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不孤單——

    慾望,是人的天性,本質是一箇中性詞,生活中卻被我們賦予了貶義。其定義是,個人對某種事情或者物體的一種極度渴求的態度。渴求的主體可以是人的心理和思想,也包含人體構造和結構中的某一部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和需求,有的人在美食方面的慾望會強烈一些,有人在情色方面的慾望會強烈一些,而有的人則會對精神類藥品慾望感強烈,有人則會對精神方面的滿足和刺激比較追逐和渴求。所以不同的慾望因為人的個性特點,帶上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褒貶的含義。

    很多時候,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會取得成功,會考量他對於慾望的控制能力,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快速控制慾望是很困難的,原因包括了內在因素、外在因素、與自身的鬥爭能力。

    內在因素:包括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和情感,具體而言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在需求和現實情況。比如說,當我們身體和精神狀態好的時候,我們想要控制自己飲食的慾望,是比較簡單的。而在極度疲憊和心情不好的事情,想要控制飲食的慾望則比較困難的。

    我們與自身鬥爭的能力:這個可以歸納為一個人的意志能力和自控能力。也就是說當面對同一個事情或者事物的時候,有的人因為比較自律,所以他消耗的鬥爭性比較小,而有的人則會陷入一種自我內耗的過程中,也許最後的結果是被自己的慾望所制服失敗。

    外在因素:加拿大一個大學的心理專家Michael Inzlicht對一個大學的近二百名學生做了一個慾望誘惑選擇的實驗,它維持一週後的調研得出結論,同樣狀態下,那些面對更多誘惑的學生會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慾望,而那些面對誘惑相對較小的學生則會比較容易控制慾望。由此可見外在因素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那麼,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心理學家認為,快速控制慾望的關鍵是和大腦建立穩定聯絡,建議從三個角度出發。

    利用好自己的遊離思想,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並且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仍舊會有遊離思維。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利用這個遊離思想了。打個比方,我們想要吃一頓食物的時候,我們可以馬上搬出我們的遊離思維,讓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這樣我們大腦中的美食就會被其他事物替代。

    制定自我獎罰機制,神經心理學家dan ariely發現,當人體發射訊號給大腦不要向慾望低頭時,人體和大腦也比較難以維持,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約束制約和獎勵刺激的話,則會比較容易實現。

  • 2 # coco美子

    你好,慾望大體分為兩種型別:一心理慾望,二身體慾望;剋制慾望不太容易做到,與自身意志與習慣有著極大關係;建議先從考驗意志力開始,如果過不去這關;請採用別人外力阻止。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super帶藝術家

    關於慾望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您需要審視一下您是關於哪方面的慾望。

    因為有的慾望算是一種內驅力,

    而內驅力屬於動機產生的因素之一。

    內驅力在某些情況下會使行為結果朝向利好的方向發展。

    同理,過度的慾望導致的內驅力和動機有可能是你進行錯誤行為的源頭。

    因此建議您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慾望屬於什麼型別,在哪個方面,再進行剋制。

    剋制慾望相當於剋制內驅力和動機等等,

    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千萬不要輕信他人三言兩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大病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