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1、影響:三教合一推動了宋明理學的產生。

    三教合一的概念源於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道、佛兩教的需求有明顯的缺口,那這個缺口的矛頭直指儒,而此時,朱子的理學“退化”,即理學沒有對生死概念的闡述和對人心的安撫,單靠儒是無法宗教化的。鑑於此,儒終於從哲學理論,從而被提到一個宗教的概念上,與道、佛並列。

    2、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個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場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場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場的三教融合三種類型。對於此種現象,學者多以三教合一統而論之。然有些學者極其曖昧,對儒道融合佛教的三教合一多鄙視不屑、對佛教融合儒道的三教合一多讚美讚歎或避而不談、甚至認為儒道好的思想也幾乎皆從佛教而來。然而,從三教並立到三教合一,則有一個過程。元明間“三教合一”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三教間關係已經具有內質的演變。

    3、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

    宋明理學大致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個階段:“程朱理學”的核心是“天理”說和“格物致知”論;“陸王心學”是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無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說,也是強調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程朱理學在南宋以後成為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陸王心學在明中期以後得到廣泛傳播。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是儒、釋、道三教長期爭論和融合的果實,也是春秋戰國和漢代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體系的完善過程。它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形態呈現出來,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產生原因:

    ①經學的發展瓶頸促使了儒學內部的改革

    ②佛教、道教的衝擊

    ④ 先秦儒道、諸子分家後,儒家宇宙論、本體論、心性論的不完善

    ⑤理學家們的個人努力,提出復興理學

    ⑥儒家的正統地位受到打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致近期菲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