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動與取消 鐵道部宣佈,今年起春運期間火車票不再浮動了。這個宣告多少有些讓人意外。因為,今年春節時間比較靠後,買票難的問題還沒有浮現出來,票價過高的爭論也還沒有熱起來。鐵道部這麼早就宣佈車票價不浮動了,顯然是爭取主動,不想給人以迫不得已的感覺。 出乎意料的另一個原因,是鐵道部長期以來一直反覆的呻吟著,說春運給鐵路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鉅額的虧空。幾乎在任何時候鐵道部都血淋淋的描繪著自己的長期虧損,而春運更是雪上加霜。對此,我們只能深表同情,並自覺自願的在自己的錢袋裡拿出鈔票,興高采烈的擠上火車,回到遠方的家鄉。 自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來,華人對經濟學的興趣日益增加,市面上各類經濟學教科書和普及讀物銷路一向很好。鐵道部的公務員們一定也讀過這些有啟發性的科普讀物,知道了有個概念叫供求關係,有個原理叫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靈機一動,宣佈說:為了削峰平谷,春運期間火車票價格上漲,減少需求,緩解供求矛盾。 其實,能夠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公務員的人,一定不傻。他們在科普讀物上,一定也看到過另一個概念,需求的價格彈性。他們應該知道,對於剛性需求,價格彈性低,需求對價格的反映並不敏感。 所以,他們一定知道,在這個時候提高票價,作用不是削峰平谷,而是缽滿盤滿。 昨天他們宣佈今年起春運票價不浮動了。於是電視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在大家不得不出行的時候漲價,不太公平,特別對於那些民工兄弟們。這樣的評論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但是我們的電視臺不知道,鐵道部也不知道;一宣佈票價不浮動,就大家都知道了。 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不是說說的。鐵道部這麼多年來對反對意見置若罔聞,今年卻主動放棄了這個不得人心的政策,說明,動力,或者說壓力,不是來自下邊,而是上邊。 中國的事情,可悲就可悲在這裡。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好一些。 二、票價與服務 鐵道部的發言人說,雖然票價不浮動了,但是不能因此影響到鐵路的服務質量。言外之意,以前春運提價,至少使人們得到了更好的服務。 我們漢語裡,有一個名詞,叫作“官樣文章”,大體上是指滿紙荒唐言的漂亮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典型。 對於鐵路的服務質量,我們這些常乘火車的人,再熟悉不過了。那是多麼美好的回憶啊!潔淨的廁所、熱乎乎的開水、明亮的窗子、乾淨的走廊、一塵不染的座椅、物美價廉的飯菜、豐富的商品和乘務員親切的笑臉。作為乘客,還能要求什麼呢? 在平時就冷冰冰的列車服務,在春運期間從來都是糟糕到了極點。對乘務人員來說,本也沒有太多可指責的地方,在那種擁擠和繁忙的環境中,根本談不上服務質量,至少對硬座車廂來說如此。對臥鋪車廂來說,服務質量就從1月1日到12月31日都是一樣的。 鐵路服務的真正問題在於緊張的車票。到處都是票販子。所有買票的人都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奇怪的是,鐵路警方就是抓不光。哪怕是春運期間,票販子依舊閒庭信步,和售票人員親密接觸。幾年前(不知道現在如何)的北京站,夜裡只有一個售票視窗,雖然到哪裡的票都能打,但是視窗上卻掛著“天津方向車票”的牌子,票販子倚在視窗,熱情的和買票的人打著招呼。在以鐵路警察火眼金睛聞名的瀋陽北站,春運期間提前兩天售票,到上海的列車,每天全瀋陽只有36張臥鋪,而那輛列車有十節臥鋪車廂,每節車廂有60張鋪位。你永遠也買不到。那500張票在哪裡,你永遠不知道。如果你有幸上了車並和有鋪位的乘客攀談,他們會告訴你獲得車票的各種渠道,毫無例外,沒有一張票是在視窗買到的。 硬座車票就更不用提了。買硬座車票,很多時候比臥鋪票還要困難。長途列車往往只有三節硬座車廂。鐵路非常明白金錢的道理,對他們來說,票價太低的硬座車廂,根本沒有一點意義。 如果鐵道部真的想改善服務,構造“和諧鐵路”,還是請在這方面下下功夫吧。漲價或者不漲價是非常簡單的,但是談到服務,同志們,那不是空談能起作用的。 三、春運與社會 年復一年的春運是中國的特色,如此大規模的短時間的人員流動,交通部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這是誰造成的呢? 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使華人的鄉土觀念、親情觀念非常濃厚,雖然當代市場經濟在無情的破壞所有的傳統觀念,但是要想把這些文明從華人的身上徹底消滅掉,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春節,已經成為了農業文明最後殘存的重要節日,也正因如此,它對華人來說也就格外的重要了。 春節回家,對於很多人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問題在於,他們不得不離開了家鄉,所以不得不在那個時候趕回去。 城鄉之間巨大的差異,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巨大差異,使人們不斷的從廣大的區域集中到幾個叫作城市的點。這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瓦解作用遠遠超過了解放後所有的政治運動。不論對城市還是鄉村,這些巨大的流動人口都使社會秩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人口聚集的同時,規模更大的是資本和資源的聚集。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資金越雄厚,師資力量越強,教育水平越高,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也就越集中,這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的集中。而這些學生畢業後,又大多成為新的在外務工人員。何況高等教育多年來瘋狂的擴招,使大學生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與民工越來越接近了。 在提出“和諧社會”之前,就有了“科學發展觀”的提法,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就是統籌區域發展。沒有各個區域的平衡發展,相反,區域差別卻越來越大的話,春運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春運問題,也還只是由此引發的眾多社會問題中比較不重要的一個問題而已。 鐵道部是無力解決這些問題的。票價不浮動,也只不過是使人民少一點額外的損失罷了。真正解決中國的春運問題,還有很多事要做。
一、浮動與取消 鐵道部宣佈,今年起春運期間火車票不再浮動了。這個宣告多少有些讓人意外。因為,今年春節時間比較靠後,買票難的問題還沒有浮現出來,票價過高的爭論也還沒有熱起來。鐵道部這麼早就宣佈車票價不浮動了,顯然是爭取主動,不想給人以迫不得已的感覺。 出乎意料的另一個原因,是鐵道部長期以來一直反覆的呻吟著,說春運給鐵路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鉅額的虧空。幾乎在任何時候鐵道部都血淋淋的描繪著自己的長期虧損,而春運更是雪上加霜。對此,我們只能深表同情,並自覺自願的在自己的錢袋裡拿出鈔票,興高采烈的擠上火車,回到遠方的家鄉。 自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來,華人對經濟學的興趣日益增加,市面上各類經濟學教科書和普及讀物銷路一向很好。鐵道部的公務員們一定也讀過這些有啟發性的科普讀物,知道了有個概念叫供求關係,有個原理叫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靈機一動,宣佈說:為了削峰平谷,春運期間火車票價格上漲,減少需求,緩解供求矛盾。 其實,能夠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公務員的人,一定不傻。他們在科普讀物上,一定也看到過另一個概念,需求的價格彈性。他們應該知道,對於剛性需求,價格彈性低,需求對價格的反映並不敏感。 所以,他們一定知道,在這個時候提高票價,作用不是削峰平谷,而是缽滿盤滿。 昨天他們宣佈今年起春運票價不浮動了。於是電視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在大家不得不出行的時候漲價,不太公平,特別對於那些民工兄弟們。這樣的評論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但是我們的電視臺不知道,鐵道部也不知道;一宣佈票價不浮動,就大家都知道了。 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不是說說的。鐵道部這麼多年來對反對意見置若罔聞,今年卻主動放棄了這個不得人心的政策,說明,動力,或者說壓力,不是來自下邊,而是上邊。 中國的事情,可悲就可悲在這裡。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好一些。 二、票價與服務 鐵道部的發言人說,雖然票價不浮動了,但是不能因此影響到鐵路的服務質量。言外之意,以前春運提價,至少使人們得到了更好的服務。 我們漢語裡,有一個名詞,叫作“官樣文章”,大體上是指滿紙荒唐言的漂亮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典型。 對於鐵路的服務質量,我們這些常乘火車的人,再熟悉不過了。那是多麼美好的回憶啊!潔淨的廁所、熱乎乎的開水、明亮的窗子、乾淨的走廊、一塵不染的座椅、物美價廉的飯菜、豐富的商品和乘務員親切的笑臉。作為乘客,還能要求什麼呢? 在平時就冷冰冰的列車服務,在春運期間從來都是糟糕到了極點。對乘務人員來說,本也沒有太多可指責的地方,在那種擁擠和繁忙的環境中,根本談不上服務質量,至少對硬座車廂來說如此。對臥鋪車廂來說,服務質量就從1月1日到12月31日都是一樣的。 鐵路服務的真正問題在於緊張的車票。到處都是票販子。所有買票的人都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奇怪的是,鐵路警方就是抓不光。哪怕是春運期間,票販子依舊閒庭信步,和售票人員親密接觸。幾年前(不知道現在如何)的北京站,夜裡只有一個售票視窗,雖然到哪裡的票都能打,但是視窗上卻掛著“天津方向車票”的牌子,票販子倚在視窗,熱情的和買票的人打著招呼。在以鐵路警察火眼金睛聞名的瀋陽北站,春運期間提前兩天售票,到上海的列車,每天全瀋陽只有36張臥鋪,而那輛列車有十節臥鋪車廂,每節車廂有60張鋪位。你永遠也買不到。那500張票在哪裡,你永遠不知道。如果你有幸上了車並和有鋪位的乘客攀談,他們會告訴你獲得車票的各種渠道,毫無例外,沒有一張票是在視窗買到的。 硬座車票就更不用提了。買硬座車票,很多時候比臥鋪票還要困難。長途列車往往只有三節硬座車廂。鐵路非常明白金錢的道理,對他們來說,票價太低的硬座車廂,根本沒有一點意義。 如果鐵道部真的想改善服務,構造“和諧鐵路”,還是請在這方面下下功夫吧。漲價或者不漲價是非常簡單的,但是談到服務,同志們,那不是空談能起作用的。 三、春運與社會 年復一年的春運是中國的特色,如此大規模的短時間的人員流動,交通部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這是誰造成的呢? 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使華人的鄉土觀念、親情觀念非常濃厚,雖然當代市場經濟在無情的破壞所有的傳統觀念,但是要想把這些文明從華人的身上徹底消滅掉,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春節,已經成為了農業文明最後殘存的重要節日,也正因如此,它對華人來說也就格外的重要了。 春節回家,對於很多人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問題在於,他們不得不離開了家鄉,所以不得不在那個時候趕回去。 城鄉之間巨大的差異,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巨大差異,使人們不斷的從廣大的區域集中到幾個叫作城市的點。這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瓦解作用遠遠超過了解放後所有的政治運動。不論對城市還是鄉村,這些巨大的流動人口都使社會秩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人口聚集的同時,規模更大的是資本和資源的聚集。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資金越雄厚,師資力量越強,教育水平越高,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也就越集中,這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的集中。而這些學生畢業後,又大多成為新的在外務工人員。何況高等教育多年來瘋狂的擴招,使大學生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與民工越來越接近了。 在提出“和諧社會”之前,就有了“科學發展觀”的提法,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就是統籌區域發展。沒有各個區域的平衡發展,相反,區域差別卻越來越大的話,春運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春運問題,也還只是由此引發的眾多社會問題中比較不重要的一個問題而已。 鐵道部是無力解決這些問題的。票價不浮動,也只不過是使人民少一點額外的損失罷了。真正解決中國的春運問題,還有很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