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漫史話
-
2 # 山海明
清朝皇帝們本是來自東北的少數名族,何以做到個個文武雙全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朝統治者重視皇子讀書,習武,並且注重從中借鑑,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才締造了皇子們個個文武雙全的神話。
清朝第一家庭的子弟們是怎麼讀書的?這就要講講他們的子弟學校,上書房。
皇子們在上書房不僅要學習漢語,滿語,蒙古語,還要學習騎射,鳥槍,刀槍機械和算數等科目。事件上抓的很緊,規定卯入申出,十多個小時。而且皇子們還要提前一個小時,就是4點左右,到上書房複習昨天的功課,申時二刻放學後,還要去練習騎馬射箭,真正結束已經是19時許了。
前言
清代福格所寫的風俗掌故筆記《聽雨叢談》對清代皇子如何讀書等場景有具體描述,本書一共十二卷。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參考一下。
那麼清代皇子們如何讀書呢,在哪兒讀書?以及讀書的時間在什麼時候...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讀書的地方尚書房,在乾清宮東南廊屋北向的位置。這裡是清代皇子讀書的地方。清宣宗道光之前,叫“尚書房”,道光年間,奉旨改為“上書房”。清朝的皇子長到六歲,就要入學,跟隨師傅受教。
尚書房在乾清宮東南廡北向,皇子讀書之所也。皇子年六歲,入學就傅。
師傅的選擇皇子的師傅,是由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保薦的。保薦人員一般為翰林官員。保薦原則是所保薦人員的人品優、學問好。保薦名額通常是一次數名。
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保薦人員之後,還要將所保薦者引見給主政者。保薦次日,主政者在便殿詔對所保薦人員,類似於現代社會的面試。主政者的現場詔對,主要是觀察被保薦人員的器量與才識。主政者確定最終人選的標準是,其人必須端正、謹飭。
主政者確定人選之後,欽點某位翰林官員為某位皇子的授讀師傅。這位詔對後欽點的授讀師傅,為教授該皇子學習的主要負責人。同時,內廷還會根據情況,再委派一到兩位官員,作為授讀師傅的副手。皇子的授讀師傅,有特定的稱謂,即上書房行走。能夠成為皇子授讀師傅的人選,一般在聲望上,都可與相國平齊。
由上書房總師傅翰林掌院學士,保薦品學兼至翰林官若干員引見,次日詔對便殿,察其器識端謹者,欽點某某為某皇子授讀師傅。又派一二員副之,謂之上書房行走。得預斯選者,鹹具公輔之望。每日皇子於卯初入學,未正二刻散學。散學後習步射,在圓明園五日一習馬射。寒暑無間,雖婚娶封爵後,讀書不輟。道光年間,惠親王年將四十,兼掌職任,公事畢照常讀書。咸豐五年,恭親王初解軍機,仍赴上書房讀書。是以我朝諸王,皆能通達簡翰,雅度端凝,良由積學功深,有非寒士所能者也。
讀書的時間每天早上,皇子在卯初時刻(早上5:00~5:40)就要進入上書房;未正二刻(中午14:30)才能散學。
散學之後,皇子並不能自由玩耍,還要學習步射,也就是要徒步使用弓箭射擊。另外,每五天,還要在圓明園學習一次馬射,即騎馬射擊。
皇子的這種學習,無論冬寒夏暑,都不能間斷。一些時候,即使皇子已經婚娶封爵,仍然需要繼續讀書,不能中輟。道光時期,惠親王(綿愉)都快四十歲了,他還兼掌內廷的職務,公事完畢之後,還要照常讀書。
讀書的具體情況據說,皇子幼年入學讀書時,與師傅同席位,相對而坐。本日學習的內容,師傅讀一句,皇子跟著照讀一句。這樣反覆誦讀,朗朗上口之後,還要再讀百遍。另外,這種讀書法以五天為期,本日學習內容完成之後,前四天新學的內容,還要一起讀百遍。六天以前的學習內容,一半都稱作熟書。大約每隔五天,還要複習一次熟書。就這樣週而復始,沒有間斷。這種教習的方法、這種管理的嚴格,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學子可以做到的。
皇子沖齡入學讀書,與師傅共席向坐。師傅讀一句,皇子照讀一句,如此返復上口後,再讀百遍,又與前四日生書共讀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謂之熟書。約隔五日一復,週而復始,不有間斷,實非庶士之家所及也。
授課的內容皇子進入書房之後,先要學蒙古語兩句;要挽竹板弓一定的次數;讀滿清文字的書籍二刻鐘(半小時);從卯正末刻(早上6:45以後?)讀漢字書籍;有時要到申初二刻(下午中午15:30)才能散學;散學之後,吃晚飯;晚飯之後,還要練習射箭。
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陽節、中秋節、萬壽節(皇帝生日或皇太后生日)、自己的生日,可以放五天假。其他的日子,即使是除夕,也要讀書,不能停止。
每日功課,入學先學蒙古語二句,挽竹板弓數開,讀清文書二刻,自卯正末刻讀漢書,申初二刻散學。散學後晚食。食已,射箭。每日一朝於上前及皇太后、皇后宮。
清史相關記載《清史稿. 本紀.咸豐五年》:辛巳,恭親王奕訢罷直軍機,回上書房讀書。
《清史稿. 列傳. 惇勤親王奕誴》: 二十六年,以皇五子奕誴為緜愷後,襲郡王。文宗即位,命在內廷行走。奕誴屢以失禮獲譴。咸豐五年三月,降貝勒,罷一切職任,上書房讀書。
《清史稿. 列傳. 謝墉》: (乾隆)五十四年,上察直上書房,諸臣多曠班,墉七日未入直,復降編修,在修書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