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子故事蓮子說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

    孩子脾氣不好,原因是什麼?

    不同年齡階段,大致的原因做如下歸納,希望給家長朋友一些啟發:

    0到6歲,孩子愛發脾氣,很大一個原因,有可能跟他說話不利索有關。

    很多孩子到了兩歲甚至三歲都沒辦法和家人用語言來溝通。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當我們沒辦法說出我們的需求,內心會不會苦悶?當我們有了情緒,沒辦法傾訴,會不會很容易用發火來宣洩情緒?

    由於語言發育的滯後,很多孩子也沒辦法跟家長有良好的交流,這也導致了情緒的不穩定,家長看到的表現就是孩子脾氣大。

    0到6歲孩子愛發脾氣,還有一個原因,有可能是家長沒有給他做好延遲滿足的訓練。

    簡單來說,平時帶孩子,孩子要什麼,很快就滿足他,甚至是立刻滿足他。 這導致孩子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有需求立刻要被滿足,否則就大哭大鬧。延期滿足沒有訓練好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會更難管,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六歲之前循序漸進的為孩子做好延遲滿足的訓練。比如孩子想要什麼玩具,可以讓他透過自己的勞動掙積分,掙夠積分兌換錢,去購買。這樣,孩子就習慣了:需要透過努力去獲得禮物。

    0到6歲,孩子發脾氣,還有一種可能性。這個孩子情商很高,他發現自己一發脾氣,父母很容易妥協,於是他就學會了這種技能,不斷透過發脾氣,讓父母妥協。6歲以上孩子發脾氣,有一種可能是小時候建立的習慣,孩子一有脾氣就滿足他,於是長大了也是這樣的習慣。6歲以上孩子發脾氣,還有一種可能性,他的獨立意識變得越來越強,他要證明自己能夠做主,而父母太多的控制他,讓他覺得太受約束了。

    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發育本身處於一個不穩定的階段,這時候,父母控制孩子,孩子想掙脫父母的控制,於是孩子就很容易透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6歲以上的孩子發脾氣,還有一種可能,父母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很反感,孩子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這時候就很容易透過發脾氣,來表達一種渴望:渴望有人理解他。還有一種可能性,是我們必須承認,有一些孩子天性裡是急躁的性格,這一類孩子,也更容易發脾氣。

    總之,愛發脾氣的原因是有很多,最突出的原因,一是家長的教養裡,規則沒建立好,孩子把發脾氣當成瞭解決問題的方式;二是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彼此的不理解,讓孩子透過發脾氣去宣洩。所以父母必須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你說呢?

  • 2 # 木棉黃黃紅

    父母為了讓孩子有耐心,也應該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一些,以下這幾種方法你不妨去嘗試一下:

    1.言傳身教:耐心聽孩子訴說,父母要學會耐心,才能讓孩子有耐心。如果父母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年齡還太小,說出的話是很隨意的,因此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愛時不時地打斷,或者只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什麼話也不願意對父母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在平時就應該耐心地聽孩子訴說,要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認真體會孩子心中的想法。

    2.耐心等待孩子成長

    父母不僅要耐心地教育孩子,還應該耐心地等待孩子從父母的教育中汲取成長的養料,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切勿包辦代替,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比如,父母可以耐心地教導孩子,放學回家之後必須把作業做完才能看電視,然後再給孩子一點兒時間,讓他逐漸養成這種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當然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等待。

    3.正確對待孩子的牴觸行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面對孩子的哭鬧反抗行為。這時候,如果父母只是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強制性地制止孩子的牴觸行為,那麼接下來的教育將很難再正常實施下去。為此,父母一定要拿出自己的耐心,瞭解孩子的真實意圖,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4.寬容淘氣的孩子

    最後,父母的耐心還體現在對孩子的寬容上。對於那些喜歡亂踢垃圾桶、在沙發上亂蹦亂跳的孩子,父母大可不必對其大呼小叫,嚴厲呵斥,而應該耐心地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幫助孩子找到另一種更合適的“試驗”方法。也許這些淘氣的孩子就是下一個愛迪生呢!

    5.讓孩子獨自看書,獨自學習,不要打斷孩子,如果孩子在專心地做一件事,不要隨意打斷孩子。如果經常打斷孩子,孩子在以後做事情時就會擔心被人打斷,從而不敢專心。很多家長喜歡在旁邊陪著孩子學習,以為這樣一方面能幫孩子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可以監督孩子是否用心。但這樣孩子容易產生依賴心理,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6.讓孩子專心去做一件事,要儘量避免孩子一心兩用,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做作業,這些行為要儘量杜絕。

    7.堅持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總之,父母想要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父母一定要讓自己更有耐心一些,對於孩子的錯誤要給予寬容和理解,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父母應該明白,世界上沒有不可愛的孩子,只有沒耐心的家長!只要父母有了耐心,那麼孩子的情商培養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完整的鳳凰之力能打得過宇宙之心滅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