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面布衣
-
2 # 拿雲少年的歌
古語曰:道已變矣,法焉能不變。隨著時代的鉅變,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也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變化的程度會按出生年代的先慢,如題主給出的年代逐步加重。出生越慢的人,傳統價值觀越淡薄,包括外來的混合價值觀越濃厚。例如人與人之間(包括家庭中父母長輩,學校中的師長同學)仰視少了,平視多了;祖宗拜念淡了,後輩(尤其城市人)基本不參加拜祭祖宗,基本到下一代人止;不懂感恩多了,懂得緬懷的少了;集體觀念少了,個體自我觀念多了……不一而足。更多的還是留給大家共同討論吧。至於如此,所產生的後果更是值得討論的啦。
我身邊的人,有60,7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比較能夠吃苦耐勞,比較能幹。60後也開始退休了,他們在家也閒不住,看孩子做飯啥都幹。
70後也50歲了,是工作中的骨幹力量。他們比較務實,比較踏實。
80後,我覺得是比較注重自我感受的人。我女兒就是85年的,我是左右不了她,主意很正,別人很難說服。對工作很認真,工作中很注意團結協作。
90後,我兒子就是,宅男一枚,懶,能不做的事就不做,非做不可的事才做。他們倆三觀還比較正,在外人眼中都是大好青年,只有我知道他們很懶,不做家務。不過這怪我,怪我沒有給他們培養好習慣。什麼都是我代勞,習慣了。以後若是再有小孩,比如孫子或孫女,若讓我帶,我就要嚴格要求,從小培養他們的好習慣。
95,00年代出生的人,我的學生有,覺得他們很可愛,沒覺得有什麼整體的毛病,他們從小物質生活條件好,很少憂愁,都比較開朗大方。
都很熱情,很少心機,我喜歡這樣的孩子。說來說去,我覺得無論是60,70,80,90,95還是00,都很好,沒有整體的大毛病,只有整體的長處。
時代造就人,但很多東西,都是人類共同嚮往的,共同追求的。
若是細說,時代進步了,更加尊重個體,更加提倡人文精神,新人類和新新人類在這方面得天獨厚,令我們60,70後的人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