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涼水衝燙傷的地方,這樣一來會舒服一些。冷水沖洗的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從而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沖洗時間約半小時以上,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止。一般水溫約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如果燙傷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冷水處理後把創面拭乾,然後薄薄地塗些藍油烴、綠藥膏等油膏類藥物,再適當包紮1~2天,以防止起水泡。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針筒抽吸或剪個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則用消毒棉球拭乾,以保持乾燥,不能使水液積聚成塊。燙傷後切忌用紫藥水或紅汞塗搽,以免影響觀察傷後創面的變化。燙傷後浸泡在醬油裡是錯的,因醬油本身含有大量細菌,也不利於散熱,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燙傷後也不可塗抹牙膏。
面板燙傷要注意創面清潔和乾燥,冷水沖洗後應避免再浸水。約2~3天后創面即可乾燥。此時就不必塗藥。10天左右時間就可脫痂癒合。屆時若不癒合,則應請醫生看看是否因燙傷較深或有感染。燙傷後一般不用抗生素,如創面1~2天后還是紅腫、疼痛加劇,則有感染之嫌,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燙傷的等級
一度傷、燙傷只損傷面板表層,區域性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應立即脫去衣襪後,將創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時,再用麻油、菜油塗擦創面。
二度傷、燙傷是真皮損傷,區域性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針刺破水泡邊緣放水,塗上燙傷膏後包紮,鬆緊要適度。
三度傷、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並呈灰或紅褐色,此時應用乾淨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切不可在創面上塗紫藥水或膏類藥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
嚴重傷、燙傷病人,在轉送途中可能會出現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摩。傷員煩渴時,可給少量的熱茶水或淡鹽水服用,絕不可以在短時間內飲服大量的開水,而導致傷員出現腦水腫。
如果是被水火燙傷
水火燙傷處理的原則是首先除去熱源,迅速離開現場,用各種滅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立即將溼衣服脫去或剪破、淋水,將肢體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為止。還可用溼毛巾或床單蓋在傷處,再往上噴灑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水火燙傷可分為一度燙傷(紅斑性,面板變紅,並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生水泡),三度燙傷(壞死性,面板剝落)。對區域性較小面積輕度燙傷,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潔創面後,可外塗京萬紅、美寶潤溼燒傷膏等。對大面積燙傷,宜儘早送醫院治療。
燙傷的創面處理最為重要,先剃除傷區及其附近的毛髮,剪除過長的指甲。創面周圍健康面板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再用0.1%新潔爾滅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創面用等滲鹽水清洗,去除創面上的異物、汙垢等。保護小水泡勿損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針抽出血泡液,或在低位剪破放出水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汙染較重者,應剪除泡皮,創面用紗布輕輕輾開,上面覆蓋一層液體石蠟紗布或薄層凡士林油紗布,外加多層脫脂紗布及棉墊,用繃帶均勻加壓包紮。燙傷還可採用包紮療法、暴露療法等。
燙傷常易併發感染,故宜加用抗菌素,還可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燙傷的治療14法
燙傷的治療一:
先用涼水把傷處沖洗乾淨, 然後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 一般來說, 浸泡時間越早, 水溫越低(不能低於5℃,以免凍傷), 效果越好. 但傷處已經起泡並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燙傷的治療二:
用淡鹽水輕輕塗於灼傷處, 可以消炎。
燙傷的治療三:
在受傷處, 擦上醬油或蜂蜜、豬油、狗油、生薑汁, 均能收效
燙傷的治療四:
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 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 有消炎止痛作用.
燙傷的治療五:
切幾片生梨, 貼於燙傷處, 有收斂止痛作用.
燙傷的治療六:
小兒燙傷後, 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 塗搽傷處, 有療效.
燙傷的治療七:
輕度燙傷, 可將幹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後研細, 與菜油混合調成糊狀, 塗搽傷處, 能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八:
手足面板燙傷後, 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或桶內, 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 即可止痛消紅, 防止起泡. 若浸1~2小時,燙傷的面板可逐漸恢復正常。
如傷處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 可用一塊藥棉浸入白酒中, 取出貼敷在傷處, 並隨時將酒淋在藥棉上, 以防乾燥. 數小時後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燙傷的治療九:
面板被油或開水燙傷後, 可用風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塗於傷面, 面板未破者, 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
用金黴素眼藥膏塗在傷處, 數分鐘後可以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一:
燙傷後, 馬上抹些肥皂, 可暫時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二:
輕度燙傷後, 馬上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煤油裡, 數分鐘後可止痛, 並有消腫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燙傷的治療十三:
鱉甲1個, 燒灰或加冰片少許研細, 用香油調和, 塗搽傷面, 1日3次即可.
燙傷治療的十四:
發生小面積燙傷時, 立刻塗點牙膏, 不僅止痛, 且能抑制起水泡. 已起的水泡也會自行消退, 不易感染. 小面積二度燒傷1次即愈。
先用涼水衝燙傷的地方,這樣一來會舒服一些。冷水沖洗的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從而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沖洗時間約半小時以上,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止。一般水溫約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如果燙傷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冷水處理後把創面拭乾,然後薄薄地塗些藍油烴、綠藥膏等油膏類藥物,再適當包紮1~2天,以防止起水泡。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針筒抽吸或剪個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則用消毒棉球拭乾,以保持乾燥,不能使水液積聚成塊。燙傷後切忌用紫藥水或紅汞塗搽,以免影響觀察傷後創面的變化。燙傷後浸泡在醬油裡是錯的,因醬油本身含有大量細菌,也不利於散熱,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燙傷後也不可塗抹牙膏。
面板燙傷要注意創面清潔和乾燥,冷水沖洗後應避免再浸水。約2~3天后創面即可乾燥。此時就不必塗藥。10天左右時間就可脫痂癒合。屆時若不癒合,則應請醫生看看是否因燙傷較深或有感染。燙傷後一般不用抗生素,如創面1~2天后還是紅腫、疼痛加劇,則有感染之嫌,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燙傷的等級
一度傷、燙傷只損傷面板表層,區域性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應立即脫去衣襪後,將創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時,再用麻油、菜油塗擦創面。
二度傷、燙傷是真皮損傷,區域性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針刺破水泡邊緣放水,塗上燙傷膏後包紮,鬆緊要適度。
三度傷、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並呈灰或紅褐色,此時應用乾淨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切不可在創面上塗紫藥水或膏類藥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
嚴重傷、燙傷病人,在轉送途中可能會出現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摩。傷員煩渴時,可給少量的熱茶水或淡鹽水服用,絕不可以在短時間內飲服大量的開水,而導致傷員出現腦水腫。
如果是被水火燙傷
水火燙傷處理的原則是首先除去熱源,迅速離開現場,用各種滅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立即將溼衣服脫去或剪破、淋水,將肢體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為止。還可用溼毛巾或床單蓋在傷處,再往上噴灑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水火燙傷可分為一度燙傷(紅斑性,面板變紅,並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生水泡),三度燙傷(壞死性,面板剝落)。對區域性較小面積輕度燙傷,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潔創面後,可外塗京萬紅、美寶潤溼燒傷膏等。對大面積燙傷,宜儘早送醫院治療。
燙傷的創面處理最為重要,先剃除傷區及其附近的毛髮,剪除過長的指甲。創面周圍健康面板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再用0.1%新潔爾滅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創面用等滲鹽水清洗,去除創面上的異物、汙垢等。保護小水泡勿損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針抽出血泡液,或在低位剪破放出水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汙染較重者,應剪除泡皮,創面用紗布輕輕輾開,上面覆蓋一層液體石蠟紗布或薄層凡士林油紗布,外加多層脫脂紗布及棉墊,用繃帶均勻加壓包紮。燙傷還可採用包紮療法、暴露療法等。
燙傷常易併發感染,故宜加用抗菌素,還可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燙傷的治療14法
燙傷的治療一:
先用涼水把傷處沖洗乾淨, 然後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 一般來說, 浸泡時間越早, 水溫越低(不能低於5℃,以免凍傷), 效果越好. 但傷處已經起泡並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燙傷的治療二:
用淡鹽水輕輕塗於灼傷處, 可以消炎。
燙傷的治療三:
在受傷處, 擦上醬油或蜂蜜、豬油、狗油、生薑汁, 均能收效
燙傷的治療四:
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 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 有消炎止痛作用.
燙傷的治療五:
切幾片生梨, 貼於燙傷處, 有收斂止痛作用.
燙傷的治療六:
小兒燙傷後, 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 塗搽傷處, 有療效.
燙傷的治療七:
輕度燙傷, 可將幹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後研細, 與菜油混合調成糊狀, 塗搽傷處, 能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八:
手足面板燙傷後, 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或桶內, 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 即可止痛消紅, 防止起泡. 若浸1~2小時,燙傷的面板可逐漸恢復正常。
如傷處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 可用一塊藥棉浸入白酒中, 取出貼敷在傷處, 並隨時將酒淋在藥棉上, 以防乾燥. 數小時後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燙傷的治療九:
面板被油或開水燙傷後, 可用風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塗於傷面, 面板未破者, 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
用金黴素眼藥膏塗在傷處, 數分鐘後可以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一:
燙傷後, 馬上抹些肥皂, 可暫時消腫止痛。
燙傷的治療十二:
輕度燙傷後, 馬上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煤油裡, 數分鐘後可止痛, 並有消腫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燙傷的治療十三:
鱉甲1個, 燒灰或加冰片少許研細, 用香油調和, 塗搽傷面, 1日3次即可.
燙傷治療的十四:
發生小面積燙傷時, 立刻塗點牙膏, 不僅止痛, 且能抑制起水泡. 已起的水泡也會自行消退, 不易感染. 小面積二度燒傷1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