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沙漠玫瑰36978261

    謝謝邀請。是的,當時賈島寫下[題李凝幽居]時對鳥宿池邊樹,僧敲夜月下門"。對用‘敲’和‘推’舉棋不定,就騎著驢試著用敲好推好,正好撞到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到韓愈面前,韓愈十分生氣地說:你走路怎麼不看路呢?賈島慌忙上前陪禮,說明原因不知用推和敲哪個好。韓愈聽後沒有責備他反而幫他分析認為還是敲好,即便是夜深人靜也還是敲即禮貌又響亮。韓島聽後認為言之有禮,點頭稱讚,就用了僧敲月下門。從此和韓愈成朋友。後人把推敲比喻反覆琢磨,斟酌。我認為敲好些,是深夜拜訪推門就進會嚇到李凝的。

  • 2 # 小琴說詩詞

    不妨先來看一下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個故事就是“推敲”一詞的來歷。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賈島,唐朝著名苦吟派詩人。

    一看苦吟派這個詞,就會聯想到他們這個派別的詩人可能活得特別累,有時候會為了詩句中的某一個字或某一個詞著了魔一樣思考來思考去,現在這樣的詩人幾平絕跡了,不但這樣的詩人絕跡了,連詩都快要絕跡了,這年頭寫詩的、讀詩的人越來越少了。不過,古代人的這種推敲精神,對文字的精益求精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先說賈島,河北涿州人,離北京很近的一個地方,唐朝的時候那地方叫范陽,那時候這裡不是什麼好地方,安祿山的老巢就設在這裡,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了,這裡依然不是什麼好地方,長期為藩鎮割據,有國中之國的感覺,老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這樣的地方,經濟很不發達,但是不影響出賈島這樣的大詩人。賈島出身草根,靠著苦讀去考舉人,考來考去總是落榜。

    既然考不上國家公務員,不能總這樣耗下去了,也老大不小的了。像他這種貧民出身的,到寺院當僧人也是一條謀生之道,至少會有一碗飯吃餓不死。他大概也覺得回老家無顏見鄉村父老,於是,就在長安城附近找了家寺院當了和尚。

    賈島這個僧侶和一般的僧侶不一樣,他不但有文化,而且文化底子很厚,經常寫詩吟詩,在寺院裡,他也屬於另類。他修行的時候很認真,這種苦行僧的生活,讓他變得更加內向,更加沉默寡言,只有用詩來表達內心的感悟。

    不過,在寺院裡他也沒寫成幾首詩。賈島寫詩,每寫一首,一個字一個字斟酌,有時候幾年作一首詩,比寫一部長篇小說都難。雖然苦了些,但是因為喜歡,他還是苦吟不輟,趕上詩性上來,就吟請一首。

    賈島這種性格的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其中有一位是李凝,這個人是個隱士。那時候的隱士就是隱居的人,這些人都是一些名人,曾經做過大領導,或者是在某一學科有一定影響的學者,不知因為什麼厭倦了時政,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找一個偏僻的角落隱居起來,過著與世無爭的恬靜生活。李凝隱居的地方在長安城郊外,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

    賈島白天大概是太忙,於是月夜偷閒騎著頭驢,遠道去拜訪這個叫李凝的朋友。那一夜月色很好,李凝的小屋兀自立在寂靜的月夜中。到了門前,賈島去叩門環,沒人應聲,也就是說李凝沒在家。那一夜賈島作了這首《題李凝幽居》。那一夜賈島住在哪兒?不知道,也許他推門進了李凝的小屋住了一夜;也許那一夜他就騎著驢瞎轉悠,第二天一早回到長安。

    一路上,他就琢磨自己昨晚上寫的那首詩,自我感覺還不錯,只是其中的一句“僧敲月下門”中的一個字讓他難以定奪:這個地方的“敲”,如果換成“推”是不是更好呢?他拿不定主意,一會兒覺得用“敲”好一些,一會兒又覺得用“推”好一些,按照他的一貫作風,就這樣一個字,說不定能琢磨個三五天。

    進了長安城,賈島騎在毛驢上,一邊吟詩,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這個動作很滑稽,顯得他神經兮兮的,大街上的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他根本沒感覺出來,還沉浸在他的推敲之中。

    那時候,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正在京城做官,當時正是他最輝煌的時侯,他的出行,還有儀仗隊前呼後擁的,韓愈的轎子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那聲勢和動靜一定不會小,路上的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可賈島還沒從他的詩夢裡醒過來,一頭闖進了儀仗隊中。

    韓愈的保衛人員攔住賈島和他的毛驢,問:幹什麼的?賈島這才發現自己闖禍了,怎麼稀裡糊塗地闖進高官的儀仗隊裡來了,這不是自找倒黴嗎?這種情況最輕的也要被臭罵一頓,重的就不敢想了。

    韓愈的隨從把賈島押到韓愈面前,說發現一個闖進儀仗隊的不法分子。韓愈坐在轎子上,上下打量著這個人,穿著破舊的僧衣,騎著瘦弱的毛驢,就問:你怎麼到這裡來了?賈島只好如實回答。

    韓愈聽到這個人說在思考詩句,就問他在想什麼詩句。賈島把自己昨晚上寫的那首詩背了一遍,說其中的一個字不知是用“推”還是用“敲”好。韓愈覺得這人寫的詩還不錯,為了推敲這兩個字,韓愈思考良久,最後說:這個地方我感覺用“敲”為佳。

    為什麼用“敲”呢?

    一是像李凝這樣的幽居隱土的家,推門就進是不合適的,應當是敲門禮貌些;

    二是寂靜的深夜,只有這個“敲”才能更襯托出夜的寂靜空曠。

    賈島也覺得有道理。他對轎子裡的這個官員另眼相看,韓愈身邊的隨從說“還不謝恩”,賈島這才知道自己遇上的竟然是韓愈。由此,“推敲”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韓愈和賈島也成了好朋友,後來賈島經常到韓愈府上去拜訪。韓愈問賈島:怎麼不參加科考,考取功名呢?賈島說:哪是不考啊,是考不上。韓愈就鼓勵他接著考,賈島後來棄佛從儒。還了俗,賈島依然是屢試進士不第。後來他就不再考了,到四川當了一陣子長江主簿和普州司倉參軍,後來晉升為普州司戶參軍,還沒上任就逝去了,那年賈島六十四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鑑別玉石手鐲手串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