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大學堂

    歷代中原王朝都面臨著周邊各小國和遊牧部落對邊境的入寇劫掠這個問題,但在發動反擊戰爭時,我們會發現,有時候中原王朝雖然擁有著遠勝於這些小國的國力,但卻不一定能夠在戰爭中取勝或者獲得戰果。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戰略戰術上的不足。

    比較隋唐兩代對高句麗的戰爭,可以最直觀的顯示出正確戰略戰術在戰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隋唐兩代對高句麗的戰爭綿延近七十年,隋文帝、隋煬帝父子和唐太宗、唐高宗父子都對高句麗有所征討,戰爭的規模也都很大,但兩朝在戰爭中所取得的戰果卻截然不同。規模更大的隋朝因此戰落了個嚴重損害國力,煬帝身死國滅的下場;而唐朝卻因在戰爭中選擇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在高宗時最終獲得大勝,將高句麗滅國。那麼,唐太宗、高宗父子採用了怎樣的戰略戰術才能夠取得隋煬帝百萬大軍都無法取得的戰果呢?

    圖1 隋朝三徵高句麗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先介紹一下高句麗。高句麗是建立於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小國,主要由部分扶余人和其他小部族組成,歷史悠久,漢朝時便已存在。高句麗人有著農業和遊牧業想結合的生產方式,有擴張的野心,對當時漢朝在遼東和北韓半島設立的漢四郡的肥沃土地很是垂涎,屢次入侵漢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範圍。

    現實很殘酷,有擴張野心的高句麗受到了包括漢朝,和後來遼東漢人軍閥公孫度,曹魏幽州刺史毋丘儉等人的打擊,國都被多次焚燬。但高句麗賊心不死,最終在中原混亂的情況下,逐漸壯大,吞併了原來在遼東和北韓半島的漢四郡。

    當隋朝建立時,高句麗已經成為了東北亞地區一個霸主級別的國家,它擁有百官朝廷,土地面積和糧食產量比肩多個關中,文化也是一如中原。更為誇張的是,高句麗還修築長城。高句麗對於隋朝而言,就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劍,隨時有可能給隋朝插上一刀,甚至逐鹿中原。

    於是隋文帝在剛滅陳後,便遣使恐嚇告誡高句麗王要老實些。但高句麗人沒有把隋文帝的告誡放在心上,反而多次遣使與突厥眉來眼去,相互勾結。隋文帝得知訊息後,便立馬組織隋軍三十萬進攻高句麗,然而,隋文帝的這次征討卻因極端的天氣和軍中疫疾沒有取得什麼戰國,浪費了很多財力和人力。

    圖2 楊堅(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隋煬帝剛即位時,隋朝的國力達到了鼎盛,國內有戶八百七十萬,原本的勁敵突厥也已臣服。估計隋煬帝認為他父親隋文帝在對高句麗的戰爭中之所以沒有取得戰果,是因為動員的兵力太少,自己繼承的國力如此強大,如果不好好利用真是暴殄天物,於是,隋煬帝下了一道在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戰爭動員令。

    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隋煬帝令天下兵馬不分南北遠近,皆集結於涿郡,共百萬軍,隋煬帝親自指揮,出征時隊伍旌旗相連長達千餘里。這支靠動員全國才組織起來的龐大軍隊卻因隋煬帝的錯誤指揮而慘敗。隋煬帝令隋軍分道前進,且下令如果高句麗軍投降則進行安撫,這使得隋軍往往在將要攻破城池時,高句麗假裝投降,而在對城池進行修理後繼續抵抗,讓隋軍傷亡慘重。潰敗回國後的隋煬帝並不甘心,旋即組織第二次和第三次出征,六十萬大軍剛開赴戰場沒多久,國內便因無法承受大軍出征所帶來的巨大消耗而動盪不安,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煬帝只得班師回國,沒多久便身死國滅。

    圖3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經歷了隋末的天下大亂,唐朝建立了起來。唐太宗時,因為隋末內戰帶來的巨大消耗,國內也不過有戶三百萬,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進攻高句麗所能利用的國力和資源遠遠地不如隋煬帝時期。但唐太宗認為,遼東本中國故土,且高句麗對後世子孫危害極大,如果不能及時剷除,日後必然成為大患。

    於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繼隋文,隋煬之後,再起遼東之役。唐太宗御駕親征,唐軍水陸並進,初戰即收復遼東城,斬俘高句麗軍兩萬,緊接著唐太宗又擊敗了前來救援安市城的高句麗15萬援軍,使高句麗舉國震恐。後來因糧草供應和天氣轉涼,唐軍開始回撤,儘管此役中唐太宗率領下的唐軍連破十城,陣斬四萬餘人,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但卻仍沒有達到唐太宗將高句麗徹底滅國的戰略目標。

    圖4 唐太宗

    回國後的唐太宗君臣從歷代中原王朝對高句麗的作戰中總結經驗,尤其對隋煬帝三次出征失敗的教訓進行了借鑑,終於制定了之前從未實行過的新的戰術。即高句麗雖然體格不小,但國力終歸還是不如唐朝,於是唐太宗不再發動大規模征討,反而組織小股偏師進行襲擾,深入其國境,在其進行生產的關鍵時刻進行大規模的殺傷,不斷地消耗其國力,讓高句麗疲於應對,卻又後顧不暇。

    唐太宗重新制定的襲擾戰術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從公元647年到公元649年,唐軍多次進攻高句麗,均取得大勝。慢慢的,高句麗國力變得越來越弱,而唐軍則愈戰愈強。到了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攻滅高句麗的時機成熟,唐高宗下令各路唐軍分道合擊進攻高句麗,這次的進攻異常順利,唐軍所向披靡,當年九月十二日,唐軍攻破高句麗國都,將其地分為九都督府,由薛仁貴領兩萬唐軍鎮守平壤,設安東都護府,高句麗徹底被滅。

    圖5 唐徵高句麗百濟之戰

    透過比較隋唐兩代對高句麗的進攻,可以看出,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兩朝四位帝王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去組織軍隊進攻高句麗,掌握著巨大國力和軍力的隋煬帝因沒有正確的戰略戰術,使得三次出征均無戰果,白白損耗了國力,導致國家的崩潰。而唐太宗則因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不斷消耗其國力,使得高句麗疲於應付。最終在高宗時被滅國。由此觀之,戰略戰術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這場對高句麗征伐戰爭的勝負。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新唐書》《隋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軍尿褲子的照片網上瘋傳,新德里為何不敢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