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方健康
-
2 # 大鬍子老先生
不一定!大多數方劑都使用甘草,是中藥配方中的君、臣、佐、使藥中的使藥用的。有的方劑是不用的,如十棗湯逐水方就用大棗替代,因甘草與其他藥相反!
-
3 # 馮高祥1
中醫師所開的中藥處方中,大多離不開甘草這味藥。
甘草為何這樣通用?這與甘草所含甘草酸成分的獨特功效有關,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點:
解毒作用
甘草酸在體內可水解生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具有皮質激素樣的作用,能增加肝臟的解毒作用。
緩和藥性
嬌正異味
增強方劑
-
4 # 弗萊堡
【甘草】甘草甘溫,可以調和諸藥,屬性溫和,生甘草洩火,炙甘草溫中。不是每一個藥方里都可以加甘草,根據病情需要,加甘草就不能加反甘草的藥,比如說:貝母、半夏、瓜蔞、藜蘆、海藻等。補氣健脾、和中緩急、都可以用。經提煉加工的甘草浸膏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
5 # 祺生話養生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心、肺經。其能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緩和藥物的毒性和烈性。現代藥理矸宄,其還有抗病毒抗炎、抗潰瘍保肝、對心血管系統、抗腫瘤抗突變等作用。就其成分而言,甘草根及根莖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皂苷等七十多種成分。在臨床中醫處方中,甘草是較為常用的一味中藥,但不是必用的中藥。甘草之所以常用,這與其治療面的廣泛性是分不開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其在處方中調和諸藥的能力,由於成分較多,究竟是其哪一種或幾種成分與處方中其它藥物的成分發生反應,從而達到增效的目的,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論,但根據歷史傳承和臨床經驗,從配伍上來講,甘草以君、臣、佐、使等各種身份經常出現在處方中,但病人體質不同、病情不同決定著用藥的靈活和變化,因此甘草不一定會出現在每一個處方中。
-
6 # 老漢與藥膳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甘草味甘性平無毒,入十二經,有補脾益胃、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利尿、生用除火、炙用溫中等多種功用,“甘草能解百毒,為眾藥之要”,自然許多中藥處方中都離不開甘草,素有“國老”之稱。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最主要的還是它的調和藥性的作用,所以在每一處方中,總要以甘草墊其後,以調和諸藥。
那在中藥處方中,什麼情況下要用到甘草呢?1、方劑中凡需調和、緩急、補中者每用甘草。甘草在胃中能析出葡萄糖和甘草甜素,能使唾液分泌增加,經腸吸收可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對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有效 。
2、在解表劑中,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紅腫疼痛與桔梗同用,有利咽解表的作用。
3、在清熱劑中,甘草生用有清熱作用,並能緩和苦寒藥和礦物藥對胃的刺激,故常用。
與銀花配合治陽症之痛症更合拍,故許多外科清熱方中常用此二品。用石膏、滑石等礦物質藥的方劑如六一散、白虎湯都用甘草。甘草與綠豆配合是著名的解毒劑。古人有“甘緩助溼”的理論,因此清熱燥溼藥中不能用甘草。
4、在瀉劑中,甘草能抑制平滑肌的活動,起緩急止痛作用,對急性胃腸炎、腸痙攣有 效。對峻瀉藥如黎蘆、巴豆等起緩衝作用。相反,治便秘方中不能用甘草,因甘緩不能潤腸 通幽。
5、在溫劑中,緩和附子、乾薑等藥的燥烈之性,溫中健脾,所以四逆湯、附子理中湯 都用甘草。甘草不利於陰虛水腫,故真武湯不用它。
6、在消導劑中,因中滿忌甘,故多 用。凡消化不良引起的肚脹、膝氣禁用甘草 。
7、在補益劑中,甘草補脾益氣,補氣方中都用。甘草長於補脾胃,炙用有補心氣作用,而其它補益作用並不強,所以補血、補陰、補胃方劑中較少用。
8、在止咳平喘方劑中,甘草有潤肺、止祛痰作用,所以常用。
不過,長期大劑量使用甘草會引起水腫、高血壓。《湯液本草》中載:“甘草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甘緩而塞氣,非中滿所宜也”。所以,水腫、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長期服用甘草。
回覆列表
甘草具有廣泛的藥性和對百藥的補益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通除百毒,調和諸藥。所以很多人經常會在中藥處方中加入甘草這一味藥。但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證,絕不可能是病皆可用。
甘草,雖然在中藥處方中應用十分廣泛,但近幾年隨著藥學研究的深入,也有許多報道關於甘草不可用的方面。如病勢急而不宜緩者、氣機壅滯而正不虛者、有形實邪內阻者、作用部位不相宜、配伍禁忌等諸方面皆不可應用甘草。甘草可引起低血鉀症,並論述了甘草有效成分次酸致低血鉀症的5個機理:①甘草次酸具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②甘草次酸能增強醛固酮的活性;③甘草次酸抑制肝臟5α及5β甾類還原酶活性;④甘草次酸與鹽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⑤甘草次酸對Ⅱ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Ⅱβ—OHSD)的抑制作用。雖然現代中藥學研究的有效成分作用不能等同於傳統的中藥功效,但還是要作為參考。
在中藥配伍禁忌的十八反中有“藻戟遂芫俱戰草”之說,含有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的中藥處方都不適宜加入甘草,雖然近幾年有些研究表明少量甘草可以配伍這幾個藥物,但還是要謹慎。2.藥物配伍得當,療效顯著;配伍不當,則會降低療效出現不良後果。如酸甘化陰法中甘草和酸味藥的劑量比要恰當。 3.嘈雜吐酸明顯者,不宜用甘草。因甘草溼壅滯中焦而胃脘脹滿者不宜用。因甘草味甘性緩,會助溼邪難解,脹滿加劇,如用時必配伍溫散之品方可。“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 5.熱證實證需清熱時要用生甘草,虛寒證需補益時則用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