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ili肝病大講堂
-
2 # 愛醫學愛生活
什麼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你的一種感染肝,它會導致器官的“疤痕”,肝衰竭和癌症。如果不治療,它可能是致命的。當人們接觸到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的血液、傷口或體液時,這種病毒就會傳播開來。
這很嚴重,但如果你成年後患上這種病,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你的身體在幾個月內就能戰勝它,你的餘生都是免疫的。這意味著你不能再得到它了。但是如果你在出生的時候就得到了它,它就不太可能“消失”。
乙肝的症狀是什麼?當你第一次被感染時,警告訊號包括:
黃疸-面板或眼白變黃,小便變成棕色或橙色。淺色便發熱持續數週或數月的疲勞胃病,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在你感染病毒後的1到6個月內,症狀才會出現。你可能什麼都感覺不到。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這種病,他們只有透過血液測試才能發現。
什麼傳播途徑導致乙型肝炎感染?感染乙型肝炎最常見的途徑包括:
做愛。如果你和你的伴侶的血液、唾液、精液或陰道分泌物進入你的身體,你就可以感染乙肝病毒。共用針頭。這種病毒很容易透過受感染血液汙染的針頭和注射器傳播。意外的針頭。醫護人員和任何接觸人類血液的人都可以這樣得到。母親對孩子。患有乙型肝炎的孕婦可以在分娩時將其傳染給嬰兒。但是有一種疫苗可以防止新生兒感染。乙肝是如何診斷的?如果醫生認為你有乙肝,他會給你做一次完整的體檢。他會檢查你的血液看你的肝臟是否發炎。如果你有乙肝症狀和高水平的肝酶,你將接受以下測試:
我們都知道,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三種,母嬰、血液和性行為。其中,母嬰傳播為垂直傳播,血液和性多為水平傳播。乙肝病毒在垂直傳播後經常引起慢性感染,但主要還是水平傳播後自我限制的急性感染為主。慢乙肝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持續感染導致的。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病毒感染非常常見。打個比方,我們都知道感冒分為細菌型和病毒型。但是,我們基本上沒有聽說誰的病毒性感冒遷延不愈,也就是說,感冒病毒不會造成慢性感染。那麼各位乙肝患者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垂直傳播的乙肝病毒就有造成持續的慢性感染能力呢?
HBV抑制先天免疫系統HBV抑制多種免疫訊號通路
HBV DNA聚合酶(Pol)結合DDX3抑制IRF3的啟用,儘管HBV pgRNA啟用RIG-I透過MAVS、TBK1和IRF3可誘導III型IFN,但HBx與MAVS的結合會破壞RIG-I訊號通路。HBcAg可以在Kupffer細胞中啟用TLR2,以誘導抗炎細胞因子IL-10的表達,HBeAg可以抑制PBMC中的TLR2和TLR4訊號,抑制TNF-α的表達。細胞內HBeAg也可以抑制TLR訊號。
HBV抑制自然殺傷細胞
自然殺傷細胞(NK)是先天免疫的重要效應細胞。它們對病毒感染提供快速反應,從而對病毒進行清除。研究人員觀察到NK細胞的活動在持續性HBV複製患者中受到抑制,故而認為HBV可以透過抑制NK細胞從而逃避先天免疫系統的清除作用。
HBsAg抑制機體免疫有研究表明HBsAg可以結合到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上,透過干擾下游訊號通路選擇性地抑制TLR2配體和TLR4配體誘導的IL-12和IL-18的產生(這些都是調控免疫反應的細胞因子),從而抑制機體免疫。機體免疫被抑制,病毒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複製而不被機體清除。
HBV持續感染與年齡相關透過水平傳播接觸乙肝病毒的人往往會發展為自我有限的急性感染(成人感染),大部分可以經過治療或自行恢復痊癒。相反,透過垂直傳播從母親那裡獲得病毒的嬰兒經常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水平傳播通常發生在成年人之間,垂直傳播發生在生命早期,我們猜想:感染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成人和幼兒之間的免疫力差異造成的。
腸道微生物群影響區域性和全身免疫反應,這可能為 HBV 永續性的年齡依賴效應機制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周等人發現,C3H/HeN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群在9週年齡後才穩定下來。在腸道菌群未穩定的情況下,適應性體液和細胞免疫以及小鼠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不足。會導致病毒永續性長達26周。他們的結果表明,穩定的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HBV清除宿主免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嬰兒時期腸道微生物菌群不夠穩定將促使HBV持續感染。
劃重點HBV 可以抑制先天免疫系統的訊號通路,從而逃避清除。血清中HBsAg也可以抑制機體免疫系統;HBV可以抑制 NK 細胞(自然殺傷細胞)以增強其自身的複製。它還可以利用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和腸道微生物群的不穩定的機體環境促進其在垂直傳播後在患兒體內的永續性感染。
知此知彼方可百戰百勝,各位乙肝戰友要多多瞭解乙肝病毒,才能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與它抗爭。大家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漲姿勢了?現在,不知道乙肝母嬰阻斷的重要性了嗎?
參考文獻:Tsai KN, Kuo CF, Ou JJ. Mechanisms of Hepatitis B Virus Persistence. Trends Microbiol. 2018;26(1):33–42. doi:10.1016/j.tim.2017.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