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化一家人
-
2 # 詩人之友
武大郎如果不去捉姦,且不透露他己知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姦情,他自然不會死。等到武二郎回來再告知,那死(或傷)的就是西門慶了。如果西門慶受傷未死不服,進行報復,只要武二郎不死,那西門慶仍然是必死無疑。
武大郎不是該不該死的問題,而是:
一、不應該娶潘金蓮為妻,他既保護不了她,也管不住她。後竟被她與外人‘謀害親夫’。
二、武大郎既然得知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姦情,也知道自己不是西門慶的對手,最妥的辦法是:按武松囑咐的,等武松回來處理。
但心字頭上一把刀,忍不了。正所謂:衝動是魔鬼。
-
3 # 雲遊四海578
答,武大郎不該死。其悲劇是早早設計好的,她如果不去捉姦其人生就不會結束!
一,潘金蓮認為他配不上她。主要是長得醜,沒有共同語言,又不會哄老婆開心!
二,心底善良的人,總是認為好人有好報。親情永遠是第一位的!當時,他不同意,找一個門當戶對的老實人,寡婦也中啊!
三,武松的迴歸也是主要原因。假如當時早點醒悟,把花心的潘金蓮嫁給親兄弟,其後面的故事不會重演。
四,社會的複雜,人心之險惡!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沒有王婆中間牽線搭橋,故事情節不會發展的那麼快。
五,鄆哥是好心辦壞事。
當然孩子本身想幫幫武大,認為捉姦成功不是太難的事。
六,西門慶的黑社會背景。有有勢,人又長得令女人春心蕩漾,往往不現實之人都有跳槽、想高攀之意。
究其主要原因,不應該接受大財主的示好,這是把燙手的山芋當成了寶中寶。而且也不般配!
雖然說,天下掉下林妹妹,但是人心難測,喜劇開始,悲劇結束。
對於潘金蓮來說,只要向大財主示一下好,或許一個睸,認一個錯就夠了。必然是山迴路轉,柳岸花明又一村!
這西門大官人卻是人中龍鳯,調情高手!有玫瑰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韻事經歷。
略施巧計,拿下欲紅杏出牆的潘金蓮還不是小菜一碟。
也許一切都是天意,也許武松看出問題端倪的時候就應果斷出手。略示懲戒,則會事半功倍。
猶豫不決是成功之大忌。由其引出把嫂子推給了西門慶,西門大官人碰巧揀了個落。
怪不得別人!
或許推掉東京之行,就萬事大吉了…
或許,臨走時把哥哥帶上東京一遊…
或許,找幾個鐵桿哥們的衙役兄弟,經常到門上巡遊放哨,即可放心一行。
沒有那麼多或許,武松是英雄好漢,打虎的大英雄。打不過可以逃!
武大郎則是一個平常人,需要居家過正常的日子,受一點委屈是正常的,打掉牙,肚子裡咽。
假如,武松兄弟是牛二那般的牛皮人物!
西門大官人則會思考再三,量力而為!
這可是不敢招惹的!惹上了麻煩,生意做不成,日子也沒法過好。
但西門大官人久經沙場,有豐富多彩的混社會經驗,出一點血,找一個能說會道的小妾即可把牛二擺平!
-
4 # 景宜官
武大死得確實怨,
一時之怒惹禍端。
若能暫且忍其怒,
兔除一命赴黃泉。
回覆列表
武大郎是受害者,當然不該死。
武大之死,純屬於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他應該有很多辦法解決夫人的問題,可他偏偏沒有考慮,卻採用了一種極不對稱的方式,結果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一、準確說,沒有武松的出現,武大也不至於如此衝動。
當年在清河縣,武松逃難在外不知所蹤,而且還沒有打虎的威名。在那種情況下,武大面對潑皮無賴們欺負上門來糾纏,他不僅不反抗,反而為了息事寧人,和夫人潘金蓮舉家搬遷到了陽穀縣。
如今武松有了打虎的威名,而且還當上了陽穀縣的都頭,所以武大才覺得腰桿子硬了,面對西門慶這樣的強敵,他竟然也敢闖上門去說理。
二、聽到鄆哥的報信,武大竟然不加思考。
鄆哥給武大報信,表面是為了武大,實際是為了報復王婆。因為事前鄆哥明知道西門慶和潘金蓮在王婆家裡幽會,卻不去報告武大,反而依舊去找西門慶,目的是再次向西門慶兜售他的雪梨。是遭到王婆毒打,雪梨滾得滿地之後,他才哭著去找武大。
這時的武大理應審時度勢,冷靜思考,避免事態不可收拾,起碼要不能自己吃虧。可他卻頭腦發熱,在鄆哥的配合下打上門去,結果受傷直至丟掉了性命。
三、武大完全可以好言相勸,使潘金蓮懸崖勒馬。
在《水滸傳》原著中,潘金蓮本是個受害者,嫁給武大以後面對潑皮的糾纏,她並沒有背叛武大。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潘金蓮還是和武大好好過日子的。事實上,當武大受傷在病床上說出武松回來不會善罷甘休的話以後,潘金蓮和西門慶都已經追悔莫及。
所以,如果武大在得知情況後,好言相勸,相信在武松的威名之下,潘和西門都會及時收手。不至於鬧出人命。
四、恰恰是在受傷後,武大才提出武松這碼事,導致王婆和西門慶痛下殺手。
事前武大不提武松,受傷後反倒提起武松,致使王婆和西門慶無法收場,這才決定毒死武大焚屍滅跡,幻想武松回來查無實據,好能僥倖脫逃。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武大親手把自己推進了深淵。
總結:
首先,武大是受害者,命不該死。
其次,如果武大采用懷柔對策,絕不至於出現葬送四條人命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