,他說什麼都沒有健康的身體重要,他還說,他對不起兒子,經常出差在外,陪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

    一切都是煙雲。真是這樣的,他說,那些身外之物對他一點意義沒有。其實我感覺,當一個人控制不了膨脹的慾望時,不妨去看一下那些患了絕症的人,一旦一個人和死神握手後,他對人生會看的特別通透。

    我們在追求人生的價值的同時,可以把腳步放慢一些,停下來,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聲音,看看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人生苦短,適當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上路,學會享受生活吧,知足者常樂!幸福是一種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得到愛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足夠優秀”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