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能與攝友分享一下膠捲拍攝、暗房沖印、藍溼、赤色、後期修描經驗或作品?謝謝!
4
回覆列表
  • 1 # 攝像liy

    不過我自己沒玩過膠片,從入門開始就接觸數碼單反(也是沒錢玩膠片)

    存在即是道理,身邊朋友有玩的,沉溺其中,為膠片的質感所不能自拔,有些燒錢,還是建議特別喜歡的人再去考慮。

  • 2 # 一般般369

    七十年代後期開始玩最普通的膠片機,用過的相機有北京的長城(135它可以每拍完一張自動卷片)、海鷗4A型(120)和海鷗205(135),但沒有玩過單反膠片相機。在玩兒黑白膠片時從卷電影膠片(一次不能卷得太多,最多可以捲到43左右)開始,到自己配置顯影液(儲備液,用時根據情況稀釋)、定影液、沖洗膠片,買放大紙、放大、上光(烘乾)和裁剪。放大機買的很簡單的,裝上別人送的放大鏡頭和自己做的放大卡尺。說起這個那就是個玩得開心。

    在此也想說說後期,還要以為在數碼相機時期才有後期,其實在膠片時代也有後期,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後期不能像現在豐富。比如膠片的後期可以從配置顯影液開始,它的藥品的配比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最主要的藥品是米吐爾),然後是選擇顯影液的濃度和顯影時間(過曝的顯影時間短,反之)的掌握,一個膠捲在沖洗時根據深淺可以選擇它的顯影時間。放大時可以選擇光圈大小來控制曝光時間,我的曝光時間就靠數數。對大光比的底片發大時用黑紙進行選擇性遮擋(和現在在鏡頭前晃動黑卡一個意思),我還用過玻璃再用蠟燭燻黑(一半的地方燻全黑經過過度後不燻黑)來製做軟邊漸變鏡。在放大時可以用卡尺和調整鏡頭位置進行二次構圖。總之好玩兒,到了彩色膠片時就不自己沖洗膠片了,但我還可以用彩色膠片放大黑白照片,曝光時間需要更長一些。

  • 3 # 每圖

    25年前學習攝影時,開始跟日本寫真專門學校的錢老師系統學習相機使用、感光化學、暗房工藝等課程。後來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時黑白攝影課程是由中國圖片社的“黑白王”趙巷老師給上的。在那段基礎課程的學習中,做了大量的各種嘗試,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也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

    記憶深刻的幾件事情:

    發相機:

    第一次接受日方頒發學習相機。那應該是學習攝影最興奮的一刻。當時的村松校長準備了30多臺日本60-70年代的全機械相機,挨個發給我們。當時有美能達的SRT101、富士卡的螺口、賓得的螺口、尼康瑪特、佳能的AE—1、A-1等,雖然已經很老的相機,但每一臺都好用,儘管有一些老式的追針式測光表已經不靈敏,但依然可以使用。我很幸運的得到了一臺黑色的佳能AE-1,開始了我的攝影學習。

    沖洗黑白反轉工藝:

    黑白膠片拍的多了自然就想試試更多的花樣,之前幾乎配了黑白顯影膠片和相紙的各種藥方,那時幾乎不用通用的D-76、而是使用D-96、依爾福ID50、ID67、ID20等,什麼調棕、調藍藥等,後來看到了黑白負片反轉沖洗工藝,在老師的指導下衝洗了兩卷。黑白反轉工藝最主要的就是中途曝光與漂洗的過程,因此需要首顯和二次顯影時反差相對大一些。其實今天如果還做黑白膠片的朋友可以試試黑白反轉工藝,會感覺很神奇。後來幫助學校研究生做實驗製作了很多黑白反轉片。

    手工彩色暗房:

    第一次想要製作彩色暗房工藝時,由於沒有恆溫槽和走紙機,當時決定自己製作恆溫顯影盤。那是一個酷熱的暑假和楊老師兩人去醫院要的石膏粉和繃帶。提前買的電褥子的加熱絲和溫控調節器。製作起來並不難,利用石膏和繃帶把電褥絲固定在塑膠顯影盤底部,開始倒藥、加熱,經過2小時,顯影液溫度達到38度,可是為了保溫暗房沒有開空調,就在悶熱的暗房中,光著膀子開始製作自己人生第一張彩色照片。當時沒捨得用柯達相紙,使用的樂凱相紙,雖然有些偏色調整的不到位,但對於第一次彩色暗房宣告成功。後來條件好了,有了兩臺虎丘36寸彩色衝紙機,彩色暗房做起來就很順暢。當時我們參展、參賽的彩色照片都是自己手工放制的。

    手工沖洗彩色反轉片:

    那個年代拍攝反轉片感覺很奢侈,所以每次都要接片頭,節省出兩張底片,所以自己衝卷時就能保證都沖洗出來。反轉片沖洗使用的柯達E-6的套藥,價格當時真的很貴。最初沒有使用佳寶沖洗鼓時就是用顯影罐一步步的沖洗。嚴格的溫度、每次嚴格的攪拌,當自己成功沖洗出第一款反轉片時真的很興奮。

    寫這些文字確實給自己帶入很久很久以前的畫面中,那個年代雖然沒有計算機、沒有網際網路但依然很充實。攝影的每一個階段都值得紀念,而照片是我們最好的回憶。

  • 4 # 灰駒天樂

    懷舊是一種情懷,就跟聽音樂的黑膠唱片一樣,那種味道和現在的是不一樣的,雖然現在很多數碼總想著要恢復到以前的膠片的感覺,但是很難,這是照片本身!

    另外,玩膠片是一種人生經歷,是一種精神的投入,那種曾經快樂和投入,再拿起來,是一種回憶的驚喜!

    膠片的技藝是很值得重拾的,隨之而來的按下快門之前的構圖,用光。後期的片子的顆粒感,氛圍,意境,這是在數碼裡面找不到的。

    快樂很多時候在於過程,而無關乎結果!

    人活著,總要有屬於自己內心的一些美好東西,就算是一種情懷吧!堅持吧!

  • 5 # 拙視界

    1.彩色膠片沖洗出來的厚重質感是數碼照片沒法比的,現在家裡掛的一幅反轉片衝出來的照片是用奧林巴斯miu2傻瓜機拍的,其細膩質感、厚重色彩給人深刻印象。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演算法的應用,未來數碼照片不經後期直出也會具有膠片的特質。2.膠片沖洗手工製作過程很享受、很期待,尤其是銀鹽這類,獨具特色,過程及其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照片具收藏價值。3.目前似乎沒法解決膠片沖洗的環境汙染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小說裡的人物外貌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