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奚譽賢

    勞氏以嶗山為氏的姓氏。在今天的山東省青島市東面的海面上,一處有名的風景勝地——嶗山。嶗山在古時稱為勞山。居住在嶗山的人一直自為體系,一直到西漢時才開始與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們成為了漢王朝的百姓。西漢王朝在這個時候賜他們為勞姓,世代相傳。

    勞氏圖騰釋義

    勞,“勞動也”。勞的本義是用力過多,辛勤、勞苦。作為山名,同嶗。

    勞姓得姓始祖:嶗山人

    郡望:武陽、松陽、渤海。

    堂號:懷仁堂

    勞氏家譜現存:18部

    勞氏,其先居東海勞山,因氏焉。(見《通志·氏族略·以地為氏》)。

    注:中國先祖多以地名為姓氏,不足為奇。如:中國上古先祖陶唐氏(堯)居於陶(古地名)以陶為姓氏俗稱陶唐氏(上古帝君唐堯)。

    又如:中國先祖黃帝(軒轅氏)。黃帝(帝號)居軒轅之丘以軒轅之丘為氏。黃帝姓公孫又居於姬水之邊,後又改姬姓。

    勞氏名人:

    ①、勞堪

    明江西德化人,字道亭,號廬嶽。勞鉞族子。嘉靖三十五年進士。萬曆間,以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承張居正旨,羅織刑部侍郎洪朝選罪,下獄,虐死。居正死後,以貪虐被削籍戍邊。有《詩林伐柯》、《皇明憲章類編》等。

    ②、勞乃宣

    字玉初,浙江桐鄉人。同治進士,長期任直隸州縣官,充兩江總督幕僚。光緒三十四年(1908)召人都,充憲政編查館參議,政務處提調。宣統中,當選資政院碩學通儒議員,授江寧提學使,升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兼學部副大臣。清帝遜位,隱居淶水,主持德華人所立尊孔文社。“丁巳復辟”,授法部尚書,辭不受。著有《義和拳教門源流考》、《共和正解》、《遺安錄》、《古籌算考釋》、《約章纂要》、《詩文稿》。

    清廣東南海人,字孝於,號阮齋、巨峰。雍正十三年拔貢。乾隆元年舉鴻博,未中。任貴州龍泉、畢節等知縣。所至以興文教為己任。有《阮齋詩文集》、《春秋詩話》等。

    ④、勞諲

    宋濟州任城人。真宗時為京東轉運使。萊陽民有私採銀砂者,安撫使欲以劫盜論,諲力持不可,謂山澤之利人得有之,貸免甚眾。

    ⑤、勞鉞

    明江西德化人,字廷器。景泰五年進士。歷江浦、臨清、山陽三縣知縣,俱有政聲。成化八年官至湖州知府,建府學,纂府志,卒於官。

    ⑥、勞濟

    明江西德化人,字本仁。勞鉞子。通五經,尤長於《詩經》。舉人。教人以存心不欺為主。九江士大夫多出其門。卒年五十。

    ⑦、勞潼

    字潤芝。號莪野。廣東南海人。乾隆二十年中舉,後拒絕進取。研習孔、孟、朱子之學。著有《四書擇粹》十二卷,《孝經考異選注》二卷,《救荒備覽》四卷,《荷經堂古文詩稿》四卷。

    清(後金)滿洲鑲紅旗人,瓜爾佳氏。明萬曆二十六年,從東海安楚拉庫歸。太宗時至副都統。松山大戰時陣亡。

    ⑨、勞之辨

    字書升。石門(今浙江桐鄉)人。康熙初年進士。歷官禮部郎中,兵部督捕理事官,左副都御史。在貴州設驛馬以利塘報,停運湖南軍米。康熙四十七年(1708)密摺奏請復立已廢皇太子,被罷官逐回原籍。康熙五十三年卒。

    ⑩、勞崇光

    字辛陔。湖南善化(今長沙)人。道光進士。歷官廣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兩廣、雲貴總督。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使越南行冊封。咸豐中,長期在廣西會辦軍務,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同治初年,經營雲貴地區,屢戰勝,頗有政績。曾擊退石達開部太平軍。同治六年卒。諡文毅。

  • 2 # 中孚鑑

    中國我很多的姓氏,而勞姓就是其中一個。勞姓不僅漢族有此姓,而且回族、壯族、瑤族等民族亦有此姓。

    有關勞姓的流傳是和徐福有關,那勞姓真是徐姓改姓而來的嗎?勞姓真的是秦朝方士徐福的直系後裔嗎?

    雖然有關勞姓的有一個流源提到了徐福,但並非說勞姓就是徐福的直系後裔。當然勞姓也並非是徐姓改姓而來的。

    勞姓是起源於漢朝,其原本是以山為氏的姓氏。也就是說勞姓是和山有關的,這個山就是嶗山。嶗山在古代時稱為勞山。

    本來在嶗山住著的人們是有自己的生活,很少和外界來往。直到西漢時期居住在嶗山的人們才和外界來往。在和外界交往的的同時,也就變成了大漢王朝的百姓。漢朝廷因他們居住在嶗山,就以山為姓,於是朝廷就賜他們姓勞。

    這也就是說,勞姓是因嶗山而得姓,而徐福只是從這裡出海的。所以勞姓並非是徐福直系後裔的。

    勞姓多是分佈於上海松江、天津武清、山東魚臺、內蒙古烏海、山西太原、廣東江門、廣西田林江西九江等地。勞姓歷史名人比如有被稱為“二勞”的清朝人勞泉、勞革。唐朝時有勞夷,宋朝有勞因,等等。有關勞姓歷史名人的事蹟,這裡就不多做敘述。

  • 3 # 歷史在記錄

    “博勞”之官的後裔。古人雅稱用刑之官為“博勞”(伯勞),其後裔有“勞姓”。勞山(嶗山)居民的後裔。勞山在今天的山東省青島市東海面上,居住在勞山的人一直自為體系,很少跟外界交往。一直到西漢時才歸附漢朝,漢朝在這個時候賜他們以山為氏,世代相傳。或說是趙胡的後裔。南越王趙佗之孫趙胡遠支後裔遷居勞山,改“勞姓”。嫪毐的宗親。嫪毐得罪,被秦始皇滅族,嫪氏遠親無不脫逃,有逃至金陵附近者,三國時因孫吳建“勞勞亭”,而自稱“勞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要怎麼辦啊? 走路走多了就腰痠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