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源說歷史
-
2 # 金剛小咕嚕
劉備這個人物很複雜。我們先看一下當時的人對劉備的評價吧(出自《三國志》)
1. 同宗的劉元起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2. 陶謙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3. 袁紹說“劉玄德弘雅有信義”
4. 呂布的謀士說:“備數反覆難養,宜早圖之。”
5. 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6. 劉璋的謀士說:“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7.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8. 劉曄:“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
9. 孫勝、賈詡:“劉備雄才。”
10. 諸葛亮:“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
11. 孫權:“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7. 陳壽的總結:“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另外,從所有當時人對劉備的評價來看,這個哥們兒最大的特點就是厚道!三國志裡有這麼一段形容其厚道的地方。“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 對手下人從來不擺架子而且格外尊重部下的形象躍然紙上。
另外那個故事已經很著名了,就是感動了來刺殺劉備的刺客放棄了刺殺。這要有多麼滿滿地誠意啊。
陶謙,袁紹,曹操都算得上是一時豪傑,也都真切地見過劉備,他們的評價很高。陶謙認為劉備德才兼備,袁紹認為劉備非常厚道,曹操說劉備有英雄的氣概(志向遠大),孫權說劉備能力跟曹操可以一比。
綜上所述,劉備的厚道是所有人都肯定的事實。既然談到厚道,在古代那種交通不發達的地方要贏得一個厚道的美名,需要做到怎樣呢?我覺得,基本上需要做到的就是沒有汙點。縱觀劉備的一生,好像真的沒有濫殺過什麼部下。反過來看曹操,看孫權,再看後面的司馬家,殺起人來真的是眼都不眨一下。
那麼我們不妨再研究一下,劉備的奮鬥目標到底是什麼?為了錢,為了美女?為了安穩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驅動著劉備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不搞清楚這個問題,是沒有辦法解釋劉備託孤的真正動機的。
顯然,劉備不是為了錢,因為以他的能力歸附曹操或袁紹應當無論如何都能混得還不錯。曹操的猜忌根本上也是因為劉備自己並不願意依附曹操,如果他真的是用錢,美女,安穩的生活就能收買的,那麼關羽大概是不會追隨他的。
那麼為了當皇帝?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但其實並不成立。曹操曾經寫過一個東西,揭示了他一路創業的心理路程。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只是想封侯,後來一點一點地才有了更大的欲求。劉備不可能一開始就想著當皇帝,儘管他最後稱帝,但在這之前那麼多年的奮鬥中,稱帝不應是一個設定好的驅動力量。
那麼他到底為了什麼?為了什麼?
這個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當然不是劉備肚子裡的蛔蟲,無法真實地告訴大家劉備到底為了些什麼。可是,我認為,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善待下人,幾十年如一日地不斷奮鬥,幾十年如一日地辛苦顛簸,不可能用一個皇帝的頭銜就能夠換來的。五十多歲的劉備還要親自帶兵去漢中作戰,去討伐東吳。縱觀劉備的一生,舒舒服服的日子好像就沒有幾天。皇帝?這樣一仗一仗地打,哪裡有福去享受這個皇帝呢?為了兒子?為了大漢朝?為了祖宗基業?
其實都不是,有那麼一種人,就是單純地覺得自己應該有一番作為,就是覺得如果舒舒服服地過小日子是比死還難受的。劉備就是這種人!他一切的奮鬥並不指向某個確定的真實的目標,他只是喜歡奮鬥,享受奮鬥,認為大丈夫在世間就該有所作為,認為自己閒著享清福就是辜負了天地造化所生的七尺之身。所以這是一個有著極強事業心,極強毅力和決心的工作狂!
那麼我們回來看他給諸葛亮託孤的話就能理解劉備真實的想法了,他是真的欣賞諸葛亮,欣賞他那種跟自己類似地工作狂的態度。相比起那個不甚開竅又貪圖享受的兒子來說,這份歷經千辛萬苦打拼出來的事業才是更重要的。劉備愛這份事業超過了愛他的兒子,所以只要這份事業能做大做強,他不在乎他的兒子。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找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這樣的老闆,他愛的不是錢,也不是女人,他以身作則,進辦公室比任何人都早,離開地比所有人都晚。他脾氣很好,只要對公司有利他就會採納,哪怕傷及他的顏面。他關心下屬,認為下屬才是公司最重要的核心。他跟公司員工住一樣的宿舍,吃一樣的飯,他不存錢,掙到的錢都投入公司或者分給下屬。當他生病的時候,他跟自己最信任的經理說:“我兒子可能不爭氣,會把我們辛辛苦苦搞起來的公司給敗掉,如果真的這樣,你一定要制止他,把他轟下去,自己去來當
回覆列表
應該為真實的。依據在《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描述如下,劉備在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段文字中描述了劉備任命了幾位輔政大臣來輔佐劉禪,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據此來看,劉備的確說過君可自取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