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比如:長孫。這種姓氏在中國有著不一樣的意義。而我們在影視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出名的複姓,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東方不敗,還有其他影視裡出現的,如:上官、宇文、司馬、歐陽、皇甫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如今還有這種複姓?答案是有的。只是複姓比較稀少了,並不像古代那樣的多,如果你能遇到一個複姓的人,總會感覺到他很神秘似的,其實不然,在古代複姓比較普遍,只是現在少了才顯得它神秘而已。
隨著時間的發展,複姓開始有了改變,有的複姓從繁就簡,比如歐陽,有的人就改為歐。如今我們看到很少的複姓,都是很多複姓家族為了不躲避仇家的追殺,選擇了改姓,每一個複姓都有著自己的來歷,而且來歷不凡。但也遇到了別人的記恨,特別是在爭奪權利的上層中,失敗後的複姓家族只能被迫逃走,隱姓埋名,最後人越來越少,姓氏也改了,這就是如今複姓這麼少的原因。現在的複姓,很多都已經融入漢族中,他們是由古代少數民族漢化而來的。今天瞭解一下幾個複姓的由來。
複姓長孫:這個複姓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源於拓跋氏的漢化演變而來,鮮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時。當時拓跋珪的曾祖父有兩個兒子,長子拓跋沙漠雄和次子拓跋什翼犍,拓跋什翼犍是拓跋珪的祖父。建立北魏後,封賞有功之臣時,道武帝拓跋珪就賜予拓跋沙漠雄的兒子拓跋嵩為家族中的第一孫子,名為長孫氏,從此,長孫氏開始傳遍北方,擁有貴族血統的長孫氏,在當時成了高貴的象徵。在北魏孝文帝的強行推行漢化過程中,拓跋嵩家族,全部改成長孫姓,其中長孫氏出過好幾個出名的人,如北魏時的長孫道生,隋唐時期的長孫無忌等,唐朝時期,長孫氏已融入漢族中,後來長孫姓改成孫姓的家族很多。
第二種說法,根據《漢書·儒林傳·趙子》史書記載,西漢時期有個名人叫長孫順,當時他任過中尉,他對詩很有研究,後來官升漢學博士,他有許多弟子,個個博學多才。到了漢武帝時期,形成長孫氏詩學派,長孫順還著有《長孫氏說》兩篇,可惜早已失傳,無法考證真實情況。東漢姓氏學家應劭所編的《風俗通·氏姓》中,也沒有長孫這個姓氏。從這裡也看出,長孫這個姓氏,在古代就帶有貴族血統的。如今陝西永壽縣長孫氏家族,據說這是長孫無忌的嫡系家族。兩個說法,第一個更為靠譜些吧,畢竟隋唐時期,長孫氏大量活躍在朝廷中。
複姓歐陽:歐陽這個複姓有點悠久,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歐陽氏是夏朝君主姒少康的庶子無餘,原本姓姒,後分封於會稽,也就是後來的越國。越國傳到無疆時,被楚國滅掉,姒無疆有個兒子叫姒蹄。楚國給姒蹄封地,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今浙江省吳興縣),封為歐陽亭侯,之後的子孫沿用了歐陽這姓氏,這就是歐陽姓氏的來源。之後隨著時間的發展,演變成了歐陽氏、區氏、歐氏等,他們同宗同源。
元末明初,有一支起義軍,為歐陽氏家族帶領的,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曾招降他們,卻遭到拒絕,朱元璋一怒之下就滅掉歐陽氏家族,許多歐陽子弟只能被迫分散逃亡,並且改姓為陽姓,躲避殺身之禍。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有一個進士科出身的名臣:陽鐸。他發明了“攤丁入地”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明朝的稅收。明武宗大喜,陽鐸趁機請求恢復歐陽的姓氏,最後得到了明武宗的同意。至此,歐陽姓得以恢復,延續至今。如今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歐陽族譜有27部,美國和日本的華人地區,同樣有歐陽族譜的收藏,這些都是他們遷移帶過去的。
複姓皇甫:皇甫來源有很多種,選其中的兩種比較靠譜的來解釋。第一說法,皇甫源於子姓,西周後期,宋國國君宋戴公子撝,他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在宋武公子司空執政時,北方有長狄民族的部落進攻宋國,公子充石率軍抵擋,最後贏得勝利,長狄族退兵,但他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了。後來他的子孫為了紀念他,變把姓氏改成皇父氏,採用他的字來做姓氏。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西漢時期,有一個世襲的子孫叫皇父鸞,他善作自張把皇父改成皇甫,因為兩個字同音,就這樣皇甫氏一直延續至今。
第二種說法,這種說法的皇甫源於姬姓,第三種說法也是源於姬,只是代表人物不同。第二種說法,出自西周太師皇甫的後代,當時的太師皇甫,也稱皇父,由於父和甫同音,後世子孫稱為皇父或皇甫。第三種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族的後代,鄭國公族中也有人稱為皇父者,之後同樣改成皇甫。在民族融合中,許多皇甫家族都改成單姓,由姬姓演變成皇甫氏,再變成今天的皇氏、甫氏等,傳承至今。如今浙江省是收藏皇甫氏宗譜最多的省份。
複姓宇文:這個複姓名氣也不小。它源於匈奴族,魏、晉兩朝時,北方鮮卑民族裡有一支宇文氏部落,是漢朝時期南匈奴的一個分支,慢慢的就形成一個大的部落,他們自稱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最早記載宇文姓的是《周書》,書中稱宇文源於神農氏,因此宇文姓是由姜姓演變而來。後來的北周政權,許多貴族子弟,都以宇文姓為姓氏,一些平民也是如此。在歷史發展歷程中,宇文姓變成單姓,改成尚氏、趙氏、胡氏等,傳承至今。而隋唐時期,宇文氏非常活躍。如今宇文姓分佈廣,中國東西南北都有宇文氏家族的人。
縱觀歷史上的複姓,它總會有著一段歷史淵源,神秘的存在,許多複姓多多少少帶有一點貴族血統。或許你如今的姓就是複姓演變而來的,姓氏是華人家族的象徵,中國許多姓氏都有過一些輝煌的歷史,例如:漢朝的劉姓、唐朝的李姓、明朝的朱姓等等。百家姓同樣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文化,不管複姓還是單姓,都是文化中的一種演變,如今再來理解那些複姓,同樣有一種歷史的魅力,從一些複姓的演變,也看出少數民族的漢化過程,正所謂,要漢化,先從名字姓氏開始,而這也是一部漢化史。
姓氏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比如:長孫。這種姓氏在中國有著不一樣的意義。而我們在影視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出名的複姓,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東方不敗,還有其他影視裡出現的,如:上官、宇文、司馬、歐陽、皇甫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如今還有這種複姓?答案是有的。只是複姓比較稀少了,並不像古代那樣的多,如果你能遇到一個複姓的人,總會感覺到他很神秘似的,其實不然,在古代複姓比較普遍,只是現在少了才顯得它神秘而已。
隨著時間的發展,複姓開始有了改變,有的複姓從繁就簡,比如歐陽,有的人就改為歐。如今我們看到很少的複姓,都是很多複姓家族為了不躲避仇家的追殺,選擇了改姓,每一個複姓都有著自己的來歷,而且來歷不凡。但也遇到了別人的記恨,特別是在爭奪權利的上層中,失敗後的複姓家族只能被迫逃走,隱姓埋名,最後人越來越少,姓氏也改了,這就是如今複姓這麼少的原因。現在的複姓,很多都已經融入漢族中,他們是由古代少數民族漢化而來的。今天瞭解一下幾個複姓的由來。
複姓長孫:這個複姓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源於拓跋氏的漢化演變而來,鮮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時。當時拓跋珪的曾祖父有兩個兒子,長子拓跋沙漠雄和次子拓跋什翼犍,拓跋什翼犍是拓跋珪的祖父。建立北魏後,封賞有功之臣時,道武帝拓跋珪就賜予拓跋沙漠雄的兒子拓跋嵩為家族中的第一孫子,名為長孫氏,從此,長孫氏開始傳遍北方,擁有貴族血統的長孫氏,在當時成了高貴的象徵。在北魏孝文帝的強行推行漢化過程中,拓跋嵩家族,全部改成長孫姓,其中長孫氏出過好幾個出名的人,如北魏時的長孫道生,隋唐時期的長孫無忌等,唐朝時期,長孫氏已融入漢族中,後來長孫姓改成孫姓的家族很多。
第二種說法,根據《漢書·儒林傳·趙子》史書記載,西漢時期有個名人叫長孫順,當時他任過中尉,他對詩很有研究,後來官升漢學博士,他有許多弟子,個個博學多才。到了漢武帝時期,形成長孫氏詩學派,長孫順還著有《長孫氏說》兩篇,可惜早已失傳,無法考證真實情況。東漢姓氏學家應劭所編的《風俗通·氏姓》中,也沒有長孫這個姓氏。從這裡也看出,長孫這個姓氏,在古代就帶有貴族血統的。如今陝西永壽縣長孫氏家族,據說這是長孫無忌的嫡系家族。兩個說法,第一個更為靠譜些吧,畢竟隋唐時期,長孫氏大量活躍在朝廷中。
複姓歐陽:歐陽這個複姓有點悠久,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歐陽氏是夏朝君主姒少康的庶子無餘,原本姓姒,後分封於會稽,也就是後來的越國。越國傳到無疆時,被楚國滅掉,姒無疆有個兒子叫姒蹄。楚國給姒蹄封地,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今浙江省吳興縣),封為歐陽亭侯,之後的子孫沿用了歐陽這姓氏,這就是歐陽姓氏的來源。之後隨著時間的發展,演變成了歐陽氏、區氏、歐氏等,他們同宗同源。
元末明初,有一支起義軍,為歐陽氏家族帶領的,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曾招降他們,卻遭到拒絕,朱元璋一怒之下就滅掉歐陽氏家族,許多歐陽子弟只能被迫分散逃亡,並且改姓為陽姓,躲避殺身之禍。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有一個進士科出身的名臣:陽鐸。他發明了“攤丁入地”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明朝的稅收。明武宗大喜,陽鐸趁機請求恢復歐陽的姓氏,最後得到了明武宗的同意。至此,歐陽姓得以恢復,延續至今。如今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歐陽族譜有27部,美國和日本的華人地區,同樣有歐陽族譜的收藏,這些都是他們遷移帶過去的。
複姓皇甫:皇甫來源有很多種,選其中的兩種比較靠譜的來解釋。第一說法,皇甫源於子姓,西周後期,宋國國君宋戴公子撝,他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在宋武公子司空執政時,北方有長狄民族的部落進攻宋國,公子充石率軍抵擋,最後贏得勝利,長狄族退兵,但他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了。後來他的子孫為了紀念他,變把姓氏改成皇父氏,採用他的字來做姓氏。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西漢時期,有一個世襲的子孫叫皇父鸞,他善作自張把皇父改成皇甫,因為兩個字同音,就這樣皇甫氏一直延續至今。
第二種說法,這種說法的皇甫源於姬姓,第三種說法也是源於姬,只是代表人物不同。第二種說法,出自西周太師皇甫的後代,當時的太師皇甫,也稱皇父,由於父和甫同音,後世子孫稱為皇父或皇甫。第三種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族的後代,鄭國公族中也有人稱為皇父者,之後同樣改成皇甫。在民族融合中,許多皇甫家族都改成單姓,由姬姓演變成皇甫氏,再變成今天的皇氏、甫氏等,傳承至今。如今浙江省是收藏皇甫氏宗譜最多的省份。
複姓宇文:這個複姓名氣也不小。它源於匈奴族,魏、晉兩朝時,北方鮮卑民族裡有一支宇文氏部落,是漢朝時期南匈奴的一個分支,慢慢的就形成一個大的部落,他們自稱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最早記載宇文姓的是《周書》,書中稱宇文源於神農氏,因此宇文姓是由姜姓演變而來。後來的北周政權,許多貴族子弟,都以宇文姓為姓氏,一些平民也是如此。在歷史發展歷程中,宇文姓變成單姓,改成尚氏、趙氏、胡氏等,傳承至今。而隋唐時期,宇文氏非常活躍。如今宇文姓分佈廣,中國東西南北都有宇文氏家族的人。
縱觀歷史上的複姓,它總會有著一段歷史淵源,神秘的存在,許多複姓多多少少帶有一點貴族血統。或許你如今的姓就是複姓演變而來的,姓氏是華人家族的象徵,中國許多姓氏都有過一些輝煌的歷史,例如:漢朝的劉姓、唐朝的李姓、明朝的朱姓等等。百家姓同樣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文化,不管複姓還是單姓,都是文化中的一種演變,如今再來理解那些複姓,同樣有一種歷史的魅力,從一些複姓的演變,也看出少數民族的漢化過程,正所謂,要漢化,先從名字姓氏開始,而這也是一部漢化史。