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餐飲都有什麼坑? 我是一個熱愛美食,鑽研美食的人,最終我把這份熱愛轉變成做美食,賣美食。 2018年底,我決定涉足美食。美食講究特色,我們的美食主打雲南風味,小鍋米線,雲南鐵板炒飯,我們憑藉在雲南生活了12年,在超市經營美食多年的經驗,在原料方面,也採用雲南當地的調料,爭取原滋原味體現雲南特色。開始我們是想找商場美食城這類平臺,我們考慮到自己沒有經驗,生意好的美食城,進場費,押金,租金等等費用很高,生意不好的,費用低些,但又沒有人流量。最後我們選擇了學校。為了找到合適的學校,我們真是下了功夫。足足奔波了兩個多月,前前後後看了當地至少二十所學校,從一個學校餐飲的門外漢,透過多方瞭解,打聽,慢慢積攢了一些學校餐飲的經驗。學校餐廳現在大多承包給餐飲公司經營,結賬也都結給餐飲公司,賬期一般50多天,不像門店,天天可以見到現金。苦苦奔波了兩三個月後,我們經過多方比較,權衡,最終選擇了一所一本大學。交了1萬元押金,簽了半年合同,租金2.3萬元,而實際經營從3月到6月,不過4個月的時間,這樣算下來,一個1.8米的小視窗,一個月的實際租金其實合到了將近6000元,洗消費每月800元,水電公攤一個月200元,算下來又是1000元,所以不大點的視窗一個月的固定費用為7000元。這也是經營完這一個學期我們才搞明白的!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做學校餐飲的故事,也給大家絮叨一下做學校餐飲要注意的問題。
學校餐飲的幾個大坑:
第一坑:以為學生多,吃飯的人就一定多。原則上,這種觀念沒毛病,但前提是一定不能忽略商戶的數量。選擇學校是做學校餐飲成敗的根本,但並不是學生多,吃飯的人就一定多,更不能輕信什麼萬人大學的噱頭,否則你會死得很慘。我們就得到了血淋淋的教訓。我們選的這所大學號稱三四萬人,但學校除了大型餐廳三個外(商戶加起來得有近260家左右),另外學校內部還有兩個餐飲區(商戶怎麼也得有40多家吧),再加上學校外圍林林總總的餐飲,還可以送外賣進學校,餐飲競爭可謂慘烈。我們所屬的餐廳為第三餐廳,裡面商戶最多,光餐廳內部排號已到86號,也就是說有86個視窗,再加上餐廳外圍的門面,少說也有百家!而我們餐廳又是三個餐廳中離學生宿舍最遠的,所以有的學生在這裡上了4年大學,來餐廳吃飯的次數用指頭都數得過來,更有甚者都不知道三餐的存在。所以我們餐廳賠錢的商戶應該是最多的!因此,選學校除了學生多,更要看內部和外圍的商戶多不多!
第二坑:以為學生休息時間有多長,餐廳賣飯的時間就有多長。錯了!中午休息2個小時,其實賣飯的時間不到半小時,而真正售飯高峰只有15分鐘,時間短暫的簡直沒有天理!很多商戶都是從早上8點多就開始備餐了,忙活了三四個鐘頭,到頭來只能收割十幾分鍾!而對於我們這些產品需要一份一份煮,一份一份炒的商戶,這簡直是毀滅般的打擊!
第三坑:但凡外賣紅火的學校,對於新進的商戶,其實就是大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商戶,大多不太懂得美團,餓了麼的經營之道,等到摸到門道,合同期也到了,別人一天能接100多單,你不懂外賣運營,每天只有兩三單。到了最後,你會驚喜地發現,但凡能活下來的,其實都是外賣做得好的。
第四坑:在學校,千萬不要迷信現炒現做,本來這是特色,是優勢,但進了學校,基本都意味著活不好和要死掉。麻辣燙會好一些,因為它可以一次出好幾鍋。象鐵板現炒,得一份一份炒,從打餐,到上鐵板炒,到出餐,每一份都要1分半鐘,即使一次出三四份,這速度怎麼也趕不上人家現盛直接出餐的。別人長長的隊伍很快就沒了,你這邊開始多長,後來還多長,貌似生意紅火,實則並沒有賣貨。所以,在學校只能選出餐快,做好的,盛了就走的產品,一定不要抱著做美食的情懷去做,因為在學校,沒有美食,只有速食。
第五坑:學生看著很多,卻沒有你的菜。學生是個很有意思的群體,我們通常以為他們很年輕,會好奇,會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吃飯和生活上,我發現他們大多固守成規,大多沒有品味和隨意湊合。學生不少,可是願意嘗試新商家,新味道的學生很有限,往往只是看一眼,就走過去了,他們依然會照著以前的老習慣,奔著熟悉的老味道。學生的這一特點對於新商戶是很致命的。所以餐飲競爭激烈的學校,餐廳往往會呈現出幾個幹了多年的老鐵視窗,象點綴一樣映襯著那些換成走馬燈樣的流水視窗。而這樣的景象,往往昭示著競爭的殘酷,因為總有人血本無歸!
第六坑:以為學校的費用較低。其實不然,對於動輒一年就要5萬租金的學校,其實費用真的很高,因為在其它地方,象美食城,門店,一年都是12個月,而學校除了寒暑假3個月外,還要除掉每月節假日放假,週六週日,還有臨近考試那個月學生沒課等日子,這樣一算一年再減去2個月也不算多。因為那些日子的銷售至少要減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所以按年繳租的學校,月租不是除以9,更不是除以12,而是除以8甚至7。如果正常情況下,你每天銷售額為1000,那你一年的銷售額一般是21萬至24萬左右,年租5萬,年公攤1萬,年電氣水1.5萬,原材料成本按35%是7.5-8萬,還剩6萬-9萬,這還要再減去裝置的投入,這個計算還是保守的計算,最後再問你有幾個人 ,你們每個人一年到頭,最後能分多少錢?!所以很多商戶每天賣1000,忙得不亦樂乎,最終還是不賺錢。
學校餐飲套路還是蠻深的,想做學校,一定要看準產品,看準學校,多瞭解,多考察,不要盲目,更不要輕敵。
學校餐飲都有什麼坑? 我是一個熱愛美食,鑽研美食的人,最終我把這份熱愛轉變成做美食,賣美食。 2018年底,我決定涉足美食。美食講究特色,我們的美食主打雲南風味,小鍋米線,雲南鐵板炒飯,我們憑藉在雲南生活了12年,在超市經營美食多年的經驗,在原料方面,也採用雲南當地的調料,爭取原滋原味體現雲南特色。開始我們是想找商場美食城這類平臺,我們考慮到自己沒有經驗,生意好的美食城,進場費,押金,租金等等費用很高,生意不好的,費用低些,但又沒有人流量。最後我們選擇了學校。為了找到合適的學校,我們真是下了功夫。足足奔波了兩個多月,前前後後看了當地至少二十所學校,從一個學校餐飲的門外漢,透過多方瞭解,打聽,慢慢積攢了一些學校餐飲的經驗。學校餐廳現在大多承包給餐飲公司經營,結賬也都結給餐飲公司,賬期一般50多天,不像門店,天天可以見到現金。苦苦奔波了兩三個月後,我們經過多方比較,權衡,最終選擇了一所一本大學。交了1萬元押金,簽了半年合同,租金2.3萬元,而實際經營從3月到6月,不過4個月的時間,這樣算下來,一個1.8米的小視窗,一個月的實際租金其實合到了將近6000元,洗消費每月800元,水電公攤一個月200元,算下來又是1000元,所以不大點的視窗一個月的固定費用為7000元。這也是經營完這一個學期我們才搞明白的!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做學校餐飲的故事,也給大家絮叨一下做學校餐飲要注意的問題。
學校餐飲的幾個大坑:
第一坑:以為學生多,吃飯的人就一定多。原則上,這種觀念沒毛病,但前提是一定不能忽略商戶的數量。選擇學校是做學校餐飲成敗的根本,但並不是學生多,吃飯的人就一定多,更不能輕信什麼萬人大學的噱頭,否則你會死得很慘。我們就得到了血淋淋的教訓。我們選的這所大學號稱三四萬人,但學校除了大型餐廳三個外(商戶加起來得有近260家左右),另外學校內部還有兩個餐飲區(商戶怎麼也得有40多家吧),再加上學校外圍林林總總的餐飲,還可以送外賣進學校,餐飲競爭可謂慘烈。我們所屬的餐廳為第三餐廳,裡面商戶最多,光餐廳內部排號已到86號,也就是說有86個視窗,再加上餐廳外圍的門面,少說也有百家!而我們餐廳又是三個餐廳中離學生宿舍最遠的,所以有的學生在這裡上了4年大學,來餐廳吃飯的次數用指頭都數得過來,更有甚者都不知道三餐的存在。所以我們餐廳賠錢的商戶應該是最多的!因此,選學校除了學生多,更要看內部和外圍的商戶多不多!
第二坑:以為學生休息時間有多長,餐廳賣飯的時間就有多長。錯了!中午休息2個小時,其實賣飯的時間不到半小時,而真正售飯高峰只有15分鐘,時間短暫的簡直沒有天理!很多商戶都是從早上8點多就開始備餐了,忙活了三四個鐘頭,到頭來只能收割十幾分鍾!而對於我們這些產品需要一份一份煮,一份一份炒的商戶,這簡直是毀滅般的打擊!
第三坑:但凡外賣紅火的學校,對於新進的商戶,其實就是大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商戶,大多不太懂得美團,餓了麼的經營之道,等到摸到門道,合同期也到了,別人一天能接100多單,你不懂外賣運營,每天只有兩三單。到了最後,你會驚喜地發現,但凡能活下來的,其實都是外賣做得好的。
第四坑:在學校,千萬不要迷信現炒現做,本來這是特色,是優勢,但進了學校,基本都意味著活不好和要死掉。麻辣燙會好一些,因為它可以一次出好幾鍋。象鐵板現炒,得一份一份炒,從打餐,到上鐵板炒,到出餐,每一份都要1分半鐘,即使一次出三四份,這速度怎麼也趕不上人家現盛直接出餐的。別人長長的隊伍很快就沒了,你這邊開始多長,後來還多長,貌似生意紅火,實則並沒有賣貨。所以,在學校只能選出餐快,做好的,盛了就走的產品,一定不要抱著做美食的情懷去做,因為在學校,沒有美食,只有速食。
第五坑:學生看著很多,卻沒有你的菜。學生是個很有意思的群體,我們通常以為他們很年輕,會好奇,會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吃飯和生活上,我發現他們大多固守成規,大多沒有品味和隨意湊合。學生不少,可是願意嘗試新商家,新味道的學生很有限,往往只是看一眼,就走過去了,他們依然會照著以前的老習慣,奔著熟悉的老味道。學生的這一特點對於新商戶是很致命的。所以餐飲競爭激烈的學校,餐廳往往會呈現出幾個幹了多年的老鐵視窗,象點綴一樣映襯著那些換成走馬燈樣的流水視窗。而這樣的景象,往往昭示著競爭的殘酷,因為總有人血本無歸!
第六坑:以為學校的費用較低。其實不然,對於動輒一年就要5萬租金的學校,其實費用真的很高,因為在其它地方,象美食城,門店,一年都是12個月,而學校除了寒暑假3個月外,還要除掉每月節假日放假,週六週日,還有臨近考試那個月學生沒課等日子,這樣一算一年再減去2個月也不算多。因為那些日子的銷售至少要減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所以按年繳租的學校,月租不是除以9,更不是除以12,而是除以8甚至7。如果正常情況下,你每天銷售額為1000,那你一年的銷售額一般是21萬至24萬左右,年租5萬,年公攤1萬,年電氣水1.5萬,原材料成本按35%是7.5-8萬,還剩6萬-9萬,這還要再減去裝置的投入,這個計算還是保守的計算,最後再問你有幾個人 ,你們每個人一年到頭,最後能分多少錢?!所以很多商戶每天賣1000,忙得不亦樂乎,最終還是不賺錢。
學校餐飲套路還是蠻深的,想做學校,一定要看準產品,看準學校,多瞭解,多考察,不要盲目,更不要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