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六六掰親子
-
2 # 行行小腳丫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心裡極度自卑,哪怕別人不說我我都覺得別人在議論我。後來工作以後做內勤,也沒改掉,再後來接觸了銷售,原來認識我的朋友都說我臉皮厚多了!小時候都不懂這些,就放任發展到現在,但是面對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學習好,生活充實的孩子就沒有時間老想著別人的想法了。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心裡極度自卑,哪怕別人不說我我都覺得別人在議論我。後來工作以後做內勤,也沒改掉,再後來接觸了銷售,原來認識我的朋友都說我臉皮厚多了!小時候都不懂這些,就放任發展到現在,但是面對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學習好,生活充實的孩子就沒有時間老想著別人的想法了。
孩子的焦慮是正常的。認真對待孩子的焦慮。
不要說不會呀,或者你不偷就行了呀,又或者趁機做一場正能量教育,甚至嘲笑孩子的想法……所有這些都會加重孩子的焦慮,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困擾,甚至傷害。
正確做法是:同意孩子的擔心“是的,真的有可能啊。”
然後和孩子一起探討:萬一你偷了東西,““我們”該怎麼辦呢?你覺得可能有什麼東西呢?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支付一筆錢賠償,也可以陪你道歉,請求原諒。那你又有什麼辦法通知爸媽呢?
對於可能偷的東西,現實中法律怎麼懲罰?道德層面給人悔過的機會嗎?偷哪些東西是爸媽財力可以承擔的?
另外,你覺得哪些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呢?你是怎麼提醒自己的?爸爸媽媽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提醒你呢?我們一起防住它,輪流值班,你不需要一直擔心,你擔心一天,我擔心一天。
父母應對童年焦慮的正確做法,不是消除它,而是帶領孩子看到:
發生了也沒關係,爸媽可以保護你;
發生了也沒關係,我們還有其他辦法挽回的;
你擔心這個一定很累吧,你可以休息一下,爸爸媽媽來擔心,我來發現危險。
孩子知道發生了也是可控的,就沒那麼焦慮了。
也可以請孩子找一個她最喜歡的“魔法寶貝”來陪著他,保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