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現場對事故傷員進行急救做法措施: (1)止血 現場急救比較常用的是加壓包紮止血法,其止血方法可靠易行。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紗布、棉墊、繃帶、布類等做成的墊子放在傷口的敷料上或直接放在傷口上再用繃帶、三角巾等加壓包紮.如果四肢較大血管破裂,萊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時也可使用止血帶止血,即用帶子的力,將出血血管的上端勒閉住以阻斷血流,但結紮鬆緊要適度,以不出血為原則,結紮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小時。 (2)包紮 傷口包紮在現場急救中應範圍很廣,它有加壓止血、保護傷口、固定骨折等作用。其材料最常使用的是繃帶和三角巾。如果現場缺乏上述材料,可就便使用衣服、毛巾、棉織品等,使用前如能進行消毒處理更好。 (3)固定 對骨折、肢體嚴重擠壓傷和軟組織大面積損傷者必須進行臨時固定。對開放性骨折及軟組織損傷,首先應止血、包紮,而後固定。固定時夾板與軟組織間應加墊,以免肢,體受壓損傷。固定時鬆緊要適度,牢固可邢。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樹枝等,也可利用軀幹或健肢進行臨時固定。 (4)搬運 對傷員做簡單處理後,應訊諫雄打電話呼叫救護車或用車輛將傷員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搬運傷員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反動。對一些傷悄較賈的傷員更要注意謹懊搬運,以防止進一步損傷。如搬運脊柱、脊隨受傷的傷員時應使用平板擔架,搬運時注意平抬平放,避免扭傷。 (5)人工呼吸 部分傷員受傷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如不及時搶救則會很快死亡。人工呼有無泥沙、痰液,如有應予以清除。鬆開傷員衣領、內衣、褲帶、胸錄以免妨礙胸廓運動,常用的呼吸方法是口對口呼吸,搶救人員將手盆於傷員額部,加壓使頭後仰,另一隻手抬舉頸部或下頰,使口腔直軸與氣道呈一直線,以利通氣,用a於傷員前額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傷員的真子,操作者深吸一口氣後隨即吹入傷員口中直至胸部抬起為止,如果同時進行b髒胸部按壓,兩人操作,則每按壓五次吹一口氣,若現場僅有一人時,則可每胸外按壓30次,連續快速吹氣兩次。 (6)心臟胸外按壓 將傷員仰躺於地面或木板上,人工地、有節奏地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或胸骨下陷3.5-4.5釐米.操作者左掌根貼於按壓區,右手掌貼於左手攀背上,肘關節伸直,利用操作者自己上身的孟盆垂直下壓,以100次/分鐘頻率按壓(嬰兒為120次/分鐘),每次下壓與放鬆的時間相等。直至心臟恢復有效搏動為止。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單人或雙人操作成人均為30:2(兒童在氣道未受保護時單人操作比例為30:2,兩人操作比例為15:2) 交通事故現場如何搬運傷者 搬運頸部受傷者時,可用棉布包張報紙。 意外發生後,應該把傷者搬離受傷現場,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運、拖曳傷員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傷者的頸部、胸和腰。最好是兩個人一起抬,不要讓傷者左右運動,上下起伏,身體旋轉,儘可能地讓其保持穩定的狀態。如果拽傷者的肩膀,很容易導致受傷。 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棉布包張報紙,圍繞傷者的脖子繞一圈,搬運時托住頸部、腰部,讓其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不要改變傷者的狀態。 常見的交通事故錯誤救護方法 1、遇到骨折強行復位 這樣做很危險,因為骨頭斷端會破壞周圍的組織,造成新的損傷出血及感染。應當用乾淨布蓋住斷端,並將肢體固定,避免相對運動。遇到顱腦和脊柱的損傷,切記要儘可能少搬運病人,不得不搬運時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對於一些小的閉合性損傷,皮下出血,也即常見的腫起青紫色塊,人們總習慣去揉,以為可以止痛,其實一揉反倒加重了內出血,滲出的血液使周圍組織更加腫脹疼痛,正確的方法是給予冷敷(在受傷後24小時之內),使區域性血管收縮,降低神經敏感性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給斷肢塗擦碘酒、酒精 萬一發生了斷手、斷指,就要想方設法儲存它,以便請醫生儘可能地行再植術。但有些人不懂得斷肢的保護,給斷肢塗擦碘酒、酒精這些消毒液,或為了“消毒徹底”,竟將斷肢泡在酒精或福爾馬林中,這將引起嚴重的細胞變質,無法再植,也不要把斷肢泡在低滲或高滲的鹽水中,以免組織細胞漲破或乾癟。更不要給斷肢加熱保溫,以免加速組織變性,使再植失敗。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紗布或乾淨的布類將斷離的肢體包妥,放進無漏洞的塑膠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裡不要再放其他東西,然後紮緊口袋。在口袋周圍要敷以冰塊冷凍(也可用冰棒、雪糕代替),以達到冷藏目的。口袋一定要嚴格檢查,如有漏扎或裂縫,冰水滲入斷離的肢體,勢必向組織滲入,會使細胞損害,從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髒布包傷口 認為如不包紮傷口,受了風會得破傷風病,這是一種誤解。破傷風是傷口感染了破傷風桿菌而引起的,而且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在不通風的環境下更易繁殖,未經消毒的傷口若用不透氣的膠布、塑膠布捂嚴,會加大破傷風病發生的可能性。包紮傷口的目的是為了止血、避免傷口繼續碰撞、汙染,所以不能用髒布包裹。 4、傷口撒藥面、塗藥水 其實像磺胺粉、雲南白藥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為傷口異物,加大汙染機會、妨礙癒合;塗碘酒會使創面表面細胞蛋白凝固、壞死而難以癒合;塗紫藥水、紅藥水會使創面模糊,不便觀察傷口;紫藥水的收斂作用大於消毒作用,塗紫藥水的傷口在表面形成結痂,而下面卻可能窩膿。紅藥水的消毒作用也很弱,它本身還含汞,汞經破損的組織被人體吸收,如同時用碘劑,汞遇碘生成碘化汞,對人體有害。 正確做法應於受傷早期,用煮開的淡鹽水將傷口及周圍清洗乾淨;淺表皮膚擦傷不妨曬曬太陽,做紫外線消毒。
交通事故現場對事故傷員進行急救做法措施: (1)止血 現場急救比較常用的是加壓包紮止血法,其止血方法可靠易行。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紗布、棉墊、繃帶、布類等做成的墊子放在傷口的敷料上或直接放在傷口上再用繃帶、三角巾等加壓包紮.如果四肢較大血管破裂,萊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時也可使用止血帶止血,即用帶子的力,將出血血管的上端勒閉住以阻斷血流,但結紮鬆緊要適度,以不出血為原則,結紮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小時。 (2)包紮 傷口包紮在現場急救中應範圍很廣,它有加壓止血、保護傷口、固定骨折等作用。其材料最常使用的是繃帶和三角巾。如果現場缺乏上述材料,可就便使用衣服、毛巾、棉織品等,使用前如能進行消毒處理更好。 (3)固定 對骨折、肢體嚴重擠壓傷和軟組織大面積損傷者必須進行臨時固定。對開放性骨折及軟組織損傷,首先應止血、包紮,而後固定。固定時夾板與軟組織間應加墊,以免肢,體受壓損傷。固定時鬆緊要適度,牢固可邢。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樹枝等,也可利用軀幹或健肢進行臨時固定。 (4)搬運 對傷員做簡單處理後,應訊諫雄打電話呼叫救護車或用車輛將傷員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搬運傷員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反動。對一些傷悄較賈的傷員更要注意謹懊搬運,以防止進一步損傷。如搬運脊柱、脊隨受傷的傷員時應使用平板擔架,搬運時注意平抬平放,避免扭傷。 (5)人工呼吸 部分傷員受傷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如不及時搶救則會很快死亡。人工呼有無泥沙、痰液,如有應予以清除。鬆開傷員衣領、內衣、褲帶、胸錄以免妨礙胸廓運動,常用的呼吸方法是口對口呼吸,搶救人員將手盆於傷員額部,加壓使頭後仰,另一隻手抬舉頸部或下頰,使口腔直軸與氣道呈一直線,以利通氣,用a於傷員前額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傷員的真子,操作者深吸一口氣後隨即吹入傷員口中直至胸部抬起為止,如果同時進行b髒胸部按壓,兩人操作,則每按壓五次吹一口氣,若現場僅有一人時,則可每胸外按壓30次,連續快速吹氣兩次。 (6)心臟胸外按壓 將傷員仰躺於地面或木板上,人工地、有節奏地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或胸骨下陷3.5-4.5釐米.操作者左掌根貼於按壓區,右手掌貼於左手攀背上,肘關節伸直,利用操作者自己上身的孟盆垂直下壓,以100次/分鐘頻率按壓(嬰兒為120次/分鐘),每次下壓與放鬆的時間相等。直至心臟恢復有效搏動為止。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單人或雙人操作成人均為30:2(兒童在氣道未受保護時單人操作比例為30:2,兩人操作比例為15:2) 交通事故現場如何搬運傷者 搬運頸部受傷者時,可用棉布包張報紙。 意外發生後,應該把傷者搬離受傷現場,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運、拖曳傷員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傷者的頸部、胸和腰。最好是兩個人一起抬,不要讓傷者左右運動,上下起伏,身體旋轉,儘可能地讓其保持穩定的狀態。如果拽傷者的肩膀,很容易導致受傷。 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棉布包張報紙,圍繞傷者的脖子繞一圈,搬運時托住頸部、腰部,讓其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不要改變傷者的狀態。 常見的交通事故錯誤救護方法 1、遇到骨折強行復位 這樣做很危險,因為骨頭斷端會破壞周圍的組織,造成新的損傷出血及感染。應當用乾淨布蓋住斷端,並將肢體固定,避免相對運動。遇到顱腦和脊柱的損傷,切記要儘可能少搬運病人,不得不搬運時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對於一些小的閉合性損傷,皮下出血,也即常見的腫起青紫色塊,人們總習慣去揉,以為可以止痛,其實一揉反倒加重了內出血,滲出的血液使周圍組織更加腫脹疼痛,正確的方法是給予冷敷(在受傷後24小時之內),使區域性血管收縮,降低神經敏感性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給斷肢塗擦碘酒、酒精 萬一發生了斷手、斷指,就要想方設法儲存它,以便請醫生儘可能地行再植術。但有些人不懂得斷肢的保護,給斷肢塗擦碘酒、酒精這些消毒液,或為了“消毒徹底”,竟將斷肢泡在酒精或福爾馬林中,這將引起嚴重的細胞變質,無法再植,也不要把斷肢泡在低滲或高滲的鹽水中,以免組織細胞漲破或乾癟。更不要給斷肢加熱保溫,以免加速組織變性,使再植失敗。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紗布或乾淨的布類將斷離的肢體包妥,放進無漏洞的塑膠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裡不要再放其他東西,然後紮緊口袋。在口袋周圍要敷以冰塊冷凍(也可用冰棒、雪糕代替),以達到冷藏目的。口袋一定要嚴格檢查,如有漏扎或裂縫,冰水滲入斷離的肢體,勢必向組織滲入,會使細胞損害,從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髒布包傷口 認為如不包紮傷口,受了風會得破傷風病,這是一種誤解。破傷風是傷口感染了破傷風桿菌而引起的,而且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在不通風的環境下更易繁殖,未經消毒的傷口若用不透氣的膠布、塑膠布捂嚴,會加大破傷風病發生的可能性。包紮傷口的目的是為了止血、避免傷口繼續碰撞、汙染,所以不能用髒布包裹。 4、傷口撒藥面、塗藥水 其實像磺胺粉、雲南白藥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為傷口異物,加大汙染機會、妨礙癒合;塗碘酒會使創面表面細胞蛋白凝固、壞死而難以癒合;塗紫藥水、紅藥水會使創面模糊,不便觀察傷口;紫藥水的收斂作用大於消毒作用,塗紫藥水的傷口在表面形成結痂,而下面卻可能窩膿。紅藥水的消毒作用也很弱,它本身還含汞,汞經破損的組織被人體吸收,如同時用碘劑,汞遇碘生成碘化汞,對人體有害。 正確做法應於受傷早期,用煮開的淡鹽水將傷口及周圍清洗乾淨;淺表皮膚擦傷不妨曬曬太陽,做紫外線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