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國界運動
-
2 # 玉言
噴是一種刷存在感。
考古發掘是為了研究歷史,噴們只希望被別人重視“我在這裡”。對與“我”無關的歷史沒有了解的需要,我不需要的我就阻止就反對,自我意識濃烈。
我不想了解的事你們做了我就噴。
-
3 # 考古軍中馬前卒
這種現象,還真是見到過不少。隨便上網看看考古相關的新聞報道,底下可以說是無一例外,都會有人使勁兒批判,哪怕在這道題下面,有一些回答也是如此。其觀點無非是“考古是國營盜墓”“考古挖人祖墳”“考古私藏文物”之類的。這樣的評論,說實話只能算作是噴,根本算不上批評。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些人?
為何有人噴考古?考古被噴的原因,答主認為主要有這麼三個:
1.考古工作本身的不普及性2.部分人以無知為武器3.網路的開放性先說第一點,考古的不普及性。
說起考古學的起源,相信大多數噴考古的人壓根就不瞭解,當然可能也不想去了解,甚至把考古的起源跟古代的摸金校尉混為一談。
實際上考古並非“中國產學科”,而是來自西方。18、19世紀時,西方非常流行“古物學”,很多貴族或文化名流熱衷於收集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物。
但是一開始,他們獲得這些文物的手段也相當“粗暴”,跟盜掘差不多。後來,一些有識之士提倡科學發掘,制定了一系列的發掘規則,在發掘的時候會做詳細的圖文記錄,對於出土文物也會開展整理研究,就這樣逐漸形成了真正意義的考古學。
而中國到1926年才有了自己的考古學,距今不到一百年。
因此考古其實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而考慮到發掘技術的專業性以及文物的安全性,考古發掘大多數並不對外開放,普通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考古工作,也並不認識任何一個考古人。
大家瞭解考古的渠道很有限,好一點的可能會看一些科普的書籍或者電視節目,差一點的,很大可能就把《盜墓筆記》《鬼吹燈》作為了解考古的唯一渠道了。
這樣一來,圈外人能夠了解真正的考古才怪!
再說第二個原因,無知的力量。
我們相信,大多數人在面對自己的知識盲點時,都會感覺到慚愧,進而想辦法去學習、彌補。可惜 ,也總有一些人沒有這樣的感覺,反而將這種無知作為自己的力量——我無知,我光榮!
答主見過把魚羊野史當成嚴肅的歷史學著作的,也見過把盜墓筆記當成真人真事兒的。這些人本身存在知識欠缺,但是又不願意跳出自己的知識框架。因此,當他們面對跟自己的固有認識相違背的意見時,本能的反應就是抵制、批判、詆譭。
你說考古是為了搶救文化遺產?不不不,我只看到你們挖人祖墳!
你說學習歷史對於國家民族很重要?不不不,我只看到美華人研究太空!
你說考古不是盜墓?不不不,我只相信我家三叔!
面對無知,我們可以去想辦法消弭,可是面對將無知作為自己唯一的武器的人,我們能做什麼呢?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三個原因,網路的開放性。
這個原因很容易理解,網路暴力不僅存在於考古,在其他很多領域也有。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挺講禮貌,待人接物客客氣氣,可是一到網上,就成了化身博士一般。由於不用實名,就可以使勁兒發洩自己的情緒。你幹這,他們噴。你做那,他們也噴。簡直可以說是上噴天,下噴地,中間噴空氣。
醫生、教師、警察,哪個群體沒有被這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噴過呢?
如何看待考古被噴?如何看待考古被噴?我想,我們不妨回顧一段歷史:
在1865年,英華人杜蘭德在北京永寧門外修建了一條鐵路,這條鐵路相當短,據說只有1裡多。
萬萬沒想到,這條短短的鐵路,甚至可以說是鐵路標本,居然引起了北京人的集體恐慌,“劾為妖物,舉國若狂,幾致大變”。
……
我們現在回顧清末的這段風波,都是當成笑話來看的。遺憾的是,這樣的事兒直到今天也還在發生著。面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有多少人能夠虛心學習請教再去議論?很可惜,能夠這樣做的,還是少數。
考古今天在網路上被噴,與當年的鐵路何其相似?歷史總是一代代重演,我想,明白事兒的人看到這樣的噴子,大可置之一笑,畢竟——
截止2017年底,中國的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沒人再去噴鐵路了。
而今天噴考古的人,也只會成為以後人們的笑料。
回覆列表
能解釋下考古和盜墓的區別嗎?
一個收門票換現,一個直接倒賣換現。
一個安心挖,破壞極少,一個提心掉膽挖,很多東西都被破壞。
關鍵是計劃古墓多久都挖光,挖沒了就不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