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爾東穆工
-
2 # 蔣昊商業觀
小微企業做頂層設計,蔣老師認為要從五個維度出發:
第一,從後往前看的逆向思維:
如果你要想把整個計劃做好,透過預演等手段進行試驗,降低風險,少走彎路少繳學費,與“摸著石頭過河”的理念恰恰相反。
所以,你要不斷問自己,你的目標是什麼?完成這個目標需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需要多少銷售網點,需要多少業務員,需要怎樣的生產基地和生產技術,一旦明白了這個邏輯,從後往前來看,你就會對自己的商業模式,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並且知道自己卻什麼資源,找什麼樣的人來一起合作。
第二,系統化思考經營理念:
所謂系統化思考經營理念,就是建立一個有利於設定競爭壁壘的商業環境,走厚利的經營新路,這個思維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維模式相反。
第三,利他化驅動共贏策略:
其實就是基於“利他主義”的核心理念去做企業,挖掘目標使用者未滿足的需求,幫助使用者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引導消費的境界,擺脫一味求著使用者的被動局面,這種理念與“使用者是上帝”的誤導正相反。
第四,劇本化分工的操作模式:
戰略是否能夠落地,在於執行是否到位,而提高執行力的關鍵就是在於任務的分解,其實就是把總目標分解,讓每個人頭上都頂任務,這樣每個員工都知道自己的任務之後,知道自己的分工和扮演的角色,擔當什麼責任,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這樣團隊成員就非常清楚了,執行力才高效。
第五,圖形化描述的溝通方法:
你無法統一每個人的思想,但是你可以統一每個人的目標,目標統一,行動才會統一,這就是最高效的溝通方式,我們看PPT是不是比看文章要輕鬆,我們看影片是不是比看PPT更直觀,這樣,把目標用圖片的方式傳遞給員工,讓全體員工知道為何而戰,但是這個要求圖形一定要接地氣,讓員工腦子裡一定要有畫面感,其實,這也是企業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看完了以上五個維度,你可能把頂層設計理解成了設定目標,分解目標,其實並不是這樣,設定目標只是頂層設計的一個環節,在整個頂層設計裡面只佔到1%,就好比香蕉是水果的其中一個,而不是全部,第二,做頂層設計大量的工作其實是做設計木白哦之前的事情,其實就是研究憑什麼這樣設定目標,有何依據?背後的商業邏輯和道理是什麼?
一個企業的老闆對頂層設計的認知決定了這家企業的未來,沒有頂層設計必定會被動挨打!
好了,關於頂層設計今天就介紹到這裡,想知道跟多頂層設計和商業模式設計的乾貨,記得關注老師。
-
3 # gx96368
頂層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域性的角度,對某項任務或者某個專案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規劃,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標。
小微創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是分為幾個階段的,無論哪一個階段在完成核心任務的同時還要有“走一步看三步”本領。糊塗的發展要麼太慢,要麼代價太大,要麼錯失紅利期。但無論怎樣,做企業沒有捷徑,該補的課、該走的路,一步也少不了。
小微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在基礎層面的頂層設計可粗淺理解分為三個方面的模式設計:管理模式(人)、資本模式(財)、營銷模式(物)。
一、管理模式(解決管人的問題)
1、企業願景、企業定位、工作理念、管理理念、核心價值觀
2、組織結構、部門職責、崗位職責、能力素質要求
3、確定管理模式
4、利益分配(A/ 薪酬制度 B/ 績效考核辦法)
5、創新激勵機制
6、流程設計、溝通機制
7、制度設計(聘用、財務、考勤、福利、會議、採購、辦公室、衛生、檔案、保密等)
8、法律防範(智慧財產權、勞動協議、保密協議等)
以上經過磨合期後應形成《管理手冊》和《員工手冊》備查,同時查漏補缺,隨時最佳化更新。
二、營銷模式(解決業務的問題)
1、品牌(願景、定位、理念等)
2、產品結構(定位、理念、差異化)
3、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
4、價格策略(成本核算、定價、促銷等)
5、視覺系統
6、市場及推廣策略
7、銷售、渠道模式及策略
8、服務模式及標準
以上經過磨合調整期後應形成《營銷管理手冊》,同時查漏補缺,隨時最佳化更新。
三、資本模式(解決財務的問題)
1、投資數額及方式
2、股權結構設計(初期原始股東、後期拆分計劃)
3、融資數額及方式(銀行借貸、民間借貸、風險投資、內部融資等)
4、團隊激勵設計(股權、期權、分紅等)
5、任務指標預算分配
6、成本、費用的預算及控制
7、資金及利潤管理
8、所有資料統計及分析
更多小微企業如何做好頂層設計可於本週五來參加廣西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企業如何突破頂層設計瓶頸”主題沙龍活動。
回覆列表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在當下浮躁而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然而小微企業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始終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著眼未來,小微企業還是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
作為小微企業要立足市場,還是要在專業化、精細化上多下功夫,這也是市場細分的必然結果。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精,傳承傳統又不乏創新,永遠不要放棄品質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