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8800321362

    先給大家說說什麼叫魚類的洄游。魚類在水中運動,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一定規律的,如臨時躲避敵害的襲擊,追逐俘獲物,或其他偶然性的運動等等。這類運動有時連續發生,有時則很長時間沒有出現,移動的距離或持續時間一般較短,而且沒有一定的方向和週期性,因而被稱為“不定向移動”。另一種則相反。它的運動是有目的性的,時間和距離相當長,有一定路線和方向,而且在一年或若干年中的某一時間,某些環境條件下,作週期性的重複,因而形成了所謂“定向移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洄游。魚類的洄游是自然界中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大麻哈魚和鰻魚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在海洋中度過青少年時期的大麻哈魚,到了性成熟的時候,就成群遊向河口,並以一晝夜四五十公里的速度,逆水而行,到離海洋數百公里的河流上游產卵。它們在洄游途中,不思飲食,只顧前進,遇到淺灘峽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卻。有時為了躍過障礙,竟碰死於石壁上。到達目的地後,因長途跋涉,體內脂肪損耗殆盡,憔悴不堪。絕大多數大麻哈魚在射精及產卵後就死去,不能看護自己的後代。受精卵在河水中發育成小魚後,順水而下,回到海水生活四五年之後,又沿著父母經過的路線,回到河流的上游產卵。 生活在江河中的鰻魚,卻與大麻哈魚相反。它們長大以後要在海洋中產卵。鰻魚在繁殖季節也有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它們遇到河道阻塞,無法前進的時候,會不顧死活地離開水面,沿著潮溼的草地,翻越重重障礙,奔赴大海。鰻魚在完成繁殖後代的使命之後,有的累死了,有的同子女一道回到故鄉。 在許多情況下,洄游的魚類是成群結隊的。例如黑海里的鯷魚,就是著名的例子。成群結隊的海鷗,常因飽食了擁擠在海面的鯷魚而不能飛翔,有時魚群大量游來,竟使海灣淤塞。一百年前,巴拉克拉夫海港,曾因大量鯷魚擁進,擠得水洩不通,大量的魚因而悶死腐爛,臭氣瀰漫,竟然成災,成了世界奇聞。 究竟什麼原因促使魚類作這樣的洄游呢?我們說這首先是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魚類也和其它動物一樣,它的活動受到溫度的影響。由於魚類在水中生活,除了溫度,水流和鹽度等對魚類的洄游都有影響。水流對魚類的洄游,特別是對幼魚的洄游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對幼魚來說,它們缺乏必要的運動能力,不能與強大的水流作鬥爭,因而只能完全被水流所“挾持”,隨著水流而移動。許多成魚的洄游,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水流所左右。又由於它們身體的兩側有許多被稱為“側線”的感觸器官,它對水流的刺激尤為敏感,能幫助魚類確定水流的速度和識別方向。不同種的魚類對水流的刺激作用的反應也不同。有的是逆流而上,有的是順流而下。魚類的長途洄游,可以說大多數是由水流的作用而引起的。水的溫度對魚類的洄游,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多數魚類也和候鳥一樣,對溫度的感覺相當敏感,它們只能在一定的水溫中生活,當水溫發生變化的時候,魚類就要尋找適於生活的環境,從而產生洄游。例如中國沿海的大黃魚、小黃魚,它們在秋未冬初就先後離開沿岸,遊向深海去度過嚴寒的冬夫。這種洄游彼稱為“越冬洄游”。魚類的洄游與水的鹽度也有關係。水中鹽分的變化,會引起魚類生理上的變化,例如使魚的血液內鹽分減少或增多,就能使魚的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不同種類的魚或同一種類的魚,在不同生活階段中,對水中鹽度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對有的魚來說,不同鹽度水域的分界處,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可是對另一種魚來說,卻又是它們洄游途上的“路標”。 據報道,魚類的洄游與太陽黑子的活動也有關係。太陽黑子活動的強弱,影響太陽輻射出的熱量和射出粒子多少。這種變化可引起大氣環流的變化,從而影響水溫。海流的變化,魚類的洄游也隨之發生變化。有人觀察到,當太陽黑子活動強烈,大氣溫度和海水溫度升高的時候,鱈魚的洄游路線會受到很大影響。鱈魚的洄游路線變化規律,與太陽黑子每十一年產生一次強烈活動的週期大體相吻合。魚兒的洄游,除了外界的環境條件外,魚類本身生理上的要求也能引起魚類的洄游運動。這種洄游主要是在生殖期間和覓食期間,前者被稱為生殖洄游或產卵洄游,後者被稱為索餌洄游。魚類的性腺發育到一定階段後,由生殖腺分泌到血液中的性刺激素就起作用,迫使它遊向沿岸水溫高、鹽度低的水域。因而大多數的魚類在產卵的時候,都向近岸或河口洄游。當然也有例外,如比目魚,一般是沿海岸線遊向深海去產卵。 魚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和身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在產卵以後為恢復體力,就必須尋覓必要的食料。魚類的食料大多數是浮游生物或其他小魚小蝦,而這些生物的數量往往隨著水域的環境變化而有很大的增減,因此,魚類為了追逐餌料生物群,就不得不作長距離的索餌洄游。也有人會問:為什麼有的魚喜歡逆流而上,有的喜歡順流而下?為什麼有的魚就愛遊向近海或江河中去產卵,而另一些又恰好相反,遊向深海中去產卵?我們說,這與魚類的遺傳本能有關係。魚類長期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洄游運動已經形成一種習性,成了一種遺傳的本能。不同種類的魚,由於從它們祖先所繼承下來的習性不同,所經歷的歷史年代不同,所以這種遺傳性的本能也有很大差別,並形成某一種族的固有特性。 掌握魚類的洄游規律,在漁業生產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每年到了一定的季節,魚類就成群結隊地進行洄游,它們遊經的路線和群集產卵、索餌、越冬地點就是大好的捕撈場所,形成我們常說的“漁汛”。那麼怎樣掌握魚類的洄游規律呢?俗話說:“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長期的實踐人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魚類的洄游可以進行科學預測。但要真正掌握魚類的洄游規律,並用以指導生產,還必須有賴於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和多方面的調查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EO,CEC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