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瑤鍋
-
2 # 小李的日常記錄
就目前的觀賞魚養殖方式來說,主要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古法養殖,一種是純自然養殖,還有一種是現代養殖,對於這三種養殖方式,大多數魚友會存在一定的爭論,有的認為這種方法好,有的認為那種方法好,還有的魚友會用某兩種方式來結合飼養,實際上它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古法養魚古法養魚大多數針對的品種就是金魚,而且是比較傳統的金魚,例如水泡、珍珠、繡球、蝶尾等,淺水、綠苔、Sunny、魚蟲,這些都是傳統金魚品種的最愛,再加上一株睡蓮,優美的意境也躍然而出。在這種養殖方式中底泥和缸壁就是濾材,它們可以培養魚缸中的有益菌,青苔就是魚缸中的綠植,既可給金魚提供不同的營養和氧氣,又可以起到淨化水質、消除有機物的作用。二、純自然養魚這種方式和古法養魚差不多,只是叫法上略有區別而已,古法養魚不會用到任何的過濾設施,純自然養魚法也不會用到各種裝置,只是每天需要通過抽底換水來維持水質,這種養殖方法的濾材和硝化細菌就是魚缸的主人,哈哈,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在過去沒有任何過濾和氧氣裝置的年代,飼養熱帶觀賞魚就要靠這種方式,因為大多數熱帶魚都是用玻璃魚缸飼養,如果是長有青苔飼養熱帶魚,反而有礙觀賞,因此純自然養法的魚缸裡一般沒有青苔,所有問題只能靠手動解決,也會有一部分的魚友在魚缸中種植一定的水草。三、現代養魚所謂的現代養魚就是借用氧氣泵、過濾器、加熱管等現代化裝置來飼養觀賞魚的方式,不管是什麼裝置、什麼儀器,永遠逃不掉物理和生化過濾,在草缸或者是南美造景魚缸裡,大量的水草和古法養魚的青苔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各種裸缸飼養就是純自然養法加上了各種裝置,省去了每天換水的麻煩而已。還有的一些魚友在古法養魚中也會加裝一定的過濾裝置或者氧氣裝置,在現代養魚的水族箱裡也會去培養青苔水,這個就要視我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觀賞魚的品種而定,具體也沒有什麼標準。一些小型品種的熱帶魚也可以適用於青苔水,而很多的金魚品種,比如現在的泰獅、鎏金等金魚,也適合於高水位的水族箱中飼養,近幾年由於錦鯉的流行,本來屬於池中之物的它們,有的也會屈身於水族箱之中了,並且長勢也能良好。所以說我們就這三種觀賞魚的養殖方式來講,本來就是個一通百通的事,根本沒有什麼因為養殖方式不同而去爭論的必要。
-
3 # 小影家的日常生活
180升那麼小的水體,要維持平衡不借助外界干預比較難,即使短時間平衡,但畢竟太脆弱,比如溫差的問題就足以致命,要想一年換一次水更是難上加難。
應該不是養魚的新手了吧,幾點建議,說得不對請指教:
1)供氧問題:老水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氧,要想長期不換水,得解決這個問題。讓水迴圈起來,建議改成水陸缸,水泵讓水在水陸間迴圈,既漂亮又解決缺氧問題,流水不腐嘛;水泵功率沒多少。
2)遮陰問題:建議不採用水葫蘆,雖然水葫蘆吸氨磷能力超強,但那麼小的水體能種幾顆呢,種了水葫蘆還看得到魚?換浮萍如何?另外,光水面遮陰肯定不夠吧,這個比較麻煩,建議用陸缸水培植物或黑網什麼的在Sunny最強的時候遮遮。
3)最難辦的就是溫差問題,水體太小,隨環境溫差變化太大太快,真想不到有比較好的辦法,只能在魚身上下功夫,健康強壯的魚也許能適應。
4)菌的問題相對小了,只要水迴圈了,菌能生存就行,生存的地方你想想辦法。少喂密度低點,應該還好。
-
4 # 萍水相逢888
在我們現在看來!不使用任何的現代養魚裝置,堅持在傳統的養魚環境下,單純的依靠人力管護金魚。
古法養魚環境通常是使用小面積的魚池、木海、魚盆等口闊底收的容器餵養金魚。 1、木海: 一般選用乾透的老木料據成木板拼接,具有透氣性高,隔熱效能好的特點,水溫不會隨氣溫過快的高低變化,利於金魚成長,木海養金魚, 碧苔清水,觀賞性極佳。
2、泥瓦盆: 其中虎頭盆最為地道,空氣能通過盆壁微孔向水體擴散,有融氧作用,其還是熱的不良導體,保溫效能非常好,水溫穩定很適合養金魚。但是新盆要用淘米水浸泡一週,並在Sunny下暴晒,去掉火氣,才可以使用,俗話說:水寬得養魚,
3、瓷盆: 有三大優點,一是質地堅硬,不易破碎,二是器形可以做大,三是外形美觀。但是對金魚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容器,因為內部通常為白色,金魚在這種淺色環境中會慢慢褪色。
養水生苔: 古人一般選用井水,泉水,等地下水養金魚,因為井水泉水取於地下,無論軟硬,水質都相對穩定,不像河流湖泊等水體中有大量的細菌,有害物質,水質波動較大,容易導致金魚生病,死亡。
1、新提取上來的井水要經過1~2天晾晒後才可以使用,兌入魚盆中會給魚兒帶來新鮮氧氣,刺激魚成長。
2、 當魚糞便在水中分解出有害物質後,水質開始不斷變壞,這個叫陳水,需要通過換水來調節水質了。
3、 水體在日照條件下會滋生藻類,藻類能通過光合作用給水中增加氧氣,還富含胡蘿蔔素,對金魚增色有很多幫助,這時候水呈嫩綠色,叫做老水。在這種環境中,金魚食慾旺盛,色彩鮮豔。
4、 如果綠水突然變成了橙青色就要注意了,這叫回清水,很危險,要全部換水。
魚糧投喂:
金魚的選單很豐富,五穀雜糧都能吃,但如果要養出來體型偌大,色彩鮮豔,特色明顯的金魚,顯然需要一些特殊的魚糧。在古法養魚中,摸索出來的血紅蟲魚糧一直延用至今,餵食方法採用少食多餐,一天可能要喂五六次,但是每次都只喂一點,紅蟲是活著的魚蟲,在沒有養魚裝置的條件下,過多的魚蟲可能會迅速敗壞水質,還會跟魚兒爭氧氣,(畢竟沒有增氧機。)
-
5 # 蓮花小峰
古法養魚:讀明代撰《》,記得文中寫道“硃砂魚,獨盛於吳中…此種最宜盆蓄,極為鑑賞家所珍。“大凡蓄硃砂魚缸以磁州所燒白者為第一,杭州宜興所燒者亦可用,終是色澤不佳。餘常見好事者家用一古銅缸蓄魚數頭,其大可容二石,制極古樸,青綠四裹。古人不知何用,今取以蓄硃砂魚亦似所得。”又讀清代句曲山農撰《金魚圖譜》“缸畜”一章,文中寫到:“池畜之魚,其類固易養,但魚近土則色不鮮紅,故以缸畜為妙。缸以古沙缸為上,磁缸次之。缸宜底尖口大者,埋其底於土中。一缸只可畜五六尾,魚少則食,可常繼,易大而肥。凡新缸未蓄水時,擦以生芋,則注水後便生苔而水活,且性不燥,不致損魚之鱗翅。若用古缸則宜;時時去苔,苔多則減魚色。初春缸宜向陽,入夏半陰半陽,立秋後隨處安置,冬月將缸斜埋於向陽之地,夜以草覆缸口俾嚴寒。時常有一二指薄冰,則魚過歲無疾。魚恃水為活,凡缸畜者,夏秋暑熱時須隔日一換水,則魚不鬱蒸,而易大。若天欲雨,則缸底水熱而有穢氣,魚必浮出水面換氣急,宜換水;或魚翻白及水泛,水更宜頻換,遲換則魚傷。” 計成的《》一書中的“金魚缸”一節,記述到“ 如理山石池法,用糙缸一隻,或兩隻,並排作底。或埋、半埋,將山石周圍理其上,仍以油灰抿固缸口。如法養魚,勝缸中小山。”由此看來,中國古法養金魚講究盆養一說,此言不虛。
-
6 # 電商蜜朵朵
古法養魚我認為通俗說就是古代人養魚的方法。
一、盆
養法有盆,有缸,有池。池中故可蓄大魚,然養魚總講究陳盆老缸。論及秧魚,尤須盆中。盆秧養出,皮潤、鱗細、色鮮無非出長稍遲——《蟲魚雅集》
這裡拙園老人說的非常清楚了,傾向“陳盆老缸”,尤其魚苗的話更要用盆。
做盆的主要材質有陶、石、瓷、木等多種材質。
陶質和石質盆有利於透氣和反潤,同時盆壁有不少小孔,類似於現在的許多濾材,是天然的“細菌屋”,也有利於掛住綠苔。
瓷質盆更細膩,且有利於打造成各種樣式,主要功能側重於裝飾。
二、水
魚水綠乃活,不可換。其色紅或黃必須換。凡換水,必先備水一缸晒之,晒兩、三日乃可入魚。魚最忌新冷水也。水頻換,則魚褪色。大缸一口養大魚五六寸者二三對足矣。多則鬧熱擠觸不安,必致損壞。——《竹葉亭雜記》
魚熱則浮,冷則沉。然春秋朝日每亦停水面曝陽,則非熱也。——《竹葉亭雜記》
三、食
看看拙園老人對一年四季餵食有什麼建議吧
春乃發生萬物之候。務須食水皆足,向陽飽晒,得受和風,魚必生長出色。
夏乃鬱郁炎蒸之象。水須勤足,食可稍減。若魚過肥,恐有傷損。
秋乃蕭疏收斂之時。食水亦宜足。晚食尤宜多喂,交秋魚喜夜食。
冬乃天地閉塞之際。蟲即不生,魚亦不食。入屋須交霜降後,有陽洞子尤妙。
——《蟲魚雅集》
可以看出,春秋氣溫適宜,可以適當多喂一點。夏天悶熱保證水就行,餵食減少。冬天的話溫度和日晒非常重要,霜降後才搬進屋裡,有個向陽的地窖最好。
古法養魚和我們今天的養魚方法是不是道相通呢?
-
7 # 搵苯的總監
看了各位大神的解答都是精彩絕倫。各位都講得很有道理,但私以為仍能插上兩句與以探討。
我認為“古法養魚”的定義就很難確定。第一,什麼時候算是古?上下五千年。第二,何為“古法”?下面小夥伴講的,用泥盤沒有過濾沒有增氧裝置就是古法是不準確的。第三,“養魚”養什麼魚?用泥盤能養的魚種是有限的,我們老祖宗也不止養那幾種魚。
以下是我對古法養魚的一些看法:
參照標誌定為南粵王宮博物館 (我還做過一段視訊)
2,法,結構清晰,規劃完整,包括出土動植。
3、出土動植物骨頭,種子多樣,並有竹簡記錄數量,養殖。
總結我認為的古法養魚:首先,山水溪流活水進來,活水流動自然增氧,沙石底床自帶過濾,水溫恆定冬曖夏涼。其次,水陸混養,陸有水鳥爬蟲,水有游魚龜鱉。上有花果,下有水草。最後,月亭觀魚,曲流閒走,一步一景才是古之養魚,南派水景。
祝大家玩魚快樂,想去南粵王宮看的可以先看我的視訊記錄,保證你不會漏掉精彩部分。
-
8 # 想去遠方的螞蟻
讀明代張醜撰《硃砂魚譜》,記得文中寫道“硃砂魚,獨盛於吳中…此種最宜盆蓄,極為鑑賞家所珍。“大凡蓄硃砂魚缸以磁州所燒白者為第一,杭州宜興所燒者亦可用,終是色澤不佳。餘常見好事者家用一古銅缸蓄魚數頭,其大可容二石,制極古樸,青綠四裹。古人不知何用,今取以蓄硃砂魚亦似所得。”又讀清代句曲山農撰《金魚圖譜》“缸畜”一章,文中寫到:“池畜之魚,其類固易養,但魚近土則色不鮮紅,故以缸畜為妙。缸以古沙缸為上,磁缸次之。缸宜底尖口大者,埋其底於土中。一缸只可畜五六尾,魚少則食,可常繼,易大而肥。凡新缸未蓄水時,擦以生芋,則注水後便生苔而水活,且性不燥,不致損魚之鱗翅。若用古缸則宜;時時去苔,苔多則減魚色。初春缸宜向陽,入夏半陰半陽,立秋後隨處安置,冬月將缸斜埋於向陽之地,夜以草覆缸口俾嚴寒。時常有一二指薄冰,則魚過歲無疾。魚恃水為活,凡缸畜者,夏秋暑熱時須隔日一換水,則魚不鬱蒸,而易大。若天欲雨,則缸底水熱而有穢氣,魚必浮出水面換氣急,宜換水;或魚翻白及水泛,水更宜頻換,遲換則魚傷。” 計成的《園冶》一書中的“金魚缸”一節,記述到“ 如理山石池法,用糙缸一隻,或兩隻,並排作底。或埋、半埋,將山石周圍理其上,仍以油灰抿固缸口。如法養魚,勝缸中小山。”由此看來,中國古法養金魚講究盆養一說,此言不虛。
-
9 # A熱舞社
古法養魚大多數針對的品種就是金魚,而且是比較傳統的金魚,例如水泡、珍珠、繡球、蝶尾等,淺水、綠苔、Sunny、魚蟲,這些都是傳統金魚品種的最愛,再加上一株睡蓮,優美的意境也躍然而出。
在這種養殖方式中底泥和缸壁就是濾材,它們可以培養魚缸中的有益菌,青苔就是魚缸中的綠植,既可給金魚提供不同的營養和氧氣,又可以起到淨化水質、消除有機物的作用
-
10 # 小小農村仁
養金魚,缸裡種什麼植物好
魚缸裡可以放水榕,CROWN,金魚藻,虎尾藻以及金絲藻之類的綠色植物了。
原因如下:
1、魚缸裡放什麼植物和養什麼樣的魚有點關係哦。譬如金魚吧,金魚會吃水草,那就要養一些金魚不會吃的水草啦。什麼樣的水草可行呢,當然是水榕,CROWN,金魚藻,虎尾藻以及金絲藻之類的綠色植物了。
2、因為魚生活在魚缸裡,是在水裡生活,在水中是需要氧氣的。氧氣從哪裡來呢?氧氣就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這樣,魚在魚缸裡生活就不會缺氧了。還有,魚缸裡放些植物看起來更加的美觀,具有觀賞性。大家在魚缸裡養魚,大部分人是為了美觀,供觀賞用的。
回覆列表
你一定很好奇,什麼是古法養魚?
家裡有好好的魚缸,好好的過濾器,為什麼要用古法養魚呢?
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零食不好吃,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事實上,古法養魚是養金魚中最具技術含量的
養魚,其實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魚自然美麗活潑
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
接下來,就是古法養魚的核心技術了。
我把“玩水”的技巧與大家共享一下
1、古法水質的幾個階段
劉景春老人在中國金魚文化中提到過
一盆水是否適合養金魚可分為四個階段。
在換水後的第1-2天,金魚感到舒適,這個為水質初期。
第2-7天是中期。在此期間,金魚特別舒適。也可以說,精神最好,吃得最多,排便也最多
第8-14天是後期。魚是正常的,但不是很活躍,為蹲下期(也就是壓魚期)。
再往後兩天,金魚行動遲緩,排便也減少了,就準備換新水了。
如果我們的古法養魚業愛好者能一直使用這種方法,魚就能經常保持最好的狀態,過上健康長壽的生活。
2、如何調水
這個就是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了
在古代,由於條件有限,沒有其他裝置來輔助,
因此,水質完全依賴於Sunny、藻類和換水。
而Sunny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決定了藻類的生長速度,
較少的藻類不會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更多的藻類將與魚類競爭氧氣。
而藻類的適當濃度,我們可以通過它的顏色來判斷
這是前文提到的“綠水”培育方法。
高濃度的藻水可以增加金魚的體色,但也可以抵禦Sunny的灼傷,但在夏天時不能太濃,
否則會造成金魚燙尾~
盆養金魚綠水的濃度,最好是控制在可以看到盆底的金魚
此時的水色應為微黃綠色但略偏黃。
如果水太綠,看不見魚,一個是晚上會與金魚爭奪氧氣。二是觀察不方便。
魚的狀態不受控制,失去了“精養”的意義。
更別說賞魚了,甚至都不知道魚是不是死了。
而所謂的“菠菜湯”養魚,多用於露天魚場
控制好密度可以簡化管理,節省成本,並培養出肥胖和色澤鮮豔的金魚。
既然我們要調水,那我們就需要根據魚的狀態來換水
因為古魚養魚,亞硝酸鹽的含量只有通過換水才能降低
而魚的生長狀態也是靠換水來調節
長期新水刺激,長個,魚的個頭龐大,但顏色的沉澱和鱗片的細膩程度就欠佳
長期老水會抑制金魚的生長,導致老頭魚的出現。
所以總的來說:
新水少換,老水多換;溫度低少換,溫度高多換;
氣壓低少換,氣壓高多換;微綠水少換,濃綠水多換;
餵食少少換,餵食多多換;過濾裝置強少換,過濾裝置弱多換
觀望魚的狀態又有以下情況:
1、在新水中,氧氣含量非常充足,魚兒很明顯很活躍很興奮
這時,魚兒們會聚集在水底,不停地搖著尾巴,好像心情很好似的。
此時,金魚會吃很多食物,排便透。
2、過了一段時間,金魚雖然仍在水下游動,但不會聚集在一起
此時,雖然水中含有較多的氧氣,但並不十分充沛。
3、如果魚從底部游到到水中間,並且魚個體之間保持相等的距離
則水體溶氧已經不夠。
4、如果魚浮水面上,還會浮出水面發出吧唧嘴的聲音,驅趕一下就散開
此時的水已經明顯缺氧,雖然魚沒有死亡,但已經影響了它的進食和生長
魚長期處於此狀態,必會體質衰弱,染病
5、若是發現魚在水面吧唧嘴,驅趕不走的話,再不換水,魚就仙去啦~
以上就是老魚人們總結的古法養魚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