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66555876755

    靜止被淹按“自然災害”賠付

    根據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規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使用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保險公司將按約定負責賠償。

    如果汽車是停在小區或者地下車庫中被水淹造成損失,只要車輛參保了車輛損失險,保險公司都會按照自然災害進行賠付。

    現在要做的就是:別動車,先拍照,再報案,然後就可以了!

    工作人員建議,事故發生後,車主不要試圖移動車輛或發動車輛,應儘快報案,時間上不能超過48小時。至於車子的具體賠付損失情況,要根據車主的保險單保項。

    如果積水漫過了儀表盤,保險公司會考慮全額賠付。

    涉水致發動機進水不予賠償

    不少汽車因涉水而停在半路上,對於這種情況,要看車輛具體損傷情況進行理賠。根據保險條款,對於發動機進水後導致的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除發動機之外,其他部分的汽車損傷如內飾、電腦板等,將視具體情況認定責任理賠。

    工作人員提醒說,一般情況下,如果車輛在水中熄火,有50%可能性會導致發動機損壞;但如果熄火後再次發動,那麼發動機肯定要“報銷”。千萬注意,汽車涉水千萬不能在熄火後再次發動。

    燈杆倒了砸壞車輛怎麼辦?

    一場大雨泡鬆了燈杆周圍的地基,燈杆倒了,正好砸在下面停著的私家車上,這該怎麼辦?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車輛在暴雨天氣中被高空墜物或燈杆壓到屬於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同樣,車輛被暴雨沖走導致的損失也屬於車損險範疇。

    未年檢車輛不予理賠

    要特別提醒那些未年檢的車主。因為年檢時間較長,所以不少車主很容易忘記,如果恰巧在這段時間內出險,那麼保險公司是不會給予賠償的。保險規定中指出保險公司只對合格、合法車輛生效。未年檢的車輛屬於不合格車輛,按照規定是不能上路行駛的,所以保險公司是不賠付的。

    【提醒】車主朋友一定要留意自己車輛年檢的時間,一般年檢的時間為在該年檢的當月任何一天。

    車輛泡水以後,如何申請賠償

    車子進水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車輛停放在路邊或是地下車庫,由於積水太深導致車輛進水;二是,車輛在行駛時,開進積水路段,導致車內進水、熄火,無法前行。

    第一步:電話報案一旦車輛被浸泡在水裡,車主必須馬上撥打保險公司電話進行報案。

    第二步:現場拍照如果保險公司無法及時到達現場,車主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請及時拍下現場照片和車輛受損情況,以便定損員進行定損。

    第三步:救援愛車保險公司與4S店都有拖車救援服務,但遇上惡劣天氣,拖車也很緊張,這種情況下車主可自行聯絡救援公司進行拖車救援,涉及費用將由保險公司承擔。

    保險的具體賠償額度是多少?

    車子泡水以後,具體的理賠會由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根據車輛投保的險種以及實際損毀程度進行定損理賠。一般已經淹至車頂的汽車損失比較大,建議做全損處理。如果修車廠的修理價格達到實際車輛價值的80%就會被定為全損的車輛,保險公司將按實際價值賠付,車輛將由保險公司回收處理。

    汽車被水淹沒之後的清洗維修

    1.一般汽車被水淹沒之後都要清洗維修,淹沒的情況、淹水的深度不同,維修的情況不同。車輛進水後導致車載電腦、內飾、座椅等外圍部件損壞,保險都可以賠。

    2.發動機:首先要提醒大家,對深度不清楚的水域不要強行駛過,因為行駛中發動機進水的話,後果一般都很嚴重,發動機要拆開進行大修。如果車停放著被淹了,主要看淹沒情況,輕微進水,先對發動機排水,再進行清洗,更換活塞環等。缸內進水,就需要大修了。

    3.內飾:在車輛涉水後,地板內飾被水泡過,一般都需要更換。車門內飾的下端被水泡過得視情況,先進行清潔再晾曬乾,如果沒有起泡就可以繼續使 用,如果起泡了就需要更換。

    4.座椅:汽車涉水的高度較高時,座椅的底端進水同樣很麻煩。手動座椅還好,電動座機就要更換座椅電機、座椅調節控制開關。真皮座椅先要清洗,沒有變色和變形的話可繼續使用。

    雨天車輛出行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車輛出問題應馬上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備案(一定要在24時之內報案)。

    其次,在水中拋錨的車輛,沒有二次啟動或長時間浸泡,一般只需清洗或花幾百元就可修復。

    第三,暴雨天氣盡量不要駕車外出,若必需駕車出門,在出門前應仔細檢查燈光、制動、轉向等是否正常。

    第四,當積水深度超過20釐米建議不要涉水行駛,應繞道或熄火後掛空擋將車推出積水區。

    第五,建議中高檔轎車車主購買涉水險作為附加險種,這種險對於保險車輛在積水路面涉水行駛或被水淹後致使發動機損壞可給予賠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過“暈動症”嗎,如何防止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