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哥談歷史

    黔江綠豆粉是享譽渝黔湘鄂幾省市邊區的名牌美食。黔江人愛做綠豆粉,更愛吃綠豆粉。綠豆粉清熱,吃了不上火,且口感好,食用方便。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最佳食物。

    綠豆粉製作講究“泡、磨、烙、燙”四道工序。先將上好的大米洗淨,加入一定比例的綠豆,在清水中浸泡至米粒稍稍變軟,大約得1-2天。綠豆的比例也極嚴格,少了無味,多了則不綿扎。然後用大石磨磨成漿。以前是用人力來推磨,老人用木勺將米粒、綠豆和青菜混合的原料一勺一勺地添進磨眼裡,年輕人1-2人則站著伸直雙手扶住磨搭,前仰後合地重複著簡單的動作,一圈一圈地轉動磨盤,乳白的米漿就從磨縫裡慢慢流出來了。推磨需要一定的技巧,初次推磨者操作起來會感覺艱難而有趣。現在推磨就容易了很多,多數人家已經不再使用人力推磨。大石磨下面安裝上馬達,用馬達來帶動磨軸轉動。但仍舊不使用打漿機,因為打漿機碾出來的漿做成的綠豆粉根本無法與用石磨碾出來的漿做成的綠豆粉相比[1] 。

    烙綠豆粉通常是在家裡的灶臺上進行。灶上的大鍋直徑約有一米,坐在灶前將柴草慢悠悠丟進大大的灶孔裡,灶邊的木凳上放著大盆剛磨好的漿,女人套著袖籠,繫著圍裙,沉心靜氣,先將大鐵鍋塗滿菜油,在漏眼細細的漏斗裡盛滿米漿,然後以鍋為紙,以漿為墨,女人晃動著手臂,自大鐵鍋的最裡圈開始,飛快地旋轉著畫著近乎同心的圓,一圈一圈向鐵鍋的邊緣擴充套件。那毛線般粗細的粉絲圍成的一個一個的圓圈井然有序,絕不交叉,絕不重複,一鍋約有近百圈,旋到臨近鍋邊時,漏斗裡的漿也剛好滴完。女人握著漏斗的手熟練地一頓,最後一滴漿點成一個小圓點,像一個休止符。女人的架勢就像樂隊指揮在演奏結束的收尾動作,果斷而乾淨。然後,女人把木製的大鍋蓋蓋在鐵鍋上,燜上大約半分鐘,綠豆粉就熟了。揭開鍋蓋,綠豆粉熱騰騰地散發著清香。女人用竹刷把輕輕一撩,絲絲縷縷的綠豆粉被捲起來扔進大竹筲箕裡。烙是綠豆粉製作的一項重要工序。

    綠豆粉烙好後,就該燙了。燙綠豆粉也很講究。新鮮肉末加豆瓣煸炒,加入骨頭湯,再放入香菌,繼續熬製。待湯翻滾,香味撲鼻而來,再用另一口鍋燒上清水,水開,用大竹筷夾起一卷綠豆粉放進水裡燙約十秒鐘,然後飛快地用漏勺瀝起放進大碗,澆上香菌肉末湯,灑上薑末、蔥花,淋上香醋。一大碗讓人垂涎欲滴、色香味俱全的綠豆粉就等著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口溜婚禮司儀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